1944年3月,山东鲁中军区部队发动了讨伐伪军吴化文的第三次战役。
伪军吴化文部原是国民党杂牌军,日寇侵入山东不久,就投降了日寇,成了汉奸队,盘据在山东沂北、蒙北、临朐一带。他们与我抗日军民为敌,疯狂地残害人民,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他们横征暴敛,甚至把老百姓留作种子的粮食都抢走,把家俱、门板、窗户都拆除当柴烧;男青年被他们抓了壮丁,女青年则被掳去供军官们淫乐;老、弱、病、残者则大批冻饿而死,瘟疫流行。人们无法生存,大批逃进我抗日根据地。几年下来,形成了大片大片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无人区”。吴伪军还经常配合日寇,袭击骚扰我鲁中抗日根据地,成为我抗战军民的心腹大患。
为了解救陷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我鲁中军区部队于1943年7月及12月先后发动了第一、二次讨吴战役,攻克了20余处吴伪据点,给吴伪以沉重打击。但在日寇扶持下,吴伪兵员、装备、给养又得到补充,卷土重来,疯狂报复。为了再给吴伪军致命打击,我鲁中部队经过充分准备,又于1944年3月25日发动了第三次讨吴战役。
我当时在鲁中区委党机关报-《鲁中日报》社工作。为了及时报导第三次讨吴战役,报社派出两名记者一一编委耿兆贵同志和我赶赴讨吴前线。我俩受命后,立即跋山涉水,昼夜兼程直奔前线指挥部。
由于走的匆忙,连路上吃的干粮也未带,几十里路走下来,肚子空空,腿脚沉重,得找点吃的。于是赶到一个村子里,沿街走去,竞未见到一个人影,未听到一声狗吠鸡鸣。我俩悄悄进入一个较大的院落,只见满院野草长得比人还高,轻轻地推开半扇残破的房门,不料“嗖嗖”几声,竞窜出两只象瘦狗一样的小动物,耿兆贵大喊一声:“不好,狼!快跑!一我顿觉周身汗毛全竖了起来,被老耿连拖带拉奔回村外大路上。听老耿说是两只小狼崽,母狼大约出去觅食了。好险!若是母狼也在,说不定我们就成了它一家子的一顿美餐。我俩再也顾不上肚子饿不饿,气喘吁吁地加紧赶路,好在接近前线就碰到我们自己的部队了,一路询问着,赶到指挥部时,天已近黄昏。
我们到指挥部宣传部报到。他们在村头一座小院子里,院内经过了打扫,很整洁。宣传部长是鲁中军区政治部华楠同志,他一见到我先是一怔,然后说:“你怎么来了,我们是在打仗,这里没有一个女同志,你还是返回二线去找‘宣大’(宣大是鲁中军区文工团即鲁艺宣传大队的简称)。他们随后会赶来开辟工作。”我说:“为啥女同志就不能来第一线?”他严肃地说:“这里天天行军作战,十分艰苦,女同志来了诸多不便,比如说住宿就成问题。”我笑笑说:“女同志也不是那么娇贵,找个老大娘大嫂子一块住就行了。”他说:“你忘了这里是‘无人区’,就是有个把女人,也是来不及跑掉的伪军家属。而且这里正流行伤寒病,人死了都无人抬,无人埋,村子里根本无法住宿。”我说:“那你们呢?”他告诉我只能睡在河滩上或大树下。我说:“那我也同你们一样就是了,保证不给你们添麻烦。”这样,我就死乞白赖地留下了。宣传干事肖侠同志忙着给我们弄几张煎饼来,我们边吃边谈。当我讲到路上碰到狼崽时,他笑着说:“这里人不多,狼、狐狸、黄鼬、兔子可不少,还有两条腿的狼——吴伪特务,散兵游勇,我们有个战士在站岗时被人打了黑枪,打掉一只耳朵,捡了一条命,你们可不能到处乱跑。”当晚,我就同他们一样,在河滩上睡下,合衣裹床破军毯。春寒料峭,沙地又泛潮,冻得睡不着,只好当了一夜“团长一(因天冷抱膝而卧,战士们戏称当“团长”)。清晨起来,头重鼻塞,咳嗽不止。第二天晚上,肖侠同志给我一件棉大衣,教给我将袖口扎好,扣子扣好,钻进去,腿伸进袖筒,连铺带盖都有了,战士们美其名日“神仙一条洞”。果真暖和了许多。
就这样,自3月下旬到4月中旬,我和耿兆贵同志以及鲁中军区《前卫报》社的记者通力合作,日以继夜地采访报道战斗消息和英雄人物,紧随前线指挥部不断向北推进。指挥部每天有骑兵通讯员往后方司令部送战报,我们的稿件也随之源源不断地发回报社,使全区军民都能从报上看到战斗胜利的消息。
这次战役我军获得了重大胜利:共毙伤吴伪军1300余人,俘获5100人,连同溃散的在内,共歼吴伪军7000余人,占其当时兵力的60%以上。攻克敌重要据点40处,山寨20处,解放村镇1000余个,拯救无人区边缘的人民30多万,控制了战略要地鲁山山区全部,打通了泰、鲁、沂、蒙各山区的联系,扩大了鲁中抗日根据地。
在近一个月的采访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战斗英雄高士范的采访。这个农民出身的青年战士,打起仗来象猛虎扑食一般,是出名的孤胆英雄。可是,当我们在营地访问他时,他却腼腆地说不出一句话。问他那股杀敌的猛劲是哪里来的?当时想些什么?他只讷讷地说:“什么也顾不上想,一看到有的战友流了血,眼就红了,越打越眼红。”多么质朴的语言、纯真的心!我的一个同行曾经说过:“采访战斗英雄最困难,他们只会打仗,不会讲话。一此话一点不假。为了大力宣传高士范的英雄事迹,我只好打外围战,访问了他所在的连、排的干部和周围的战友,寄出一篇战地通讯,全面介绍了战斗英雄高士范英勇杀敌的故事,发表在《鲁中日报》上,使高士范的英雄事迹在鲁中军民中广泛流传。
战役胜利结束后,我们又参加了鲁中军区召开的祝捷大会,善始善终地完成了三次讨吴战役的宣传报道任务。
我们兴高采烈地返回报社,途中要过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河上有座窄窄的木桥,由于近一个月的昼夜奔波,过分劳累和营养不良,体质很弱,当走到桥中心时只觉河面是平静的,而桥却漂流而上,一时间天昏地暗,仰面掉人河里,被同志们救起,成了落汤鸡。回报社后略加休整,又接受了新的采访任务,立即赶赴鲁山新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