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支队第七中队的诞生与发展(文/王文轩)

16247 发表于2019-08-30 11:06:22

在寿光城南,以后王家庄为中心组建第七中队,是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军政委员会在研究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先在党群基础好的地区组建5个中队的部署时决定的,并指定我兼任这个中队的队长和指导员。由于这里有坚定勇敢,与群众紧密联系的共产党员和具有强烈抗日意志,并积极要求组织起来对日作战的广大群众,在这里组建七中队是有坚实基础的.因为我前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在牛头镇,到1937年底才回到城南组建这个部队,所以这个中队组建较晚,但它成立以后发展很快.1938年3月16日在傅家庄总集结时,它是人数最多枪支最多的一个中队.整编时,七中队分编为两个中队。1938年4月,我部在昌邑柳疃战斗失利后,部队一度出现了混乱,参加七中队不久的孟祝三(原韩复榘军队的营长)动摇了,他以“回寿光去抗战”的欺骗口号,把一个中队又拉回了寿光,以后投奔了张景月部队,但那些跟随八路军坚持抗战的人识破了孟的真面目,又陆续跑回了八支队.如后来担任过四十一军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授少将军衔的王道全,就是这样跑回来的,七中队的同志们,在党的领导下,,在长期战斗中锻炼成长,从中培养出一大批人才。后来成长为师、地以上干部的,具我所知就有赵传真、孙寅东、王道全、汤鲁泉、汤景仲、李冠智、张国峰(可风)、刘自珍、张保太、李德本等.还有一些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了,如牟里堂(柳疃战斗)、王兰芳(六天务战斗)、王桂兰(1941年日军合击马牧池)、王传名(1942年日军合击南蔷峪)、汤景仲(抗美援朝)等.他们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第七中队的诞生

    1938年1月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寿光县城,国民党和它的部队,在日军未到时即弃城逃跑,多数部队在撤逃中溃散,旧政府彻底垮台。这时在寿光城南新拉起两股队伍:一股是胡营的十几个旧军人,在当地地主们的支持下成立了胡营区队.这些人天天吃喝赌博,毫无民族意识,若日军到此,不是溃散就是当“维持会”(为日军服务的汉奸组织).另一股是孟祝三在纪台拉起的40余人的旧军队.孟祝三原是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一个营长,日军占领德州、禹城,韩复榘的部队向黄河南岸撤退时,孟祝三由惠民带着一部分武器回到纪台,召集把兄弟和旧属成立了这股队伍.这里的人们看到国民党部队在日军未到即纷纷溃逃,不愿参加他们的队伍.又因为孟祝三部虽然打着抗日旗号,但队伍内部成份复杂,土匪性质未改,所以这股队伍成立之后并无发展。

    后王家庄距胡营3里,胡营驻有国民党地方部队;距纪台9里,纪台驻有孟祝三部.在这两股旧军队的夹缝中组建七中队,不能不首先考虑部队成立以后,如何立足和发展这个尖锐问题.鉴于我们在羊角沟警察局和南河乡农学校的力量因过早暴露而失败的经验,我采取公开发动群众抗战和秘密组织队伍,等到有足够的力量可能自卫时,再公开站队的办法.先把后王家庄22个积极分子组织了两个班,由当过兵的王兰芳(党员)、王化功分任班长.把筹集的枪支密存起来,昼夜巡逻,防止意外.在外村也把积极分子组织了两个班,将所筹枪支分数保存.由刘浩然、王胜林任班长,约定旧历正月初一吃完饺子即公开站队,打起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第七中队的旗帜。

为保证我们的人枪安全,在旧历年前,我们正式通知胡营、纪台这两股旧军队,“过旧历年时,八路军将从牛头镇派一部分部队进驻后王家庄,请互相联系,勿生误会,”以此来牵制这两殷队伍,使他们不敢暗算我们。

    这个旧历年过的格外繁忙、紧张,但比以往任何一年都高兴、愉快,游击队员们过年都是抱着枪吃饺子.这时虽然已经沦为敌后,但我们已拿起了武器,将在敌后开辟抗日战场保卫家乡、保卫人民,不管遇上什么困难:曲折和牺牲,都不能动摇我们战胜日本侵略军的信心, 天未亮,后王庄的22个游击队员都拿着武器,齐集我家东屋里,戴上“八路”袖章,宣布七中队在这里成立,接着外庄的队员也来了,一面拜年,一面成立游击队,按名单分为4个班(以后统称小队),各班集中在一起,开始过集体战斗生活.我又重复给大家讲了八路军的性质、任务、纪律、军民关系,提出队员们当前的任务是扩大队伍,增加枪支,准备在敌后对日军开展游击战争.要求人人都当宣传员,宣传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救国、团结抗战的主张;宣传八路军同国民党军队和历史上一切旧军队不同的本质.还特别提醒大家,目前我们正处在两股队伍中间,必须加强戒备,时刻防止意外。

年节的一切热闹,都超不过队员们参加八路军的喜悦.宣传八路军的主张成为游击队员们向亲友们拜年的主要内容.七中队的成立,成了那年春节在这一带群众中流传和议论的头号新闻。

七中队的迅速发展,对周围的影响不断扩大,原寿光私立中学校长郝德卿(以后投敌当了汉奸)在田马拉队伍,原昌乐公安局长张天佐在昌乐拉队伍.他们都来信联系,说明他们怕七中队向自己的活动地区发展.中共益都县委组织的十二中队,也和七中队有直接联系。在纪台的孟祝三,对七中队的迅速发展颇为羡慕。

威震城南

    孟祝三是个旧军人,以前我同他并不相识,在城南准备组建七中队期间,我以八路军的名义同他多次接触,主要是向他们做宣传工作,说明我们在牛头镇成立八路军游击队是为了在敌后开展对日本侵略军的游击战,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并配合正面战场战胜敌人,指出。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当时,孟和他的部队对我很尊重。

    正月初八,七中队已发展到100人,60支枪,加上大刀、手榴弹,人人都有武器.部队士气高昂,已成为城南最大的一支抗日队伍。

    七中队发展如此之快,使孟祝三极为震惊,他想自己的队伍都是些老军人,枪支又好,为什么队伍却发展缓慢呢?他开始看到八路军这面旗帜对爱国人民有巨大的吸引力,表示愿意参加七中队.纪台村的共产党员孙凤岐给我传来这个消息,第二天我就去拜访了孟祝三.我给孟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成立宣言,和他谈了共产党提出的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向他介绍了七中队的发展情况和人民为何积极参加七中队的道理,并说明还有上百青年要求参加七中队。我请他们先不要来,现在是人多枪少,等我筹集到枪支时再来.还特别申明“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指旧军队说的.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所拥护,好的农民,好的青年都愿意参加八路军,这就是七中队不到10天就发展到100多人的原因,这就是刚组建起来的游击队就敢同日军作战,一举消灭一辆汽车上的日军的原因.孟祝三表示自己没有跟韩复榘的队伍向黄河南岸撤退,而带一部分武器回家,就是想组织起来抗日,我对他这种坚决抗日的态度表示赞佩.我回来即派孙凤歧到牛头镇向军政委员会报告了上述情况,军政委员会表示欢迎孟祝三参加我军。

    正月十一日,孟祝三到后王家庄拜访了我,主要申明他和他的部队愿意参加七中队,同我们一起抗日。他说他的队伍都是旧军人,有旧军队习气,今后都按八路军的规章办事.我向孟表示诚恳的欢迎之后,他说明天(正月十二)即把队伍带来后王家庄和七中队住在一起。这时我提出对胡营区队的看法,同盂交换意见.孟肯定地回答说:“胡营区队不是抗日的队伍。”因此我和孟商定,晚上由他带人去缴胡营区队的枪,解决了区队以后,七中队移住胡营.孟按照计划,于黄昏前就把区队的枪缴了,第二天早饭后,七中队即由后王家庄移住胡营。原来城南的3股队伍,现在只有七中队一家了。这时,七中队共有140多人,110多支枪,按军政委员会来信指示,由孟祝三任队长,王文轩任指导员。

这时,七中队的声势很大,北起寿光城,南至胶济铁路,都属七中队的活动范围.城南的中学生几乎都参加了七中队,《青岛时报》的副总编韩景文也来参加了。我把这些知识分子组成了宣传队.他们情绪高昂,写标语、撒传单,到各村开会,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战争形势,阐明八支队的性质、特点、任务;他们用事实为批判“亡国论”、驳斥诬蔑八路军的各种谣言等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七中队的声誉,随着部队的发展,已传播到昌乐、益都.这时,跟着孟祝三来参加七中队的坏分子崔乐亭(孟的把兄弟),用七中队的名义到三元朱去压款(强迫老百姓出钱).该村群众都知道七中队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认为这支部队绝不会有压款行为,便断定此人必定是冒名讹诈,遂将他捆送七中队.,一路上很多人跟着围观,到胡营后观看的人越聚越多,有几百人在院外等着看七中队对崔乐亭作何处治。我深知对崔的处理,必须做好盂祝三的工作,征得孟的同意,处理才会顺利.我对孟祝三说,现在国民党和少数地主造谣,说我们是土匪队伍,不是八路军,但多数人不相信这类谣言,他们说王文轩的队伍是真八路,现在七中队对崔乐亭这种土匪行为如不严厉处治,那就证明我们和土匪是一伙了,七中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是什么性质的队伍,这是个根本问题.孟祝三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很好,他说对崔乐亭必须严厉处治,否则无法挽回七中队的声誉,最后,我提出枪毙崔乐亭,孟同意了,便叫孙寅东写布告.布告写好了,由谁来执行呢?刚参军的农民打日本鬼子有勇气,让他们枪毙人还勇气不足.我只好请孟祝三派人执行.孟派魏兰田、孟昭莪等把崔枪毙了.从这时起,胡营的地主和周围的村民都异口同声地说,七中队是真正的八路军,真是人民自己的队伍,群众自动地用大车给我们送白面,有的还送来枪支子弹,报名参军的青年络绎不绝。

扩充枪支壮大队伍

  为了扩大八路军的政治影响和筹集枪支、子弹,部队由胡营移住杨家庄住王玉锡家.王的儿子王永富过去和我关系很好,经我向他做工作,他把枪捐赠给了七中队.在这个庄,我们还接受了王永平入伍。

    正月底,部队由杨家庄移住营子,队部住在“二黄牛”(外号)家,他家有10多支枪.我和孟祝三商妥,请房东来动员“二黄牛’捐赠点武器,不料,这家地主十分顽固,他不但拒绝捐赠,并且站在他家的炮楼上大骂我们是土匪,猖狂地喊着:“要枪没有,要子弹头有!”接着就向我们射击,战士们和村民们听后都气坏了.孟祝三即带一个分队把炮楼包围起来,我们动员“二黄牛”家的雇工和佃户向炮楼门口堆柴草,告诉他如不出来向我们赔礼即烧死他.柴草越堆越高,他害怕了,派桑鲁泉(曾任韩复榘的秘书)出来讲和.桑鲁泉认识我,他问我什么条件,我说:“按蒋委员长的谈话办,人不分男女老少,地不分东西南北,均有守土抗战之责.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有10支枪,拿出5支来抗战,拿出一千元作抗日经费。”桑鲁泉笑了,显然是认为我提的条件太低了.他说:“你放心,我回去告诉他,他应当完全按你的条件办。”两个钟头以后“二黄牛”老老实实履行了答应的条件,还多拿出了100元钱,要求解除对炮楼的包围。晚饭后,我们又移住胡营.这里群众听说“二黄牛”在炮楼上辱骂了七中队,都表示义愤,认为我们的处理太便宜了他。

    辛景章原是寿光国民党县党部的书记长,是个坚决的反共分子,寿光共产党员被捕被杀,都经过他的手,寿光沦陷后,他仍呆在家里,态度不明。有人提出辛景章有枪我们借不借?我和孙凤岐、孟祝三研究:大敌当前,根据统一战线的原则,我们不和他算旧帐,而去动员他出来共同抗战,如果他不愿出来,就向他借枪.为慎重起见,此事交由孟祝三带一个小队去办.辛景章一见到孟祝三就吓得跪下,言不由衷,十分狼狈,可能他误认为我们去是和他算旧帐的。孟向他说明来意后,他跪着把枪交了出来。

    寿光城南弥河以西的枪支,用“借”、“捐赠”、“带枪参军”等方式,到3月初大都已集中在七中队,闲散在民间的枪支基本上没有了.在胡营我们用半个月时间,从单兵到班排进行了初步军事教育,部队的行军作战能力都有所提高,抗日救国的胜利信心也有所增强,在当地群众支援下,已初步成长为一支生气勃勃的新队伍。

    3月11日,司令部通知七中队于16日到王胡城集结,准备整编,第二天我们即进行了传达和动员,作好移防准备,当时我还不知道部队整编后就要去昌(邑)、潍(县)执行支援七支队的任务,只是说明分散组建的游击队必须集中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便于对敌作战,整编后我们力量集中了,必将寻敌作战,哪里有敌人,我们就到哪里作战,大家听说要和大部队会合的消息非常高兴,都想看看我们的大部队,都想看看我们的马保三司令,都想打三里庄那样的歼灭战。

    15日做好了行军的一切准备,夜里12点,部队由胡营出发,拂晓前到达王胡城,在这里住了7天,办了4件事:缴朱子芹的枪;整编;党员登记;动员支援七支队发展和做好行军准备。

    朱子芹是寿光朱家人,民国初年任过烟台道尹,授中将军衔,在寿光城修有将军府,屡办盐务(收盐税),是个有亲日倾向的军阀头子.日军侵占济南以前,他回寿光组织了60人的地主武装,武器精良,弹药充足.八支队司令部认为这般部队乃一隐患,决定收缴他的枪,指定七中队和特务队去执行此项任务.鉴于孟祝三轻而易举地收缴了胡营区队的枪,我提出让孟祝三从七中队挑100人和特务队去完成此项任务.3月18日晚,我部未发一枪即将朱子芹的全部枪支、弹药收缴了,除将冲锋式和短枪上交司令部外,长枪都装备了七中队,

傅家庄整编。

    3月18日,各地武装奉命到傅家庄集结.这是八支队起义以来第一次总集合,除七中队外,广饶、益都的部队也在整编前赶到了傅家庄,只有博兴的部队因通信联络迟缓未赶到(1938年8月,八支队返回清河地区时,博兴的王博昌、陈竹村带着一个大队参加了八支队).以傅家庄为中心的总集合,主要是完成了部队整编任务,还有些应该做的工作,因时间紧迫来不及做,部队整编后即东去了。

    这次整编,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按红军的编制,统一了支队机关和部队的编制,支队按司、政、供、卫设置.支队机关、战斗部队均设政治委员、军事指挥员;中队设中队长、指导员、文化教员;分队设政治战士。

    (二)初步建立、健全了支队机关,发挥了机关职能作用,但后来因为有的非党员也成了军政委员会的委员,改变了原来军政委员会的性质.从此,军政委员会的活动就很少了。(三)在支队以下建立了大队一级指挥机构。

    (四)建立了全支队的集中统一指挥

    在这次整编时,七中队因为人多、枪多,被分编为两个中队.当时,有人提出,自己组织发动的部队自己不能带,避免闹宗派。于是,原七中队分编后,一个中队编入一大队,一个中队编入五大队。当时,我完全接受了这个观点,我认为党的武装不是任何个人的,谁带都可以,未作其他考虑。但在柳疃战斗受挫后,孟祝三趁着部队混乱之际,以回寿光抗战为借口,公然拉着一个中队回寿光,以后投奔了张景月。从这件事上看,如果七中队分作两个中队后,编在一个大队,仍由我和孟祝三带领,即便孟祝三经不起挫折想拉走时,至多也只拉走他那40个人,其他人、枪他就拉不动了,这是一个历史教训!

(未校对谢绝转载)

谁在收藏
浏览:247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五哥
    五哥
  • 陆战小哥
    陆战小哥
  • 11010sg
    11010sg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