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卜现科的家中,堂屋前栽种了几盆小花,堂屋内每个角落都收拾地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卜现科介绍说,自己身体好着呢,在部队那些年,为领导服务,干净早已成为了他的习惯,如果有地方不干净,就像浑身生了虱子一样难受。
鬼子逮村里鸡吃 长大了“收拾”他们
1929年,卜现科出生在平邑县卞桥镇卜家崖村的一户农家小院里。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已去世,留下了卜现科和母亲、姐姐、妹妹相依为命。
卜现科八九岁便成了“放牛娃”。第一次见鬼子的场景卜现科记忆犹新。“有一天,俺从山上放牛回家,刚到村口,就看见了鬼子。他们长得跟咱们差不多,都是黄种人,只是他们说话咿里哇啦的,咱们听不懂。他们背着枪,枪上面还有刺刀。吓得我赶紧躲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听到村里的鸡惨叫,俺就偷偷地看了看,鬼子在到处抓鸡,捉到了就杀死。有的鬼子,还直接把鸡皮剥开,张嘴就生吃。”
等鬼子把村里的鸡都抓得差不多了就走了,卜现科牵着牛才偷偷溜回了家中。鬼子的凶残深埋在了卜现科幼小的心灵。他暗自发誓:等俺长大了,俺就去杀鬼子。为村里的鸡报仇。
偷偷参军当八路6年 新中国成立才回家
卜现科头脑机灵,是远近闻名的“能人”。15岁时便有人上门提亲,为留住卜现科在家中,母亲便私自应允了,就这样15岁的卜现科和大他4岁的姑娘成了亲,直到老伴80岁去世,他们携手走过了61年。
1945年初,卜现科16岁那年,村干部动员他参军。想起鬼子的残忍,卜现科早就有了当兵的念头,但又怕母亲担心,所以就提出了要求:不能离家远,省得俺娘担心。村干部拍着胸脯说:“你年龄小,不会让你去远的地方打仗的。”卜现科成为了老六团的一名战士。入伍当天,卜现科偷偷走出家门,骑马到部队。
在部队,卜现科被分到了通讯班,先在当地打了几次仗,之后又南下转战开封、商丘、沙河等地,直到淮海战役,由于表现出色卜现科1947年入党,是在南下的路上转正的。经历的战役越来越多,卜现科也离家越来越远。一转眼6年多,直到1951年,卜现科主动要求回到家中,与母亲、妻子团聚。
一天2次跳进冷水 子弹打穿了湿棉裤
卜现科因想打鬼子而入伍,但是卜现科参军那年鬼子已经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不过,与鬼子还是有了一次交集,卜现科至今记得,那一天他们2次跳进冰水中,子弹穿过湿棉裤,打在了他的大腿上。
“那天,俺们通讯班接到命令转到了一个村里,为了躲避开鬼子的视线,俺们需悄悄行进,为了不暴露目标,班长决定从村后的小河里穿过。那时还是冬天,冰水刺骨啊,俺们班十几个人就穿着棉裤跳进了河里。那种感觉就像浑身一下子都成了冰块。好不容易到村里,没想到和鬼子走了个对面。为了保护机密文件,班长当即决定往回撤,俺们按照原路往后撤,鬼子在后面追,没办法俺们又第二次跳进了河水中,在快要上岸时,鬼子打中了俺得大腿,俺停在了河岸。班长看见俺落单,又反过头来背俺撤离。鬼子见河水冰冷,也没有跳下继续追。”
之后,卜现科被送到了战地医院,虽然有湿棉裤挡着,但子弹还是有一半穿到了卜现科的大腿中。由于河水冰冷,伤口还是感染了。卜现科在医院休养了一段时间,又继续回到部队,后来在第4野战军后勤兵战处给连长当通讯员。
四世同堂安享晚年 看电影听戏唱革命歌
1951年,卜现科最后在胶东一带的盐场落户。部队领导动员卜现科留在部队,卜现科却在志愿上偷偷写下“坚决回家”四个字。于是他放弃了优厚的条件转业回家,照顾母亲和妻儿。1953年,卜现科当选为当地乡长,后来到卞桥镇区做过几年团委书记,之后一直务农在家。
如今,卜现科已86岁高龄,但是腿脚灵便,眼不花,口齿清晰,精神矍铄。老人家说,他性子慢,遇事从来不犯愁,不喜欢凑热闹。喜欢看电影,在家喜欢听评书。为此,他还特意花300元买了一摞评书。听听戏,唱个当年部队的顺口溜,日子过得很幸福。
卜现科和老伴有6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开枝散叶已四世同堂,唯一的遗憾就是老伴早已过世10年。“儿孙们都很孝顺,知道我爱喝个小酒,都争着送,看我屋里还有几十箱呢!前两年查体查出了脑血管有点问题,由每天两小杯减为了一杯半。我不怕,在战场上,尸横遍野,野狗在期间来回找吃,我都没有怕过。这点问题算啥!”说完,卜现科乐观地笑起来。
“俺是建国前的老党员,政府还每个季度给俺2000元多。儿孙都孝顺,啥也难为不着,俺很知足,比起战场死去的战友,俺这是过得神仙日子。国家发展得好,大家伙过得好,这就是福气!俺还得好好活,这日子多好啊!”说完,卜现科高兴地唱起来:“革命军人个个要记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临沂在线赵思齐 姜曼 王萍 摄影报道
浏览:5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