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15日,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当时担任新华社新闻记者的吴化学(左)和参加八大的代表马保三(右)在会上重逢。他们都是寿光牛头镇起义的参加者。起义后,马保三担任司令,吴化学担任大刀队队长。
前言
马保三,战争年代一个响彻山东大地的名字。他那劫富济贫的侠肠义胆,他那指挥千军万马的豪情谋略,他那廉洁奉公的人生准则,都深深刻在了我们心中。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他传奇的人生历程。
生平
10岁入私塾,聪颖好学,擅长书画,后因生活所迫辍学。他种过地,开过小布店,挑着轱轳担子锔过锅盆,早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领导、发动牛头镇武装起义,率领八支队转战胶东、清河、鲁中南,战绩赫赫,威震齐鲁。
爷爷马保三生于1887年,原名马鉴堂,曾用化名张炳炎。1924年8月,经张玉山、李铁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2月15日病逝于济南,享年77岁。在4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一贯忠于党的事业,认真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勇于坚持原则,在对敌斗争中顽强不屈,为党为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这是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对他所作的评价,也是他老人家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 爷爷务农种田,开小布店,挑轱轳担子走村串巷,使他广泛接触了社会实际,了解到人民群众的苦难。他好打抱不平,曾多次参与反抗反动政府的斗争。20岁时,怒殴妄图霸占百姓田地的国民党县长,在当地传为佳话。为了便于开展革命工作,他在巨淀湖内的台田上盖了一间土房子,以看洼、看园为名,秘密进行党的活动。他还卖掉了自家一块场院地,用这笔钱作为入党的奉献。
1937年12月29日,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正式成立,爷爷任支队长。八支队的战斗故事,已为世人所知。
1938年春,按照中共鲁东工委决定,八支队东进。我和叔叔马秀山跟随爷爷一起离开家乡。此后,又西进清河,转战鲁中南,八支队屡创战绩,威震齐鲁大地。
罗荣桓说:“老马同志,你德高望重,临时参议会这项工作,组织上认为你比较合适。”就这样,爷爷马保三结束军旅生涯,离开了他亲手创建的八支队。
1940年夏,罗荣桓同志奉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创建山东省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率领115师到达鲁西南。不久,把八支队编为山东纵队第一旅,也叫115师教导第一旅,成为山东的主力部队。有一天,罗荣桓同志对爷爷马保三说:“老马同志,当前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山东抗日根据地要建立政权机构,鉴于你的资历和在地方上的影响,组织上决定让你组阁山东省临时参议会。”他又说:“天下好打,江山难守。老马,你德高望重,山东广大人民期望着你,你就大胆地干吧!有什么困难找我们。从此,53岁的爷爷马保三结束了军旅生涯,辞别了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和亲手创建的八支队。
毛泽东致电山东省临时参议会:“贵会为全国作榜样,凡属国人,莫不钦佩。”
1942年,刘少奇同志到山东视察工作,听取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马保三等的汇报。少奇同志对山东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发展和巩固根据地,不能只向群众要东西,更重要的是给群众东西,提出了减租、减息、增加雇工工资等。这次会见,给了爷爷深刻的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他特别注意关心群众利益,听取群众呼声。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在爷爷马保三的亲自主持下,在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3年9月1日,在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首届二次议员大会期间,毛泽东主席曾致电该会称:“贵会坚持敌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为民族伸正气,为全国作榜样,凡属国人,莫不钦佩。”对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的工作给了很高的评价。
故事
一群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兵突然冲进我家,向东北屋扑去,爷爷被捕了。在众乡亲的要求下,国民党头目终于允许正在生病的爷爷骑马进城。
1933年,我才8岁,刚读小学。8月的一天傍晚,我们全家在南屋里刚要吃饭,突然,一群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兵在一军官的带领下冲进院子,向东北屋扑去。爷爷看到后,把饭碗放下,假装上厕所,想趁机从南屋后边的夹道翻墙逃走。埋伏在墙南边的国民党兵已经把枪架在了墙头上,爷爷只好再回到南屋。手里拿着短枪的军官说:“你是马保三吗?”爷爷回答:“我是马保三。”军官说:“你是共产党员,你被捕了!”不由分说,给爷爷戴上了手铐。后来,他们押着爷爷要走,奶奶想起爷爷最近几天受了风寒,还在拉肚子,没有吃饭,怕走不动,急忙对我父亲说:“快牵上咱家的马去送你爹!”开始国民党军官不让送,夹道送行的众乡亲说:“长官,马保三是个大好人,他有病,就让他骑马进城吧!”人们挡住了去路,也不知是哪一位乡亲,趁着大家堵住路的机会,凑在军官的身边说了几句话,并向他手里塞了几块银元。军官终于同意了。就这样,父亲前边牵马护送,爷爷昂首被押走。 回到家,我和姑姑们放声大哭。奶奶把我搂在怀里,流着泪说:“你爷爷被抓走,不是因为他犯了什么罪,而是他正在为穷苦人们干着一桩大事。”从此,我也以爷爷为楷模,立志要做他那样的革命人。
八支队挥师西进遇阻,被反动势力蒙骗的红枪会口称“交出马保三,保你做大官”。爷爷胆量过人,迎着红枪会架起的刀枪走进了老坛主的屋内。 正当八支队准备在胶东扎根抗日时,接到省委指示,要八支队西返邹(平)长(山)桓(台),急援清河地区的三支队。为阻止部队西进,沿途国民党土顽煽动民间组织红枪会与八支队作对。 红枪会的人手持红缨枪,恶狠狠地向战士们刺来,还有3个前哨战士被掳上山去。他们狂喊:“交出马保三,保你做大官!”为了揭穿敌人的阴谋,避免群众流血,马保三决定亲自进村谈判。他带领卫队,迎着红枪会架起的刀枪走进了老坛主的屋内。可是,不管马保三怎么说,他们只是一言不发,马保三欲谈不成、欲走不成,等于被他们软禁了。 等在外面的张文通、王云生等知道谈判遇到困难,必须采用打谈结合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于是,韩副司令(韩明柱—一编者注)当机立断,下令开炮,把山顶上的土顽打散了,一面又组织了200人的大刀队,猛突进村,想抓住老坛主,把马保三司令换回来。只见一个老者手挑白旗,领了马保三从一个门楼里出来,说:“我们上当了,我们投降!”马保三对老坛主说:“老先生,我们不打老百姓,我们的枪口是对准日本鬼子和汉奸顽固派的。请你转告村民们,赶快归还我们的物资,放回被掳的战士,我们好及早赶路。” 被掳的战士放回来了,被抢的物资也归还了,红枪会的老坛主还向部队道歉,把我们送出很远。八支队又冒着大雨,沿海岸继续西行。 调离青岛市时,他对随行人员说:“我带什么进青岛的,还带什么走,公家的东西一点也不要。”
1949年6月2日,青岛市解放,爷爷带领接收入员进入青岛市。一进青岛,他就给自己约法三章。他对秘书和工作人员交待:“我们进入城市,掌握了政权,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他还说:“凡是有亲朋好友找上门来,要求安排工作的,第一要热情接待,第二要婉言谢绝。”一次,一位族弟找他要工作,他说:“我给你安排个好工作,就是务农为本。你还是回家好好种地吧!” 他在生活上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和机关人员一起吃大锅饭,行装也很简单,外出开会、招待客人、会见外宾时,穿上件整洁衣服,回到家再换下来。他吸烟一直用他的大旱烟袋锅和别人对火吸。 他奉公守法,公私分明。1950年调离青岛时,机关人员给他送来两只皮箱、两只樟木箱子,都是接收来的旧东西,他让人原封退回去,说:“我带什么进青岛的,还带什么走,公家的东西一点也不要,不是嫌不好,而是不应该。”
回忆:马家祥(马保三之长孙,12岁参加八支队,一直跟随爷爷马保三转战山东各地。历任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现离职休养,居北京。)
整理:李桂华 (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部分资料)
1956年9月15日,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当时担任新华社新闻记者的吴化学(左)和参加八大的代表马保三(右)在会上重逢。 他们都是寿光牛头镇起义的参加者。起义后,马保三担任司令,吴化学担任大刀队队长。
市档案馆提供
【日 期】2001.06.21 【来 源】寿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