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王自太的故事

Admin 发表于2015-11-09 10:45:06
QQ图片20151109104544.png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初秋时节,笔者来到沂水县龙家圈镇泮池沟村采访90岁的抗日老兵王自太,这位当年的“老四团”宣传队员动情地唱起了流亡离家者的哀嘶《松花江上》,悲愤的歌词,如哭似泣的腔调,让人动容。老人说,他就是唱着这些或悲愤或激昂的抗战歌曲和战友们一起战斗的。
由于年事已高,老人的讲述基本上都是片段似的。
    投身军营,却成搞宣传的文艺兵
    参军之前,我在瑞浦学校(1930年春为纪念同盟会烈士刘溥霖、周瑞麟,经沂水县国民政府批准,于县城疙瘩庙子和山西会馆分别成立两处纪念学校——溥霖小学和瑞麟小学。后两校合并为瑞溥小学)上学。我曾亲眼目睹了侵略者在沂水大地上的惨无人道的暴行,当时我就是学校里的积极分子,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通过一些先进人士,我陆续知道了“九一八事变”,知道了“卢沟桥事变”,知道了祖国的领土在相继沦陷,知道了祖国的半壁河山正遭受日本铁蹄地蹂躏,知道了全国人民正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我是个有点文化的人,懂得爱国青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奔赴国难。
    我于1942年16岁时参军入伍,加入“老四团”,即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四团,地方俗称“老四团”。因为我有文化,能写会唱,领导让我加入了“老四团”的宣传队。期初,我以为参军后就会上前线,和鬼子真刀真枪的干,结果却是进了宣传队,一捞不着摸枪,二捞不着打仗,有点不甘心。领导看出我的心思,鼓励我说:“你可别小看宣传队的宣传工作,它是鼓舞官兵士气的号角,是组织发动群众的工具,它能唤醒广大国民的民族自强团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唱歌演戏也是打仗,也是抗日!再说,咱八路军战士要听从组织上的安排,你说是不是?”“战争不仅是物质力量的角逐,也是精神力量的较量,宣传工作对于巩固我们的军心、民心,瓦解和摧毁敌国军队和人民的精神意志,加速其军事和政治失败,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做好宣传工作,以唤起全国国民,激发一切救亡力量。”就这样,我加入了宣传队。
当时,我们宣传队的主要任务是为官兵和群众演唱抗日歌曲、表演快板和戏剧等。开始宣传队组织排练表演时,我心里老想着真枪实弹打鬼子的事,但当我看到通过演出激发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敌行动时,我才真正认识到,领导说得对,唱歌演戏也是为抗日做贡献。
    我们宣传队总共只有十几个人,我们紧跟在“老四团”的后边,他们打到哪里,我们的宣传就跟到哪里。我们教战士们唱歌,看到战士们斗志昂扬地高声歌唱,领导也很高兴:“你们教战士们学唱一首歌,就等于上了一堂政治课,战士们上战场后,一定能多打胜仗。”每当看到官兵们慷慨激昂地唱着我们教的歌曲走上抗日前线,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激动。
    我们宣传队的十几个人,除了给官兵们演出,还积极宣传发动群众。“老四团”每进驻一个村子,我们都会在大街上最显眼的墙壁上粉刷抗战宣传标语和口号。村里随便一块空闲地,就是我们表演的舞台,我们的节目也很简单,主要是唱歌、打快板、演小话剧等,只要我们的锣鼓一响,村里的男女老少就都从家里跑来看节目。每次我唱《松花江上》唱到“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悲怨壮烈的歌声总能深深打动群众们的心,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心中都蕴藏着要抗争的力量。“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这个决心也充溢着我的胸膛。
    我们唱的歌曲的种类比较多,《大刀进行曲》是最解恨的抗战歌,《黄河大合唱》是民族精神的史诗,旋律铿锵而优美的《八路军进行曲》,游击健儿逞英豪的《游击队之歌》,还有那个动人的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还有《延安颂》、《团结就是力量》、《儿童团歌》等等,这些歌曲就像发出的革命号角,鼓励着青年们参军,鼓励着群众支前,使广大官兵群众精神振奋,积极投身于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去。
    亲历战火,宣传兵走遍革命老区
    我们随作战部队演出,跟着他们们经历大大小小的战斗,演出之余,还要帮着作战部队收拾战场。我印象最深刻的战役是解放沂水城战役和葛庄草沟战役。
    我们沂水城是鲁中山区重要县城之一,是沂青、沂临、沂蒙、沂博、沂莒5条公路的联结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9年夏天,日本侵略军占领沂水城后,在南关单独建立了小围子。据点围墙高厚,墙外挖壕沟,中心和四角筑有坚固碉堡。日军在此常驻一个中队的兵力。在沂河西岸建有飞机场一处。城内另筑一大据点,内驻伪县公署知事兼保安大队长牛仙元的8个中队,共800余人。城四周,有黄山铺、匡庄、斜午、武家洼、凤凰头、满堂坡、四十里堡等外围据点。沂水城日军司令部成为沂水、莒县、蒙阴三县日军的指挥中心,成为日伪军对鲁中根据地历次“扫荡”的策划地和兵力集结地。
    1944年8月15日22时,战斗打响,各路部队同时发起进攻。担当攻坚任务的就是我们“老四团”,他们自城南发起攻击,直扑日军据点东南碉堡。爆破组越过6米宽的外壕,将炸药包放在碉堡下,随着一声巨响,东南碉堡被炸塌。突击队奋勇向前,通过白刃格斗将守敌全歼。16日1时许,日军据点西南碉堡又被炸飞,“老四团”继续向其余3个碉堡进攻。敌除以强大火力阻止我军前进外,又施放大量窒息性毒气,我许多战士被熏倒。到天亮,“老四团”暂停攻击。16日午后,“老四团”一举攻占日军小围子内的东北碉堡。16日夜,“老四团”向日军据点未克的西北和中心大碉堡发起最后攻击,先克西北碉堡。17 日天刚露明,爆破组将35公斤重的炸药包送到中心碉堡下,轰隆一声巨响,炮楼倒地。至此,历时一天两夜的收复沂水城战役胜利结束。
    这次战役,击毙日本侵略军玉井小队长以下33人,俘虏20人。毙、伤、俘伪军1000余人,解放350多个村庄。胜利的喜讯传出来以后,沂水城内外的老乡们敲锣打鼓,成群结队赶来向我们祝贺,全县一片沸腾,一曲《攻打沂水城》,唱遍了沂水大地的每个角落。
    沂水城解放后,敌人虽然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下了,但却还作垂死挣扎,以虚张声势的伎俩,集中泰安、淄博一带的日伪军,到滨海地区扫荡,失败后回来向沂水一带反扑。迎击他们的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就是我们“老四团”。 时任团长周长胜,政委杜明,他们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解放沂水城时,就是他们攻克的鬼子窝点南营房。
    1944年9月,“老四团”在葛庄、草沟战役打了个大胜仗,葛庄和草沟是一个战役的两个战斗,葛庄是主战场,又消灭了大批鬼子兵,并缴获了一门四一式(也有的说是八八式)山炮,在全国影响很大,草沟战斗也是一次迅速而漂亮的歼灭战,以我方很少的牺牲,消灭了一千多敌人,当时,西草沟村内和整个下河,遍地都是敌人的尸体,汉奸头子陈三坎也在草沟村下河腊条行边的地里被打死了。
    除了在沂水的战役,我们宣传队跟随“老四团”辗转于沂蒙大地的角角落落,我虽然没有直接扛枪参加战斗,但是战役打响时我距离战场都不远,炮火轰隆声,爆炸声、喊杀声,都清晰可闻。每次战斗,我们的官兵都会有伤亡,战斗结束,我们会帮忙去收拾战场,那场面是何等的凄惨悲壮,每每看到这种场面,我们都禁不住泪流满面,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将烈士们的遗体掩埋。而我们宣传队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的歌声在精神上去激励我们的战友更加英勇地投入到残酷的战斗。
    全国解放,宣传才子复员脱军装
    我写文章、唱歌、唱京剧、说快板、演话剧样样都行,被称为宣传队的“宣传才子”。有一次,中央文工团的领导想带我去中央文工团,但是我们的领导不放,那时候底层有文化的毕竟是少数,我们领导爱才舍不得,我就一直留在“老四团”,直到1950年复员。
    复员后我在临沂的一家鞋厂工作,后来调到沂水的一家鞋厂,再后来被下放,就回了老家继续当了农民。我从此就开始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在农村虽然苦虽然累,但是比起在抗战时期的艰苦就不算什么了。
    社会发展进步了,农村老百姓的日子也都过好了,国家和党也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抗战老兵,每个季度都会给发放生活补助。我现在就是觉得有点孤独,孩子都得忙自己的工作,接我去城里吧我又不适应待不住,自己住在老家里吧,这孩子们又挂牵着。现在在村里也找不到个能拉呱的人,他们拉得我不懂,我拉得他们都不愿意听。我独自闲坐,就老想那些年在“老四团”宣传队的事,炮火声、呐喊声常在耳朵里回旋,战场、表演都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里回放。
    看看现在,想想过去,当年我们倾注全部激情,一腔赤诚,唱歌、演戏,给战区人民送上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和精神食粮,激发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敌行动,革命老区,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无处不响着我们的歌声。现在老了,最大的希望就是,你们要永远保持发扬“老四团”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世世代代永相传!
    今天,我们缅怀历史,听抗战老兵讲述抗战的故事,老兵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这个民族不屈的脊梁!老兵虽已老,精神永不倒,他们是时代的英雄,向他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口述:王自太  整理:高瑞花
浏览:83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