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抗日初期鲁西北抗日根据地(中)文/张维翰

馆陶南彦 发表于2019-09-09 19:35:03

范筑先通电全国抗战到底

    1937年10月20日晨,我率领保安营返回聊城。据侦察员报告,齐子修部叛兵已窜到聊城西南45华里的沙镇,我即率领保安营向沙镇方向出发,将指挥部设在沙镇东北五里的王连家。下午2时沙镇民团团长向我汇报匪情后,我即命令保安营对齐子修叛兵展开了火力攻击。双方相持到傍晚。当天下午在王连家召集附近民团首领开会,决定抽调附近各乡的民团,配合保安营将沙镇团团包围。计划次日拂晓对齐子修展开总攻击,不料保安营向沙镇打了几发迫击炮后,齐子修察觉正规部队到了。当天晚上就向北逃窜了,待第二天总攻击时不见回枪,才知齐子修叛兵已逃窜无踪。我即率保安营回聊城。

    范筑先于10月21日由官庄出发,未返聊城,即率保安营到了夏津。听说齐子修已窜到武城,他就用历史上郭子仪单身说回纥的办法,亲自带着几个警卫人员,直赴武城。大家劝他带保安营去打,他说:“惊弓之鸟,不宜用兵。”“我们是民族抗战,凡是有良心,有血气的中国人都不愿当亡国奴,都要求团结在一起共同抗战。我们要用抗日道理来说服他,使他们成为抗日力量。我们对这种部队,不宜用兵。”大家仍不放心,劝他多带几个传令队员去,他说:“不必!”

    夏津距武城几十华里,范筑先骑自行车几小时即到了城东关。派人前去送了信,齐子修看到范不是来打他的,是只身前来,他心里虽受感动,但仍不放心,架着机关枪,摆着阵势。范进了城,一见齐子修第一句话说:“我是来救你们的,你这点人马跑来跑去,还不叫鲁西北的民众把你们吃掉吗?随我去抗战吧!”他接着又说:“我们国家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凡是中国人,都不愿当牛做马做亡国奴。你还年轻正是为国效劳的时候,不要乱跑了,这正是抗日救国的好机会。”经过这一番说服,齐也认为随范抗日可以扩大势力。遂表示愿意随范效命疆场。并向范说:“蒙司令知遇之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接着齐把部队集合起来,范对他们讲了话,随即编为保安第三营,任命齐子修为营长,三个排长都提升为连长。齐子修营随范筑先到了夏津。政训处派于笑虹等到该营做政治工作。

    姚第鸿率政工人员和保安司令部的官员,5月22日回到聊城。为安定民心,即派服务员到四乡宣传。说明范撤出聊城是上级命令,现在返回鲁西北,决心抗战到底。希望民众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家乡。这时,侵占临清、高唐的日军已经撤回铁路线,鲁西北各县已无敌踪。范筑先在我党领导和协助下,整理内政,收编部队,稳定社会秩序,建立抗日根据地。

    中共山东省委为了加强对鲁西北抗战的领导,在范筑先由齐河班师回聊后,随即派省委组织部长张霖之由赵伊萍陪同到聊城。赵给我介绍说:“这是中共山东省委派驻范筑先部队的省代表,以领导鲁西北抗战。现在党还没有公开,暂时以政训处秘书为公开职务。”以后,又派来了红军老干部洪涛、王幼平、金维国以及共产党员赵小舟、高境、吴锺昆、李一黎、熊义吾等20余人,来到聊城。张霖之到聊城后,即将济南来的党员和徐运北领导的鲁西特委合并在一起,成立了新的中共鲁西北特委。政训处(即中共鲁西北特委的公开办事机关)的领导更加健全了。

    在中共鲁西北特委的直接领导下,鲁西北很快扭转了因范筑先一度撤退造成的混乱局面。各县抗日政权迅速恢复起来。抗日武装由原来的一个保安营,又收编了一个齐子修营。临清第四区专员赵仁泉南退时留在敌后抗战的保安营编为保安第二营。收编了茌平民团、清平民团两个营。特别是政训处服务员下到各县后,马上和共产党地下组织结合起来,建立了各县的群众抗日救亡组织。但是,不到一个月,鲁西北的形势又紧张起来了。紧迫宋哲元第一集团军南下的日军又占领了临清、高唐、大名等城镇。这时,韩复榘又给范筑先来命令说:“一、三两集团军决定全部撤退黄河南。黄河以北再无中国军队。你如不率部队撤走,以后就来不及了。”在这关键时刻,张霖之同志找我和姚第鸿说:“韩复榘又来电话叫范筑先南撤。我们应该再对范进行说服工作,以坚定其抗战决心。”11月18日我和姚第鸿奉党的指示来到前方找范筑先。正值他由高(唐)夏(津)等县返回聊城途中,住在博平西关小店。我们和范筑先谈了当前的形势:当前国军虽在北战场失败,但共产党的八路军在山西不断打胜仗。抗战胜利要依靠共产党的八路军打游击战,不能依靠国民党的单纯防御。宋、韩两部虽然都南撤了,但现在我们已掌握起2000多人枪。服务员在各县已和当地爱国民众结合,群众很快就发动起来了。日军来了,我们就在群众掩护下打游击战,用游击战战胜敌人。城市站不住脚,退到农村坚持。聊城地区被日军占领了,就转移到冠、馆、邱三县,凭借卫河两岸和敌人周旋。八路军很快到河北来了,我们绝不是孤军作战。因此我们坚决不能听韩复榘撤退黄河南的命令,而要依靠共产党,发动鲁西北的群众,坚持抗战到底!范连连点头说:“你们的意见很对的!”并继续说:“我们是鲁西北人,往哪里退呢?一定要依靠共产党,发动群众,坚持鲁西北抗战。”当天晚上范筑先习惯地在写日记。写完之后他忽然站起来,在屋里踱起步来,若有所思。一直转悠到晚11点还没有休息。他的秘书也没有休息。范忽然走到他的秘书张孟龙面前说:“你拟一个电稿,通电全国,说明咱们守土抗战,誓不渡黄河南。并呼吁他们接济咱们军饷、武器,让咱们抗战到底。”这份电稿,范的秘书张孟龙当夜(11月19日0时20分)写成,交给了范筑先。当天上午,范筑先率前方指挥部人员和齐子修营回到聊城。我和姚第鸿提前赶回了聊城。沿途张贴标语,并发动群众上街列队欢迎。当天晚上在专署召开事政干部会议,科以上官员参加。范朗读了“誓死不渡黄河南”的电稿,让大家讨论。原文如下:

    全国各报社、各通讯社、各机关、各学校、各人民团体均鉴:既自倭奴入寇,陷我华北。铁蹄所致,版图易色。现我大军南渡,黄河以北坐待沉沦。哀我民众,胥蹈水火。午夜彷徨,洫血椎心。筑先黍督是区,守土有责,裂訾皆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和武装民众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顿,在所不计,鞠躬尽瘁,亦所不辞。所望饷项械弹,时予接济。俾能抗战到底,全其愚忠。引颈南望,不胜翘企。

    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叩皓(19日)在讨论电稿当中,范筑先反复说:“发电全国,表明我们的抗战决心。这是我反复考虑的。日本军队到处横冲直撞,中国军队除八路军外都纷纷南退。发通电就给那些患恐日病的人一个教育。告诉他们:中国是征服不了的。我们鲁西北人民敢于起来抗击日军侵略。而且我们抗战需要人民的援助,不通电全国,抗日人民如何支援我们?我们在敌后抗战是有困难的,但是只要各党派各界人士团结起来,动员全鲁西北广大群众起来参战,我想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所以我下了留鲁西北誓死不渡黄河南的决心。大家愿随我抗战的留下,不愿者自便,决不勉强!”这样,讨论到晚9点,电报一致通过了。第二天早晨由驻济南办事处主任牛连文,将电文送到济南各通讯社和报馆。1937年11月20日,全国各大报纸都发表了“范筑先通电全国誓死留在鲁西北抗战,坚决不退黄河南”的消息。

聊城政训处(政治部)

    1937年9月中旬,日军逼近山东。为了适应抗战体制,第六专区和保安司令部合并整编为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范筑先任司令,赵玉波任总参议,王金祥任参谋长。下设参谋、军法、经理、交通、军医、秘书、政训等处。其中,政训处处长在整编时为国民党CC分子王见行夺走。我当时在济南,找到赵伊萍和牛连文商量。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帮助下,由山东省政训处直接委我任政训处长。我带着委任回聊城见了范筑先,范说:“上边的委任下来,你就接任吧。”这样,我就接任了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政训处长。总参议推荐王见行到冠县任县长。因当地反对,王未到职即逃过黄河了。

    第六区政训处于1937年10月成立,我任处长;张霖之、姚第鸿任秘书;刁子言任组织干事;解树椿任宣传千事;王唯一任军事干事;冯基民任训练干事。为适应抗战需要,年底将政训处扩大,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民运部等,对外是第六区的一个行政机构,对内是中共鲁西北特委领导抗战的办事机关。通过这个组织公开领导鲁西北的抗日工作。

    (一)建立了各县政训处办事处

    政训处成立后,我们首先分配干部到六专区所属12个县去建立了政训处的办事处,四专区(临清)所属馆陶等县政训处也归我政训处领导。

    堂邑县办事处:干事解彭年。冠县办事处:干事冯基民、高元贵。阳谷办事处:干事徐茂里、徐明(徐明楚)。寿张办事处:干事管大桐、林友身。濮县办事处:干事张舒礼。范县办事处:干事王幼平、吴锺昆。茌平办事处:干事吕世隆、曹志真。博平办事处:干事高元贵。朝城办事处:干事黑映月。观城办事处:干事张舒礼。莘县办事处:干事张炳元。聊城办事处:干事熊义吾、王式廓。馆陶办事处:干事王乐亭。四专区(临清)留在聊城的政工人员:干事周子明。

    各县政训处办事处成立后,各县地方共产党的组织,都输送一些干部参加政训处工作,出版油印宣传品,下乡宣传,教唱救亡歌曲,演出抗战戏剧,编写抗战墙报;发动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儿童救国会、农民互助会等抗日群众团体,以及爱国青年,中小学生和教师,参加政训处主办的军事和政治训练班,培养干部,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吸收了一批骨干分子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把其中优秀的吸收入党。

    (二)重建了各县抗日政权

    原有12个县的县长除茌平外,其它都弃职逃走。为了重新建立抗日政权,范筑先先后委任了10几位青年共产党员接任县长。

    莘县县长王嘉猷逃走,委共产党员吕世隆。寿张县长齐体元逃走,委共产党员管大同。冠县县长侯光禄逃走,前后委共产党员张维翰、王化云、马景汉。濮县县长苗振武逃走,委共产党员张舒礼。阳谷县长杨寄峰逃走,委共产党员徐茂里。范县县长张振声逃走,委共产党员周子明。高唐县长逃走后派共产党员周子明。恩县县长逃走后,派李子俊(不久牺牲)。馆陶县县长王化安、韩书义先后逃走,委共产党员袁崇德。邱县县长逃走,委共产党员张廉芳、成润。齐河县长逃走,委共产党员王青云。东平县长逃走,委共产党员周持衡。平阴县长委共产党员邹鲁风。肥城县长委于汇川。

    (三)创办抗战宣传事业

    当时,我们政训处有一个破烂的三管直流收音机。利用它办起鲁西北最早的油印报,传播简单的战讯和形势的发展,有力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战热情。

    1.1937年10月底,创办了《山东人》机关报。三日刊。印100份。孙兴诗和许法主编。

    2.创办的《抗战日报》,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37年12月中旬到1938年1月下旬,黄白莹主编。日出100份。第二时期是1938年1月下旬到4月底,李士钊编辑,严树勋负责印刷和发行,臧式范收音。每日油印200份。第三时期1938年5月1日改为四开铅印,每日印6000份。它是中共鲁西北特委的机关报。社长申仲铭,总编辑齐燕铭。第一版国内新闻,由高境、吴韬主编;第二版鲁西北新闻,由李士钊、张凝主编;第三版是副刊,内容有:“万花筒”文艺副刊、“战时儿童”,由丁子玉主编;鲁西北文艺三日刊,由管大桐、张凝主编,翟威利副主编。自修学校周刊,由巩固、任亮、刘子仪主编;军事周刊,由袁仲贤主编。其它还有妇女前哨、救亡工作讨论、国际知识等内容。第四版国际新闻,由莫循主编。还有社论委员会,由张郁光、赵伊萍、姚第鸿、袁仲贤、周子明、巩固、任亮组成。社址原在聊城古楼西大街路南,后迁至古楼南大街光岳楼小学。

    3.《先锋月刊》,编辑人徐少岩和吴鸿渐,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鲁西北分队部机关报。1938年4月5日创刊,日印500份,发鲁西北和冀南各县。

    4.《行军日报》,油印日刊。1938年5月濮县战役时在前方出版。8月又在齐河潘店前方政治部出版。由杨小泉、连守亮编辑。

    5.政治干部学校印刷部,是1938年7月中旬将原临清汉街印刷公司全部机器工人迁来聊城的。由莫循担任主任,齐燕铭为总编辑,工长肖学礼,排印工人赵清淮、张立刚、高见荣等70余人。出版了翻印《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工作手册等30余种图书。

    6.创办了华北战地文化服务社。总经理蒋承立,临清分销处经理杜光周,南宫分销处经理××。地址在聊城古楼东大街原中华书店旧址。

    7.《战地文化半月刊》系理论刊物,每期2000册,是冀鲁青年记者团机关报之一,编辑丁子玉、李士钊、吴韬、许法、莫循、管大桐等。从1938年9月7日创刊到10月20日共出版三期,登载过叶剑英、徐向前等的军事论著。

    8.《战线旬刊》是32开铅印通俗刊物。每期印3000册,是冀鲁青年记者团机关报之一。由王今然、许法等主编,1938年9月创刊,共出三期。

    (四)组建抗战群众团体

    1.抗战移动剧团,1937年12月在聊城成立总分会。团长刘定一,团员李秋霜、李士钧、曾昭庆、王书田、贾震、窦秀金、金维、杨固、刘敏淑,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张家店》等小戏剧;并向群众教唱《救亡进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松花江》等救亡歌曲。曾到阳谷、濮县前线,南宫、临清和冠县等地演出。

    2.聊城妇女救国会,1938年3月成立,由武治国(范筑先夫人)、郝冠英、丁子玉负责。

    3.聊城儿童救国团,1938年5月成立。地址在聊城原进德会,由李士钊任团长。

    4.聊城妇女战地服务团,1938年5月在聊城政治部成立。由金维、许可、张扬和范晔清(范筑先的大女儿)负责。曾到濮县前线服务。5.冀鲁青年记者团,1938年5月12日在聊城原进德会成立,团长李士钊。下设组织、宣传、研究、联络等部。

    这时鲁西北和冀南地区已先后出版铅印、石印、油印报纸50多种。如聊城《抗战日报》(铅印四开)、南宫《平原日报》(四开石印)、临清《力报》(八开铅印日报)第十支队《冲锋日报》(四开石印)等,各县都设立冀鲁青年记者团分团。其中有共产党员担任县长的冠县、莘县,分别挂上了牌子,组织了各县通讯网。

    6.聊城青年救国会,1938年6月在聊城崔家大院成立。团长邓延熙(白果)。

鲁西北的干部不断增加

    1.延安武汉派来三批干部①延安派来干部20多人。1938年3月派成润、徐翼等同志到西安,晋见了中共中央林伯渠

和八路军办事处伍云甫等,汇报了鲁西北抗日情况并拿出范致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亲笔信,以及鲁西北党的报告。同时提出两个要求:请求八路军派一批干部到鲁西北帮助开展工作;派一批鲁西北的干部到延安去受训。由于交通不便,未去延安在西安解决。他们以朱总司令名义代表党中央给范复了一信,对鲁西北的抗战作了重要指示。同意鲁西北派干部到延安学习。当即从分到其他地区的干部中抽出20余人到鲁西北工作,于3月25日由胡超仑领队随成润到了聊城。他们是:李松如、董菲波、汪毅、许可(女)、何克、杨固(女)、金维(女)、柏洁民、张扬(女)、王小定等。他们都是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的毕业生。到聊城后,政训处在袁家宅子大院举行了欢迎会。他们在会上演唱了《延安颂》、《抗大校歌》、《陕北公学校歌》、《毕业上前线》、《大刀进行曲》和<流亡三部曲》等抗战救亡歌曲。这些歌曲很快传遍鲁西北的各个角落。他们还带来延安中共中央《解放周刊》和解放社出版的《共产党宣言》、《论“左”派幼稚病》等马列著作。对鲁西北抗日干部和广大人民起了很大教育和鼓舞作用。

    ②武汉派来干部9人。

    1938年三四月,政治部派张郁光、牛连文、刘子荣三同志到河南确山、武汉,向党的有关领导汇报工作。在确山见到八路军驻河南办事处彭雪枫。由他写介绍信到武汉见到中共中央周恩来等。派来红军干部袁仲贤、周紫珊和青年干部鞠华;彭雪枫介绍迁到长沙的北京大学学生朱穆之(大公报记者)、莫循(长沙观察报记者)、南开大学学生何方、陈力、黄愈和刘子仪等人。他们到聊城后,我们举行了欢迎会。会上他们报告了全国的抗战形势,并带来了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和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东北救亡总会于毅夫主编的<反攻》,中华青年界抗敌协会的《战歌》以及武汉出版的《政治工作手册》、《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书籍。这些干部都成了鲁西北抗战的骨干力量。袁仲贤任范筑先的少将高级参议。周紫珊到第十支队任参谋长。胡超仑被派到沈鸿烈的主席行辕工作。朱穆之、莫循等都在政治部工作,不久朱穆之派到临清韩多峰四专区任政治部副主任,鞠华到第十支队任秘书,何方到挺进队任参谋长。

    ③延安派来干部5人。

    中共山东省委黎玉,八路军山东纵队张经武,1938年10月由延安回山东经过聊城时,在聊城留下王从化(田兵)、邹玉琢、高景鲁、温殿卿、史太林(赵明)等同志,充实了干部队伍。

    2.聊城派出两批干部到延安学习

    ①1938年5月中旬派出50多名干部到延安学习。这些干部是由县以上党和部队抽调来的。他们由聊城、冠县两地出发,到商丘会合,然后搭火车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再步行去延安,分别人中共中央党校、抗大、陕北公学学习。从聊城出发的,由刁子言领队。其中有范树中(范筑先的长子)、范晔清(范筑先的长女)、范树琬(范筑先的三女)、沙俊英、严树勋、贾靖武、周建国、陈德和、孙鹏程、贾以安、岳××、傅德如、黄白莹、杨振彬、裴奇、陈小鸾、马瑞(马梦蛟)。从冠县I发的有陈中民、晋士林、吴锺昆、马方晓(女)、马骏、郁家翰(李随英)、冯国英、黑映月、沙春莲(洪林)、沙春喜(林彬)、周乐亭。两路共50多人。

    ②第二批是1938年9月又挑选了20多名干部去延安学习。他们从聊城步行到南宫,和冀南的干部300多人编成3个连。鲁西北的干部为三连。通过平汉线,到了一二九师师部,经介绍,由同蒲支队和决死队三纵队掩护,过了同蒲路和汾河,在永和关渡黄河,到了延安,编人抗大五大队。这一批鲁西北干部有马波生、严贵安、张玉勋、钱武魁、钱玉林、张荣庭、徐明、邓延熙、靳光明、萧英(女)、吴瑞云、靳胜湖(靳志明)、白子俊(白赤驹)、周恒勋(周衡)、席建朴、郑廷法、郑效先、孙继增、孙立德、张振东、袁效民、张星南、王家黎、路丁一、边固、马毅之,共20多人。

    1938年11月中旬,遵照毛主席指示:凡是鲁西北来延安的干部,速返原地做抗日工作。接着,范树中、范哗清、范树琬、黄愈等坐汽车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派汽车送到太行八路军总司令部。朱德接见了他们。12月初由部队护送,通过平汉路到鲁西北。其他是分批步行渡黄河,过平汉路,返回鲁西北的。

    3.聊城自己培训了大批干部①博平军事干部训练班

    1937年12月12日由高元贵、巩固等在博平举办了第一期军事干部训练班,吸收当地爱国青年和中小学教员40人参加。施以短期训练,讲授“民众动员”、“游击战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问题”等课目。学习一个月后分配到县属基层单位工作。有的人聊城办的政治干部学校和军事教育团进行深造。名单(略)。

    ②寿张政治干部训练班

    寿张政训处办事处于1937年12月建立后,办起一期政治干部训练班,吸收当地爱国青年和小学教师30多人参加。由聊城派去的政治服务员担任讲授。一个月毕业,分配工作。

    ③聊城政治干部学校

    1938年5月,根据政治工作扩大会议决定,以博平军事训练班为基础,以延安抗大为榜样,在聊城原山东省立第二中学校址,办了一所政治干部学校。学校的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全和延安抗大一样,沿用毛主席为抗大题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6月在《抗战日报》上刊发广告招生,7月1日正式开学。

    校长范筑先(兼),副校长张郁光,教务长齐燕铭,训育长周子明,总务长蒋承立,党支部书记巩俊杰(巩固),教师:刘子毅、任夷、王幼平、赵伊萍、莫循、管大同、姚第鸿、解树椿、胡超仑。共3个大队。

    教学内容:军队政治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经济学,论持久战,国际问题,中日问题,社会科学常识,游击战争,抗战歌曲等。学员:第一期300人,设了一个大队,三个中队,施以两个月短期训练。毕业后分配到各县,各单位和部队担任指导员、宣传员等工作,第二、三期学生人学后,按人数编成六七个大队。

    为了满足学员们的政治要求,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以吸收优秀的学员人队作为骨干力量,再从优秀队员中发展党员。

    为了满足学员的政治文化娱乐生活,建立了救亡室,设备了各种政治书籍、报刊和各种文化娱乐用具。

    教学方法:以革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于8月份,把全部师生都组织起来,分组到阳谷、寿张及张秋镇一带,深入农村进行宣传。所到之处,群众热烈欢迎,纷纷组织起来,站岗放哨,参加了抗日队伍。学员来源:除各县和各支队保送外,采取报考录取办法。《抗战日报》上登出招生广告后,鲁西北20多个县,高、初小学教员和师范学生们纷纷到聊城报考。经过简单审查,基本上全部录取。还有来自济南津浦和胶济铁路的工人100多人,也编人了政干校。第一期毕业了900多人,都分配到了抗日政府和部队工作。

    1938年11月15日聊城被日军占领前,政干校全体师生就迁出聊城,到了莘县农村张鲁集。18日赵伊萍、巩固、齐燕铭、袁仲贤、任夷、刘子仪等召开紧急会议。有人主张把干校拉到大峰山,有人主张疏散回家,有人主张坚持鲁西北平原抗战,有人主张到冀南。最后,分配一部分学员疏散回家,80多人坚决不愿回去,由巩固率领到馆陶参加了第十支队。第二年初以这些人为基础,又招考和保送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在馆陶县成立了筑先学院,校址在北馆陶文庙,张维翰兼院长,巩固副院长,高衡教务长,1939年2月,转移到泰西大峰山地区。

    ④聊城军事教育团

    为调训鲁西北各游击支队连排级军官于1938年3月在聊城山东省第三师范原址,由参议雷子芹、王励青等几位旧军人创办一所军事教育团。范筑先兼团长,王金祥兼副团长,雷子芹为教育长。抽调各支队有培养前途和思想进步的下级军官,经过短期训练,成为改造这些部队的骨干。还帮助各地培训一部分自卫队干部,作为组织和训练群众的骨干。开始由参谋处领导。1938年5月政工会议上,范筑先接受政治部建议,决定军事教育团归政训处领导。团长改由袁仲贤任,训育长胡超仑,政治部主任高境兼党支部书记,组织科长李铨兼支部组织委员,宣传科长解长林兼支部宣传委员,军事主任教官金仲其、王励青。下属四个大队,每期收学员500人,三个月,共办了两期。政治课以延安抗大的教学内容为主,军事课有游击战术,沙盘作业,野外演习等。

    日军进攻聊城时,教育团师生全部撤到聊城南二十里铺和八一角庙一带。毕业后大部分学员到朝城,一部分进步学员和党团员由高境带到冠县,由第十支队分配工作。

    ⑤聊城青年抗日挺进大队

    青年抗日挺进大队,1938年3月成立。大队长范树民(抗战前是聊城省立二中的学生)。挺进队的组成以第二中学的学生为主,还有来自聊城以南、以西农村的爱国青年,也有从范县、莘县、临清等县来的一部分中学生,从第十支队抽一部分枪,建立了这支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抗日队伍。分三个小队,共八九十人。年龄15-20岁。在聊城训练时.施以党的抗日政策和游击战术等军事基础教育。这是一支青年抗日干部队伍。1938年8月在济南战役中,他们请缨出战,28日黎明在齐河坡赵庄为日军袭击。大队长范树民、参谋长何方和队员等27人光荣牺牲。回聊后一部分编人政治干部学校,一部分编人军事教育团,一部分随第二批干部去延安学习,留下28人组成一个宣传队.仍保持青年抗日挺进队的名称,由范筑先的二女儿范树琨代理队长。聊城沦陷后到冠县。陈赓到鲁西北,补充他们一部分枪支。1939年2月在开往大峰山途中受阻,各回各家暂时隐蔽。待敌人撤走后,只集中起10余人,由副队长、指导员带回冠县。经地委介绍,都编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青年挺进队结束。

    ⑥前方司令部随营学校

    1938年8月济南战役时,随范筑先在齐河潘店设立前方政治部,管大同为主任。为开展前线的政治工作,先办了100多人组成的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组成几十个工作小组,到齐河、长清、平阴、肥城等5个县边界,以后又动员了这个地区的中小学生和教员200余人组成随营学校,由管大同负责。以后以该校为核心,又吸收了一部分民团,扩编成第三十一支队。

谁在收藏
浏览:803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宋小屯行动
    宋小屯行动
  • 北京李戈
    北京李戈
  • 能戈
    能戈
  • 如果
    如果
  • 趣味厅
    趣味厅
  • 东汶之畔
    东汶之畔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