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阻击战 百团大战于8月20日发起,战斗异常激烈,尤其是高坪间激战。敌大部队在长凝至高坪的山梁上,向高坪进发,队伍排列足有十多公里长。我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十六团陈金钰团长率部迅速前往芦家庄西南十二公里处的高坪抢占阵地,阻敌向后方迂回。8月31日上午,日军五百余人在飞机和大炮掩护下,向高坪阵地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一接战,双方便打得昏天地暗,用了一个多小时,我十六团打退了日军六次进攻。日军遗尸数十具,阵地弥漫硝烟。
激战时,增援芦家庄的两百余名日军正进至戈山一带,五百余名敌右翼已占领了高坪后方的高家山,一千余名日军已占领了河底村,正由南向北合围高坪。高坪阵地已处于四面受敌的危急状态!为粉碎日军全歼我军的企图,我十六团奉命同三十八团一道向松塔东南十三公里处的上瑶岩、羊儿岭、红崖、上葫芦一带转移,寻机占领高地阻敌。当我部队到达上瑞岩一线时,发现右翼沟中有大部日军,我十六团迅速抢占羊儿岭、上岩高地。三十八团进占红崖高地。当我十六团向羊儿岭高地进入时,突然从右翼沟中冲出五百多名日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羊儿岭高地猛攻。由于敌众我寡,激战半小时,阵地被日军占领。而八路军总部和师部均在卷峪沟。形势十分险峻!当即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羊儿岭。我十六团和三十八团进行了重新部署,实施反击。日军占据有利地形,火力又猛,攻击屡屡受阻。我部队连续猛攻,团长带头,冲锋多达十三次,渐渐逼近主阵地。经过约两个小时的反复厮杀,终于夺回了羊儿岭高地。两团的阻击作战,即掩护了部队首脑机关和群众的安全撤退,又为我军展开歼敌创造了条件。经几次严重打击后,日军被迫全盘收缩。9月上旬,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结束。我八路军达到了预期战役目的,取得了华北大战胜利。
攻打榆社 9月22日夜至10月上旬为百团大战第二阶段。八路军总部部署我一二九师以收复榆社、辽县为目的,开展榆(社)辽(县)线作战,拔除榆社至辽县公路沿线的敌人据点,寻机返回榆社、辽县作战。榆辽公路上有榆社、沿壁、管头等七个城镇与村落据点,由日军第四混成旅团守备,工事设施坚固,兵力兵器较强。9月23日夜,我左右两个攻击集团同时向预定目标发起攻击,向守备榆辽公路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展开攻击。指战员冒着日军据点的密集火力猛攻,陈金钰团长率十六团为左集团,很快克沿壁、王景、小岭底、铺上四个据点。
榆社、管头两处敌人主要据点各有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守备,工事构筑,兵器配备都很强。我军在强攻时,重组火力,把敌火力点、射孔一一编号,安排轻重机枪和特等射手火力压制;把山炮拖到距县城西门五十多米的一座楼上实行低近射击,一下子突到了城内,残存的日军利用建在中学里的核心阵地继续顽抗。
我攻击部队在夜11时半再次发起强攻,突破了日军阵地,攻占了周围碉堡群。残敌再度收缩,全退到榆社中学里,依托一个最大的碉堡和围墙负隅顽抗。我军第三次强攻未能奏效,后决定从底下挖洞炸碉堡,选择了榆社中学西北的峭壁,对准围墙里的土碉堡挖洞。炸药送到敌核心碉堡底下引爆炸药,一声巨响,中心碉堡崩蹋了。里面的日军大部被炸死,活的当了俘虏。榆社战斗终于结束。与此同时,配合正面作战的冀南、太行、太岳军区部队也取得了很大胜利。榆辽战役共歼灭日军近千人,攻克日伪军据点多处,打击了伪政权组织,我军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第二价段在10月上旬结束。
韩略村战斗 歼灭日本军官战地观战团
1943年10月,延安四周已风起云涌。国民党顽固派频繁调动部队,把进攻矛头指向陕甘宁边区,妄图闪击延安,一举吃掉中共中央首脑机关。当时,中共中央令太岳纵队派部队保卫延安。16日,善打硬仗的三八六旅十六团陈金钰团长奉命率部驰往延安,执行保卫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任务。为执行好新的任务,陈金钰团长专门召集团营干部开会,研究事项,进行充分准备工作。然而十六团正准备启程时,日军又对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扫荡,十六团行动被阻。
日军对太岳的这次大扫荡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冈村宁次亲自出马,调集了日伪军共两万余人,分为三线摆在东起白晋线、西元霍山的百余公里的正面,拟以第一线兵力分路合击,寻找太岳军区主力决战;以第二线兵力“抉剔扫荡”,烧毁村庄,抢掠物资;以第三线兵力分散“清剿”,企图将太岳军区部队一网打尽。他们拟中南向北横扫,迫使太岳军区部队退到黄河边背水应战,尔后再由南向北滚扫回来,以“扫荡”可能突围的部队,这称之为“大滚”。担任“抉剔”及“清剿”的日军则拟每天前进二十公里,后退五公里,这称之为“小滚”。这是日军所谓的“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
10月初,日军扫荡部队分别从各集结点出动,10月8日,日军第六十二师团主力和西莲寺分别构成了东西封锁线,紧接着日军几个梯队由北向南开始了“铁滚”式滚进。我十六团就在日军滚来滚去中,跳出了日军的封锁圈,进入了临汾东南方向的岗头村。次日黄昏,一股日军追踪而来,陈金钰团长带全团干部战士采取釜底抽薪战术,立即掉头北上转至敌背后,非常隐密地插到了临汾东北,洪洞东南的韩略村附近。
韩略村位于临屯公路临汾至洪洞中间,与两地相距只有二十来里远,且日军在此设置了一个据点。然而,就当时的情形而言,越在敌人眼皮底下敌人越难发觉。我十六团便在这里秘密驻下,准备寻机越过同蒲路。虽然韩略村驻扎着日军,但由于韩略村四周村庄都是抗日游击区,各村政权都由抗日干部掌握,群众基础非常好。老乡们听说八路军来了喜出望外,热情地腾出房子,烧水做饭。把最好的东西拿给指战员们吃,民兵们则主动在村四周站岗放哨,为部队提供敌情动向。
部队刚驻下就在民兵中得到了一条重要军机。日军每天早上总有一两批汽车满载着日军部队或军用物资从村前公路经过,下午再载着从根据地抢劫的物资返回。天天如此,罕有例外。陈金钰团长便想:这里地形条件不错,既利于隐蔽也利于出击,又有可靠的群众掩护和民兵的配合,加上韩略村据点之敌以为左有苏堡、前有古县据点相互支援,十分麻痹,根本就想不到会有八路军部队潜入这里。陈金钰团长准备抓住有利战机,乘敌不意,攻其不备。
为确保战斗顺利进行,23日下午陈金钰团长率部属又到韩略村附近选择设伏点。在那里选择到了一条山沟,约摸两里路长,公路穿沟而过,沟两侧是三、四米高的陡壁,附近有土包和废窑洞,既方便潜伏隐蔽,又利于出击歼敌,是个很好的设伏点。我军埋伏在公路两侧,象一个“大口袋”等敌人钻进来。
当天晚上,十六团悄悄进入了预伏阵地。第二天一大早,远处隐约传来了隆隆的汽车声,不一会功夫,一辆接一辆接撞而来,车上日军毫无察觉,摇摇晃晃,又说又笑。敌人一共十三辆汽车,等敌全部进入我伏击圈后。我十六团开始动作,截尾的第六连最先动手,用手榴弹和掷弹筒向日军开火,打烂了最后的那辆汽车,斩断了日军的退路。在前面领头的日军察觉不对劲,回头一看战火已起,如大梦初醒,急速驱车猛冲,想快速向前冲出一条活路;这时,我十六团迎头的第九连用密集的弹雨封锁了口子,如一道牢固的铁门令日军进退无门,日军被我军的枪炮打得团团转,许多日军还来不及举枪便丧命了。
激战间,附近的民兵和群众拿着棍棒、锹镐也赶来加入杀敌阵营。在猛烈的火力攻势下,日军很快死伤大半。剩下的日军队伍已被切成数段,互相得不到支援,只好争先恐后地向车底下钻。战斗仅一个小时便全部结束。从缴获的文件中获知,这一百八十多日军原来是冈村宁次组织的所谓“军官战地观战团”。该军官观战团被歼后,日军恼怒万分,立即从临汾等地出动五百余人马,在六架飞机掩护下扑向韩略村。随后,又把正在安泽、浮山、塔儿山等地进行“清剿”的两千五百余日军统统调过来试图报复。然而,我十六团这时已带着缴获的战利品,越过同蒲路,踏上了去陕甘宁边区的路途。
韩略村一仗,打乱了日军对太岳军区大扫荡的作战部署。而太岳军区部队则趁势发起反击和追击作战,最后结束了日军“铁滚式”的大规模扫荡。详见《九旬红军老战士陈金钰》(陈金钰将军回忆录)陈金钰著(红旗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2013年8月第二次印刷)。
浏览:9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