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战争年代的沂水县学(文/张惠)

黄山岳庄 发表于2019-10-16 17:13:5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与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工作,一九三九年随着区乡政府的建立,根据地内大部分村庄也相继办起了全日制和半日制小学,由于成人是战争和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为了加强成人教育,村村都办起了民校,以成人夜校,青年夜校、妇女识字班,冬学、读报组,黑板报等形式,对青壮年进行文化政治教育。对提高群众文化政治水平、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发挥了很大作用。群众经过了连年学习,抗日战争末期,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参加青年夜校和妇女识字班的男女学员,学习成绩更为突出。一般都达到了粗通文字的程度.个别的还担任了报社通讯员,不脱产的夜校教师和村里的文书,成了农村文化生活的骨干。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后,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群众学习情绪更加高涨。民校中一部分积极分子和先进学员,殷切希望参加更高一级的学习组织,把文化水平继续提高一步。这时,县委与县府也深感,随着整个解放区的扩大和各项工作的迅速开展,十分需要从农村中选拔一部分青年骨干,加以较长时间的培养,把文化与政治水平加以提高以后,提拔成为脱产的基层干部。这样,便决定筹办一所新型的以提高文化为主的学校,吸收民校t中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男女青年参加学习,这所学校便定名为沂水县学。

    一九四六年二月,沂水县学正式成立,校址起初设在城内西巷子街一家地主的大院里。六、七月间,内战全面爆发后,为了避免敌机的狂轰滥炸,随着县机关迁移到城西的牛家埠予。校长由县长李贯一同志兼任。副校长是予勤齐同志。主要教员有黄哨天、李百芳、武奎一、王建平、李洪轩等十几位同志。学员是由各区选送的优秀民校学员,其中有青救会的会长、妇女识字班的队长指导员、以及文化水平低的夜校教员等共140余人.

    抗日战争刚刚胜利结束,政府财政经济仍然非常困难,学生不可能全部享受供给制,只能由政府给以生活补助,其不足部分,足以勤工俭学,半日学习半日生产的劳动收入弥补.当时解放区内党政人员和解放军的被服,几乎全部依靠用手摇纺车纺出的棉纱织成的的土布。县为了鼓励群众纺纱,合作社以较高的价格收购棉纱.县学便用政府贷款,置备了若干台轧花机、弹花机和大批手摇纺车作为劳动生产工具,把收购来的籽棉,轧成皮棉,经过弹制,纺成棉纱,送合作社收购站。这样,学校便从出售棉籽和轧棉、弹花的劳动中得到的报酬补充学员生活和学习费用的不足.为了保证学习,全体学员,人人积极劳动。采购组,在王镜明同志的带领下,每逢坦埠,崔家峪集,就推着小车,带着扁担去赶集收购籽棉,肩挑手推送回学校,又接着加工轧弹,供纺纱组纺纱。纺纱组多是女同志,她们本来就是村里纺纱组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个个都是纺纱能手。在自发的劳动竞赛中,平均每人半天就能纺出半斤棉纱,而且质最优等。常常受到合作社的奖励。

  县学遵循着县委和县府指示从实际出发,精简集中,学用一致、适应农村的教学方针,设置了语文、数学、常识三门课程,教学方式是课堂讲授和自学辅导相结合,使程度低的学员跟上教学进度,程度较高的学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教材全部是教师自己编选的。学员原有程度,很不整齐,一般偏低。语文方面:入学时大都掌握了一千以上的常用单字,看报、读书感到困难,写作不会语法修辞,写出的短文,很不通顺,错字也多,往往辞不达意。数学方面:多数只会简单的珠算和整数加减乘除,远不够初级小学的程度。常识方面更差,不少学员,不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中国革命的由来,同时也缺乏基本的政治常识。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全部学员看地方报纸(如《沂蒙导报》)和读通俗读物(如《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白毛女》……)已不再感到吃力。而且也能写出通顺的短文,书信。有的还能写短剧,诗歌和地方通讯,担任了<沂蒙导报》的工农通讯员。数学都达到了高级小学毕业的程度,个个都学会了珠算、记账,能够担任村会计工作。常识课,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由近及远的讲授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以外,还结合着时事政治学习,讲解了一些政治常识。不但为长远的政治学习打下了基础,而且对学员思想的开展和觉悟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一九四七年,莱芜战役前后,一部分男学员参军和支前去了,留校的女学员和新吸收的学员,仍在坚持学习生产。孟良崮战役以前,全体学员在上级一切为了战争胜利,全力支援前线的号召下,由青年教师武奎一、王建平等同志率领,一齐参加了后方医院工作,以后县学未再继续招收新生。县学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半的历史,但这是老解放区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尝试。它不仅培养了一批工农出身的干部,为革命事业作了一定贡献,而且也为老区基层干部,进一步提高文化,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曾经引起了各方的重视,受到了上级的表扬。过去在县学工作和学习的同志,至今仍有深刻记忆。

    一九八七年五月于上海中山医院

(未校对谢绝转载)

谁在收藏
浏览:79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