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放战争中沂中县几项工作的回顾(文/王学诚 王同)

泉庄zhang 发表于2019-10-16 17:35:22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了,沂中人民无比欢欣鼓舞。庆祝胜利的锣鼓还在响,蒋介石就发出了内战的叫嚣。我党及时向全国人民揭露了蒋介石挑动内战的阴谋,指出了胜利果实是全国军民在党领导下,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得来的。蒋介石要独占,我们必须用战斗来保卫.于是三年的自卫战争开始了,在这场自卫战争中,沂中县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为打垮蒋家王朝做出了很大贡献.下边就我们当时在沂中县所经历的几项主要工作作些回忆:

    一、动员参军

    日本一宣布投降,蒋介石就马上出动大批飞机,空运军队去抢占东北三省。对蒋介石的抢夺,我们党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于是在山东解放区大扩军,组织子弟兵团,去收复东北,在这次大参军中,沂中县只扈山区的大小七十二个庄就去了400多人,编为四个连,一个营。武家庄一个村就出了一个排。这个营从营到班,地方上配备了一套干部。营长由当时区武委会主任刘盛江同志担任。正副连长、指导员都是脱产干部。王学减同志是四连连长。临行之前,在扈山区的新兵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发展新党员的会议是在西黄家庄黄培君的家庙里开的。这些新党员多是跟日本鬼子打过仗的,民兵积极分子,到了新兵连就当班、排长。

    前后不到二个月,这次大动参就胜利结束了。全县的新兵在沂城区河北村集合,开了欢送大会。把新兵交到部队后,地方上配备的连以上干部大部分又回到了地方。

    这批子弟兵团到东北之后,打仗十分勇敢,在辽沈战役中,大多参加了锦州战役,有不少同志为东北人民的解放而光荣牺牲。

   二、支前工作

    进入解放战争,我军由游击战转为运动战,为了保证部队行军作战的需要,支前工作成为地方党和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九四七年农历正月,沂中县组织了“民兵火线抢救基干团”。在组织这个团时,上级的要求是:要用轻便担架,每副担架配六个人,四个人抬,二人持枪,轮流进行,遇到敌人也能战斗,基干团团长是王同同志,(当时的县武装部副部长),政治部主任足张献昆同志(当时任县委组织部干事),公安特派员是王学诚同志,参谋是孙廷明同志。基干团还从县独立营带去一个警卫排,排长是鲍彦成同志。基干团各营干部,现还能记忆的有:

    一营营长:峙阳区武委会主任(姓名失记)。二营营长:张明启(区武委会主任)。

    三营营长:姜××(金泉区武委会主任),三营教导员:张洪本(金泉区公安员).三个营下设十个连,每区编为一连。

    基干团的组织工作搞得很快,年前各区组建,年后正月初二全团在扈山区的吉家庄集合,初三召开成立大会,初四就出发了。尽管春节刚过,人还是到得很齐。

    这批基干团属一纵指挥。出发前说是到前线陇海路去堵住大门,不叫敌人到北犯。具体行动是一纵到哪里,基干团就跟到哪里。我们出发第一天到达沂南县朱家里庄,第二天到达白塔埠,第三天晚上过茅河到达卞庄。本来是参加消灭国民党快速纵队的鲁南战役,但当我们赶到卞庄的时候,快速部队已被歼灭,战斗结束。这时,基于团奉命西去,再北上,到徂徕山前的赵庄。住了两天,接到部队的命令:要四十副担架,到刘家封邱执行任务。正是白天,三个营行军目标太大,但因任务紧急,不管怎样也得走。王同带一个营在前头,张献昆带一个营在中间,王学诚带一个营在后。走了没有二里路,两架敌机跟上了,一阵轰炸扫射,人都跑散了。敌机轰炸过后,我们把人收拢起来,继续行军到达莱芜县胜井,把四十副担架组织好,由孙廷明带领,跑步到前线抢救后,其余的人住到了石家方下。后来才知道,这便是参加莱芜战役。莱芜战役的大体经过是这样的:当时敌人已开始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他们调集重兵,分南北两路夹击沂蒙山区.北路由李仙洲率领,从淄博出发,经莱芜、新泰、蒙阴、青驼(沂南县)直下临沂。当李仙洲的先头部队到达莱芜时,我军把青石关卡死了,将李仙洲包围。二月二日,我军发动总攻,经两个晚上,一个白天的激烈战斗,活捉了李仙洲,战斗胜利结束。在这次战役中,我县民兵基干团所有担架全部参加了火线抢救。

    莱芜战役结束,基干团奉命到淄川休整。不到一个月,又奉命往南开。这时,王同同志与孙廷明同志奉调回县。基于团由张献昆和王学诚二同志带着到达蒙阴城北,原汁划去白马关,突然又回到新泰。因为我军想打楼德、大汶口,意图是把敌新五军从泅水引出来消灭掉。但新五军没动。我军义继续打泰安、宁阳。新五军仍没有出来。其实,新五军已经蒙阴窜进了沂蒙山区。在打楼德、大汶口、泰安、宁阳的战斗中,基干团一直跟着部队参加抢救,把在宁阳战役中的伤号抬往肥城。送下伤员后,经过泰安城向东住邱家店村。之后,接到命令,开回新泰羊流。当晚到达关桥始知新泰羊流已被敌人占领。我们只好向北前进又回到莱芜县胜井,又由胜井到莱芜县的蓝沟崖。在这里住了两天,情况紧张,在陈家楼村开大会,动员民兵基干团复员。临复员时,我们向部队首长提出要点武器,因为情况紧急,没弄到。部队首长在动员大会上宣布:给沂中民兵基于团的每个民兵记一功。开过会后,以营为单位安排民兵往回走。回到县时,麦子就黄稍了。基干团共经历了四个来月。

    王同同志回到县里后,又奉命组织为期一年的长备佚,跟着南下的部队行动.动员长备佚时,也和动员参军一样,先发动,后报名,再给领导批准.这次出去多少人,记不清了.常备佚本来任命王同同志当团长的,王同同志因故没去。

      三、反对敌人重点进攻,坚持边沿区斗争。

    一九四七年五月,孟良崮战役后,敌人自临沂北上,自新泰,蒙阴东来,两路向沂中进犯。为了避开敌人的锋芒,保护干部和群众,沂中县委、县府将三批干部转移到外地区。第一批转移的是县、区机关人员中的老弱病残者;第二批转移的是一部分党政机关干部、农村太红的干部、积极分子}第三批是留下坚持而临时转移的同志。这一批转移到沂北十多天,马上插回沂巾。留下的县委负责人分片负责坚持斗争,刘俊芝同志在沂河西的太石路以南领导对敌斗争,王同同志在泰石路以北领导对敌斗争。与王同同志一起的还有耿太三同志、孙廷明同志。当时,王学诚同志在扈山区袁家林村准备转移,临走时县委去信指示扈山区区委书记刘建民、区长张民三二同志把他留下坚持斗争。于是他要求再留下一个人同他一起活动,就选了邵明强同志做他的助手。由临沂北上的敌人分两路:一路从依汶庄过河向东再向北,一路经南墙峪、姜家坪、峙山向北。由新泰、蒙阴东犯的敌人,是沿泰石路东进的。西边来敌到达沂水城后,南路敌人到达苏村。不久,两路敌人就在沂水城汇合。敌人占领沂水城后,还乡团也来了。还乡团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土改复查中外逃的恶霸地主,他们随着国民党部队回来,-部分是一直在当地的地主分子,他们看到我们的主力部队撤走了,敌人来了,以为我们不行了,就起米作恶,参加还乡团。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了稳定群众情绪,鼓舞与组织现有力量与敌人斗争,留下坚持的同志,在刘俊芝和王同同志主持下,在墓上贤村开了一个会。参加会议的还有;耿太三、王学诚、城区区委书记陈天民,县公安局副局长于风银和峙阳、扈山等区的负责同志。会议分析了敌人侵占沂水后的形势,研究了以沂河为界开展对敌斗争的具体措施。会议决定建立区域联防:峙阳、沂城、扈山、金泉为一个联防,王庄、夏蔚、荆山、金星为一个联防,柴山、东里、郭庄为一个联防。会议要求各区积极活动起来,了解敌情、扰乱、打击敌人,给群众撑腰。

    会后,各地对敌斗争开展起来,对还乡团的复辟倒算和破坏活动,实行“枪打出头鸟”的方针。黄山西泉庄有个保长,勾结国民党军队把我们坚壁在墓上贤村的军用被服起走了,王同同志派几个人把这个姓正的保长抓来,在岳庄集上公审枪毙,事后贴出布告,打一儆百。

    王学诚同志回到扈山区后,到处跑,联络村内积极分子,拉起了几十枝枪。群众看到有这支武装队伍保卫他们,放心了.敌人知道有这支武装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区委、区政府由王学诚同志顶着,正常办公,待了十多天,暂时转移出去的张民三、刘建民同志和同他们一起行动的王春松、黄保梁同志都插回了本区.

    约在一九四八年三月,敌人从沂水城撤走.

(窦宪诺调查整理)

一九八一年一月

未校对谢绝转载

谁在收藏
浏览:157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