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杜前同志不幸去世的消息,很悲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相识50多年,许多往事涌向心头:他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青年运动,坚持青年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热情奔放,勤恳努力,联系群众,从不知难而退,在青年运动史上留下了坚强的脚印,始终是青年工作的积极分子。在青运的实践和运筹决策中都显示了他的组织才能和充满朝气的革命精神。他的事迹太多了,特叙几件,值得我永远回忆。
桑园相会
桑园是山东省滨海区莒县的一个重镇,抗日战争初期,是中共鲁中南特委和八路军山东二支队后方司令部的驻地。1938年,我在二支队任青年干事,奉命到鲁东南特委参加青年工作会议。参加会的不到十人,杜前是其中之一。听说他是从延安抗大毕业后随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政委黎玉同志回山东工作的,当时已分他跟随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吴克华司令员任五支队警卫连任指导员,后来,为了加强山东的青年工作,黎玉同志又把他留下了,他当时是山东省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军事体育部长兼织织部长。那时,全省已出现抗日救国的高潮,大批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涌入抗日队伍,他们胸怀满腔怒火,大多数愿赴抗日前线,冲锋杀敌报效祖国。当时大家认为到前线是最荣耀的事,不乐意留后方工作。可是已经分配到前线去的杜前同志,却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留下来做当时鲜为人愿干的青年工作,并从此几乎成为他终生的事业,可见他的组织性不同一般了。因为当时尚在抗战初期,部队行踪不定,根据地刚开始建立,广大工农群众包括青年尚需要深入发动,杜前同志综合大家的汇报,根据当时“发动民众、组织民众、宣传抗战,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精神做了比较系统的发言。他首先分析了抗战形势,在谈到动员组织民众时,他特别强调组织动员青年的重要性,他说要动员青年全力以赴地参战,支前;还要注意对中上层青年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动员和发动;还要求军队青年工作要和地方青年工作相互配合和支持。这次会议是鲁东南第一次青年会议,对青年工作的开展有积极意义。我回部队以后,便根据部队行踪不定的特点随时随地做驻地的宣传工作,并在人民群众中特别是青年中深交朋友以扎根长远。部队和地方青年工作联系得更密切了。此次相逢,结为挚友,50年往来不断。1986年,我在巴基斯坦任大使时,三月间杜前同志代表全国体总去叙利亚参加叙利亚体育联合会第三次大会途经卡拉奇时曾赠我一首《送战友》,我读后,心潮起伏,恩情翩翩即和了一首。
送战友 和送战友
“风雨桑园遇知音, 首听宏论桑园镇,巴国重逢四八春, 革命青运识经纶;年过花甲鬓丝白, 兄弟情谊从此系,尚有余力写乾坤。” 关山险浪愈见真。青运体育大业计,坚毅力行首推君;阿拉伯湾思战友,东海滩上念亲人;夕阳霞光照花香,不老黄忠跃争春。
依汶庄的青年军事比赛
我第二次和杜前同志相遇是1942年5月,在沂蒙著名的沂南县南墙峪脚下的依汶庄,我当时任中共依汶区区委书记。山东抗战是残酷的频繁的全面的。特别是1941年和1942年这两年,山东抗战局势最为困难,1941年冬季沂蒙山根据地人民经受了日寇5万人的“铁壁合围”大“扫荡”。42年冬季,敌人又以一万多兵力配以飞机大炮对我山东纵队驻地进行了“拦网合围”大“扫荡”,残酷频繁的斗争,我根据地人力物力受到极大破坏,面积缩小,敌伪据点增多,扫荡频繁,沂蒙根据地处于最困难的阶段。当时杜前同志是鲁中青联主任,他和沂南县青年救国联合会主席李子超同志一起来到依汶区,检查青救会特别是青年民兵工作,为了检阅青年民兵的力量,显示民兵的威风,鼓舞斗志,树立胜利信心,在依汶庄北边大小林泉庄附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青年民兵军事比赛。比赛项目有打靶、投弹、实弹射击等。在那艰苦的年代子弹是相当珍贵的。为了弄到子弹,杜前同志特去找到鲁中军区王建安司令员,得到他热情地大力地支持与帮助。虽然参赛者人均子弹5发,手榴弹’5枚,但每人都兴高采烈,情绪昂扬。赛后,杜、李两人为优胜者发奖,奖品是步枪、手榴弹和子弹。当时优胜者获取奖品以后的喜悦,和青年民兵们的激动情绪,是很难以笔墨表达的。这是在沂蒙根据地空前的困难时刻,举行的一次空前的军事比赛,大大鼓舞了青年的士气,推动了当时参军运动。我参加了这项工作的全过程,其景其情至今记忆犹新。我对杜前同志的认识也进了一大步。
汶南相逢话延安
汶南镇是当时中共沂蒙地委的所在地,我当时已调地委秘书处工作,就住在镇上,大约1946年冬天,杜前同志来了。他是和李成同志到延安参加党中央试建青年团会议后,返回华东局路经此处。那时抗日战争已胜利,好友相逢分外高兴,话也特多。但我特别希望了解延安的情况,谁不向往革命圣地延安呢?杜前同志谈了两点最深刻的印象:一是民主精神突出,因而人人精神焕发,个个团结向前;二是劳动生产突出,延安军民靠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发展了生产,解决了困难,也锻炼了干部。我牢牢记住了这两点。若干年后,证明杜前同志对延安的理解和认识是多么正确,这完全反映了杜前同志对党的感情,深刻的洞察和理解能力,我对杜前同志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山东省团校的“奇事”
全国解放以后,建团工作迅速普遍地开展起来,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山东省团(工)委要求原来做过青年工作的干部“归队”,我就是“归队”干部之一。我担任筹建省团校的工作,杜前同志兼任当时副校长。我们不但相逢且在一起工作心情是非常愉快的。特别一提的是1951年那期学员。1950年底,杜前同志主持发动青年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工作。团省(工)委抓住时机在报名的近万名青年中选拔了一批以高中学生为主,兼收部分初中和大学生共305名优秀青年去团校学习,结业后由团省委分配使用。这是很有远见的一项工作。杜前同志为实现这一目的费尽了心力。首先要写请示报告给分局,取得分局的同意和批准,又要和军干校招生委员会协商,取得他们的赞同。还要求有关单位协助。杜前同志上下游说,四方求援,终于成功,他为此兴奋极了。对这批知识分子,杜前同志特别关心,为照顾他们参加军干校的心理,鼓励他们情绪。他又和军干校招生委员洽谈,从那里为学员每人领了一套军装,所以这批学员是省团校校史上唯一一批穿军装的学员。因为宣传工作做得好,因此,分局、省政府,省军区都很重视,开学那天,上述单位的负责人都到会讲话。由于这批学员文化政治素质较好,很快地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风变为校的指南,经过半年学习结业以后都成为从事青年团工作的新生力量。当时省里几个单位见了“眼红”,硬是要走了一些人。经过40多年的锻炼,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党的中级干部和各条战线上的主要骨干力量,少数人成为党的重要领导骨干。回想起来,这不仅是当时山东团的建设上的重要一着,也反映了杜前同志对党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有深刻领会和运用知识分子方面的远见卓识。
杜前同志虽然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留在青运史上坚实而深重的足迹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1993年12月2日
注:王传斌:曾任我国驻巴基斯坦共和国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