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到杜前同志的最后一面,是在去年秋天的一个上午。那天,我领着小孙子去卫生站打针,路上碰到杜前同志,这时他行走已不大方便,由他的夫人康素雯同志用手推车推着他散步。杜前同志比过去消瘦了很多,但仍开朗,乐呵呵的。分别时,他还特意送给小孙子几颗糖果,小孙子喊着“谢谢杜爷爷,杜爷爷再见”。我们目送着杜前同志的背影越来越远……但谁能想到,这次短暂的相遇,竞成了与杜前同志永远的告别。
得知杜前同志病逝的消息,心中非常悲痛。我们党又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好导师、好朋友。
我认识杜前同志,是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的,那时,正值抗美援朝的高潮,我在济南读书时,报名参加了军事干校,而后又被分配在山东省团校学习。在团校授课的教师都是山东分局和团省委的领导。杜前同志当时是团省委副书记,也来校上过课。他们讲的革命道理、人生理想、青年团的知识,对我们这些热情很高,没接触过社会,对革命理论一无所知的青年学生来讲真是大开眼界,而且印象极其深刻。直到现在我还能记起那位老师上过那些内容的课。我记得杜前同志主要给我们讲的青年团的工作,要求我们这些未来的团干部做青年的知心朋友,团结更多的青年完成革命任务。在团校学习虽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但这段的教育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引导我们走上了革命的征途,教会我们如何对待人生和追求。杜前同志等一些老同志就是我们的启蒙教师和引路人,一直受到我们由衷的尊敬,他们的教导也使我铭刻在心。
杜前同志不仅在台上给我们上课,在台下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经常到团校来参加学员们的活动,他总是笑容可掬地置身于学员之中,周末晚会也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他跟学员们一起认真地学跳交谊舞。他曾说,我们应通过各种活动把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要与青年同劳动,同学习,同活动,与青年打成一片。在活动中,他认识了不少学员,并能叫出~些学员的名字。开始杜前同志与我们交谈大家还有些拘束,后来看到杜前同志一点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也就轻松很多。记得有一次杜前同志出国访问归来,我们几个学员到团省委他的宿舍去看他,请他讲出国见闻。他讲述了各国青年的友好感情后,又拿出一些东欧国家青年团的纪念章给大家看。这时大家一哄而起,纪念章被一抢而光。有的学员没抢到就翻箱倒柜,把杜前同志七、八平方的房间搞得热闹非凡。从与杜前同志的几次交往中使我们具体看到了一个青年团干部必须具备的思想作风,那就是与青年打成一片,密切联系群众,做青年的知心朋友。团校学习结束,学员们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我被分配到济南团市委工作。1953年杜前同志离开了山东,调往华东团委,也就间断了联系。
事有凑巧,1962年我调到上海工作,又重新见到了杜前同志,这时他担任了上海体委主任,工作很忙,但仍是那样精力充沛,充满自信。我和我爱人经常陪同当年济南团干部去看望他,他仍是热情相迎,谈笑风生,问长问短非常亲切。从康素雯同志处得知杜前同志早已患有几种疾病,经常住院治疗,但为了工作,为了上海体育事业出成绩,还是照样走南闯北,置自己身体于不顾。现在杜前同志虽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却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像昨天刚见过面一样,他仍然在我们中间。
1993年11月
注:程树芹:原上海市妇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