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农救会后,张初元一心扑到了群众身上。他白天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晚上查岗放哨,参加秘密会议,甚至翻山越岭给八路军送粮食。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阶段。由于日军实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所谓“总体战”,在游击区实行“蚕食”政策,对根据地进行轮番“扫荡” ,根据地面 积一天天缩小,形势十分严峻。
敌人扎了据点后,三天两头出动,进行烧、杀、抢、掠,并强求附近的村庄“维持”。旧堡村有些地主想“维持”敌人,以至于在暗中开始活动。张初元知道此事后,发动与领导当地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回赎土地和反维持、反贪污斗争,并整顿和扩充了民兵队伍。因民兵活动难免耽搁生产,他便与村干部商量组建了13个变工组,实行劳力与武力结合,使战斗的民兵组织和生产的变工组织有机联系起来。即:民兵掩护生产,民兵出去活动而误工,就由变工组负责帮助;民兵在战斗任务完成后,仍然回到变工组里进行耕种。就这样,在张初元的组织下,旧堡村从此开始了劳动与武力相结合,把全村组成了一个常年“高防”的统一战斗群体。 1943年之前,尚未实行劳武结合时,村中被敌人抢走五十石粮食。1943年之后,劳武相结合,张初元带领民兵作战17次,粉碎了日伪军的袭扰扫荡,有效地保卫了抗日民族政权和春耕、夏收、秋收,全年被抢的粮食还不到两石。这使得人们的生产情绪更高涨了,变工小组更团结了。1944年,晋绥边区召开了第三届群英大会,张初元经宁武县劳动人民推选,出席了此次劳动英雄大会,并评为全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在全区推广他的劳武结合斗争经验。《抗战日报》、《解放日报》先后发表文章、社论,介绍其英雄模范事迹,高度评价这一创举。正如一首秧歌所唱:“劳武结合的张初元,他家住在宁武县,生产和打仗相结合,晋绥边区美名扬。”
群英会结束后,中共晋绥分局书记林枫同志号召:贯彻劳力与武力结合,拿锄头的农民要拿武器;同时武力与劳力也要结合,经常拿武器的也要拿起锄头来。晋绥边区第三届劳模大会后,劳武结合成为全边区人民的方向。在整个根据地形成了一面生产一面战斗的高潮。边区机关、部队的生产也被带动起来,积极响应号召,都做到了“劳力与武力结合起来”,“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
张初元创造的“劳武结合”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1950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大会,参加了国庆观礼,并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 来源:《吕梁晚报》
浏览:15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