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众前同志是我的老领导、老战友,也是我的好兄长、好老师。众前同志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坚持原则,民主可亲的作风和对工作一丝不苟,开拓进取的精神,对同志满腔热忱,爽朗真挚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每念及此,无不使我十分敬佩。
众前同志的光辉生平,讣告已作了高度的评价。他以一个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与众前同志初识是在1941年中共泰山地委办的干部培训班上。当时,众前同志任培训班主任,负责全区青年干部的培训教学。在培训班,众前同志亲自讲课,亲自辅导,以他丰富的革命道理,启发和教育着每个学员。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学习中,使我学到了入党以来所学到的最多的革命理论。众前同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一点没有领导和师长的架子。他和我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学习讨论在一起,事事走在前面。由于我曾读过几年私塾,众前同志发现我在学习发言和写墙报中比班里的同学文化高一些,就称我“秀才”。每次学习小结和民主生活会,众前总是十分认真地对每个人的成绩和不足作中肯的评价,对一些学员中存在的偏激情绪,总是耐心地说服开导。他这种对工作满腔热忱,实事求是的作风,一直成为我今后的工作中时时效仿的榜样。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日寇对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加上遇大旱,到1943年,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严重困难。当时任中共莱东县委宣传部长的众前同志关心群众疾苦,经过调查研究,在县境内成功地开展了“借粮”斗争,对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困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地委很快在全区推广了这个经验。当时,我在泰北县祝山区当区委书记,听到地委传达了众前同志的经验,真是雪中送炭,立即在区境内开展了“借粮”和“减租退押”的斗争,度过了困难,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
1948年,调任泰安县委书记的众前同志,是自己背着背包到县里的,我当时也调县委组织部工作。众前同志到任后,领导作风非常民主,很能团结干部群众,工作又抓得很细很认真,很快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县里的各方面工作都搞得有声有色。在这期间,有人向地委写我的诬告信,地委组织部派干部科长谷乾来泰安调查。经查证后,否定了诬告的不实之词。县委还根据查证结果,在向地委的报告中肯定我是任劳任怨、秉公无私的组织部长。对于整个事件的经过,众前同志并没有在我面前提过半个字,还是谷乾同志调泰安任县长时,谈起往事才告诉我的。我十分钦佩众前同志对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
我虽然自1948年9月调离泰安,但是我和他相处所结下的深厚情谊却始终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漠。我常从老同志的书信中了解众前同志的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情况,知道众前同志始终保持着战争时期的好思想,好作风,我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并以此作为鞭策我的动力。直到1978年,四川与山东开展对口赛,我当时任宜宾地委书记,带县委书记和机关干部到潍坊市考察学习,经青岛转乘飞机,才与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百忙之中的众前同志见了面。那天,众前同志正要去省里开会,听说我们要去,便将启程的时间推延了。中午,他热情接待了我们,下午才赶赴济南。临走时,他特别叮嘱负责接待的同志说:“四川同志没见过海,可与海军联系,让他们乘船看看大海。”在众前同志的关心下,宜宾的同志圆了大海梦。众前同志热情友好的情谊使大家深受感动。
众前同志心胸开阔,不计较个人得失。八十年代初,我曾看到国内有个报纸批评众前同志以前任青岛市委书记时的所谓问题,内容所叙与我1978年去青岛时听到的事实相反,一直为这事抱不平。1991年众前同志在省顾委工作时来四川考察,见面时谈起此事,众前同志对此泰然处之,淡淡地说:“我在青岛的工作情况,省委和青岛市的广大干部群众都是了解事情真相的,相信会澄清的,我一直没把它当作一回事。”众前同志以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党性原则和海阔天空的胸怀,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他的思想和精神必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原四川省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