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刘众前领导工作的几件事(文/孙远迎)

lwll 发表于2019-11-05 17:08:27

刘众前同志是我的老领导,从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我一直在他领导下工作,有些工作是在他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对他坚持抓政治思想工作、重视干部理论教育的言行,对他能够听取下级和群众意见、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对他善于发现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指导工作的领导艺术,对他深人群众、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我感受尤深。虽然事隔多年,有许多具体情节记不很清楚了,可也有几件具体工作至今记忆颇深。

    一、刘众前同志很重视干部的学习。1952年我调泰安地委宣传部当理论教育干事,做干部政治理论教育工作。那时,刘众前同志是宣传部长,他对干部学习抓得特别紧,安排得很具体。他反复强调说:“我们建国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天天忙着和敌人打仗,没有时间学习。今天是在和平环境中搞经济建设,过去在战争中的一些经验已不适应今天的情况了,要保持继续革命的本色,要抓好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广大干部武装起来,就必须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到主要的位置上来。”在他的指导下,对整个干部队伍的学习作出了全面规划:文化低的,先补习文化,有的从扫盲开始,有的进文化补习学校,要求能逐步达到初中文化程度;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干部,都必须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地委领导层建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县级干部编人中级班,主要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等马、恩、列、斯和毛主席著作,其他干部编为初级班,主要学习《社会主义政治读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读本》等通俗读物。开始是抓一早一晚的集体学习,早起利用早饭前集体学习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晚上学习到九点(开会除外),凡在职干部必须参加,建立了考勤制度。后来又建立了学习日制度,从每周学习一个半天到学习两个半天。干部学习不仅有全面的长期规划,还订有年度、季度计划,甚至每月都有小段安排。并建立了定期考核、抽查学习笔记等制度,还专门建立了理论辅导队伍,配备了专职理论教员,地委领导都兼任理论辅导员,都有辅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责任。刘众前同志经常为干部理论学习作动员报告和理论辅导,在地委领导中起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干部除在职学习外,还按干部的职级分别作出进各级党校轮训的规划。那时,干部的学习气氛很浓,因而政治空气也很高,到处是朝气蓬勃、团结战斗、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情景,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二、刘众前同志很注意听取来自下级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善于联系群众。1959年因“五风”(共产风、平调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造成的经济困难已充分暴露出来了,中央、省委要求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并提倡以工人、社员身份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时任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的刘众前同志,积极响应号召,于这年春天到莱芜县方下公社嘶马河大队当社员,与社员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那时,我是济南市委农委公社处副处长,是刘众前同志当社员的随员之一。去后住在一户社员的平房里,在生产大队的集体食堂就餐。因那时闹粮紧,吃定量,不分男女老少,一律吃大锅饭,只中午一顿素菜,早晚吃咸菜,主食是煎饼或窝窝头。白天与社员一起下地劳动,干些拔草、撤粪等较轻的农活,田间休息时和晚上还要找社员或生产队干部座谈。座谈会上,有的说:“去年是丰收了,可也没有咋呼的那么多,加上损失浪费严重,所以弄得现在都吃不饱饭。上级可不能光听有些人胡咋呼!”也有的说:“吃食堂,一样饭,年轻力壮的、没病没灾的,怎么都行,老人、小孩、有病有灾的,可就遭了罪了!”这既批评了浮夸风和官僚主义,也反映了对办食堂的意见。刘众前同志会后对我们说:“农业这个基础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什么时候也不能放松农业,不能挫伤农民积极性。”还说:“食堂到底怎么办好?你们要进一步作些调查研究,群众意见有道理。”

    1963年刘众前同志任泰安地委书记期间,在泰安县粥店公社参加麦收劳动,听到一个小队长说:“南王庄支部书记叫工作组看起来了,还挨了打!”事后,他立即叫我去查清此事。我去南王庄一了解,只是因那个支部书记不老实交待“四不清”的问题,晚上问到快12点,根本没有看管起来,更没有打过他。我又找到那个支部书记,也证实此事,我即向众前同志作了汇报。

    这两件具体事例,充分说明刘众前同志对群众意见的重视程度。

    三、抓点带面是刘众前同志领导艺术的一大特色。凡是接受上级部署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他总是先搞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以典型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从支前、动参到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直到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都是首先亲自抓试点,以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1962年冬,根据中央、省委的部署,要用几年的时间,分批分期地对农村普遍进行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改称“四清”——清政治、清组织、清思想、清经济)。为取得经验,刘众前同志确定先在泰安县粥店公社搞试点,并指名要我去当工作组长(那时我任泰安地委办公室副主任),为便于工作,还让我在该公社挂个党委副书记的职务。那个试点的工作,从总的部署到具体组织实施,可以说都是由刘众前同志审定的,甚至每一步骤都有他的具体指导,或在他授意下进行的。他曾对我明确交待了要求:经过一年的工作,能使粥店公社政治精神面貌、组织状况、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都有个较大的变化。还提了个更具体的目标,即每亩增产百斤粮,社员每人增加百斤口粮(我把这概括为“两百”目标)。这个点还有地委副书记刘太东同志坐阵,刘众前同志是几天去一次,许多会议他都亲自参加,凡到会都有即席发言,作具体指导。经过一年的工作,可以说基本实现了上述要求,就是“双百”的具体目标,也接近完成,亩增产量和人增口粮都在90斤以上。这个点的经验,对1964年逐步展开的面上农村“四清”运动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刘众前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但他为人耿直、光明磊落、公道正派的高尚品格,他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他为革命所做的光辉业绩和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附:  原莱钢副总指挥李镜远同志,从1996年下半年身体欠佳,经常因病住院,当得知刘众前同志病故后,他深表缅怀。前些日子我去医院看望他,当谈起我对刘众前同志在领导工作中的上述看法时,他深表赞同。他说:众前同志重视干部学习,能够联系群众,善于以典型经验指导工作的领导方法是一贯的,就以1963年在泰安县粥店公社搞“四清”试点为例(那时李镜远同志任泰安县委书记,刘众前同志去粥店的多数时候,李镜远同志也到场),就能充分说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只是我不能写了,你好好回忆回忆写写吧!

作者系原泰安市林业局长

浏览:72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Admin
    Admin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