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11日,众前良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很久很久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总是回忆起他那优良的作风,高尚的品德,他的远见卓识及多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兢兢业业为党为人民所做的大量有益工作。
作为我个人,对众前同志总觉得有些内疚,有些歉意,有很多对不起他的地方。但他却不但没有丝毫的记恨和报复,甚至都不责怪我,而且把过火对待过他的我当作朋友,对我很爱护。其坦荡的胸怀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得到净化。在1967年下半年,我以山东省农口造反派的身份陪他到泰安地区去参加批斗,当时把众前同志当成泰安地区最大的“走资派”批斗,我对他说过很多过头的话,做过很多过火的事,但他全不在乎,不放在心上。他胸怀坦荡,宽厚待人,不计较个人恩怨,对批斗过他的人,认为主要是认识问题,也是受形势所迫,不得已所致。对和他一道工作过的同志,他总是满腔热情地给以多方关怀,替他们承担责任,从不不负责任地推脱和乱扯以解脱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我和不少批斗他的人都深知,我们的批斗是违心的,是不符合事实的,虽在台上喊“打倒”,但从内心对他却是很佩服。
他在泰安任地委书记期间,热爱泰安,热爱人民,热爱农村,为泰安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为整地改土、造林修路、兴修水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人所皆知的成就。他总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重大问题决策前,总是认真调查,广泛征求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实施时严密部署,倡导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众前同志曾结合上级的方针和当时泰安地区的具体实际制订了农村生产劳动定额和奖罚规定,克服了当时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提高了劳动效率,还为满足广大农村农民的需要,恢复和开放了些集市贸易;为适应各国驻华使节到泰山旅游的需要,修建了迎宾堂、泰山大桥和较宽阔的马路,这些都是利国利民,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好事,却被批判为是修正主义,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硬说他是“三反”分子。对此他坚决予以否认。他说:我是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紧跟毛主席,引导人民走向富裕。1960年前后,全国全省的生活困难时期,那时泰安地区明的暗的就支援了不少地区渡过灾难,泰安的农村形势是好的。他在任职期间打下的良好基础,为以后泰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历经一两年的内查外调,充分证明众前同志是个好党员,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生具有高尚的品德,高昂的革命情操,是人民的好公仆,永远值得我们怀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作者系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