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的怀念一缅怀刘众前同志(文/郑 干 牟 周 陈宗元李乃久 宋修业 李颐年)

lwll 发表于2019-11-05 17:36:15

刘众前同志不幸逝世,使我们的心情很不平静,大家都为失去一位老领导和良师益友而不胜悲痛。众前同志七十年代曾在青岛任市革委会主任、市委书记。在那难忘的岁月里,我们同他一起工作,相处多年,对他的高尚品德、优良作风、领导经验与才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将我们的一些深切感受写出来,以表达对众前同志的哀思。

    (一)

    众前同志具有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他胸怀宽广,心底无私,顾全大局,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勇于挑重担。1972年,组织上派众前同志到青岛担负市的主要领导工作。当时,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青岛的形势十分复杂,工作条件异常困难,作为市的主要领导人,肩上的担子之重,工作难度之大,众前同志心里是清楚的。但他没有因此退缩,而是以一个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坚定性,知难而进,积极开展工作。面对极其复杂的情况,他头脑冷静,立场坚定,不畏压力,始终坚持按党性原则办事,同“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进行坚决斗争,为稳定青岛的形势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5年,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文化大革命”以来造成的混乱局面,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对小平同志这一深得党心民心之举,众前同志衷心拥护,在省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抓住有利时机,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小平同志关于抓整顿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措施,使全市很快地出现了安定团结、大干快上的新局面,整个形势大为好转。在此基础上,于1975年8月底召开了中共青岛市第四届代表大会,选出了新的一届市委,众前同志任市委书记。

粉碎“四人帮”后,众前同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部署,在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1979年夏天,小平同志亲临青岛视察工作,在他所作的重要谈话中,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指示,众前同志非常严肃认真地在市委和全市领导干部中组织了传达和学习,同时通过举办学习班等多种形式,在全市进一步深入地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通过传达学习和开展讨论,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大大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加深了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这对于清除“左”的影响,进行拨乱反正,落实党的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等,都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

    众前同志在青岛工作期间,始终注意抓生产、抓经济工作。即使在“四人帮”干扰破坏严重的时候,他也强调千方百计地抓好工农业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

    众前同志对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到青岛工作后,他倾注了很大的精力熟悉和研究城市工作特别是工业生产问题。为了全面掌握青岛工业生产的状况,他曾专门拿出时间,逐个工业局听取汇报,还不辞辛苦,深入到许多工厂企业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特别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他更是经常亲自过问。青岛啤酒是国际名牌,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众前同志对发展青岛啤酒的生产,保证青岛啤酒名牌产品的质量非常重视,多次到青岛啤酒厂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问题。市委还选派干部,充实加强了该厂的领导班子。众前同志认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是工业的骨干,抓好了就能带动整个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粉碎“四人帮”后,在新的形势下,众前同志开始全面考虑青岛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1977年,市委即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五五”后三年到“六五”时期青岛经济发展的八年规划。在工业生产方面,还要求各行业各企业,结合各自实际,制定革新、改造、挖潜的规划与措施。众前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讲到这个问题时指出:青岛是个老工业基地,对国家有很大贡献。但现在的许多工艺、设备落后,有些还是三四十年代的水平,很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下决心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广泛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他还提出,青岛在企业管理、生产技术方面,要向上海等大工业城市学习,产品向高精尖发展,努力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他的这些看法和要求,是富有远见的。

    众前同志在主持青岛工作期间,还针对水、电、煤供应紧张和一些主要工业原材料短缺的情况,发动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以节约求增产。特别在开展群众性的节水、节电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增加城市供水量,还集中财力物力,组织专门班子,建设了大沽河引水工程。这些措施,对克服当时遇到的客观困难,保证生产的正常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基本需要,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

    众前同志作风民主,善于当“班长”,能够团结党委“一班人”同心协力地做好工作。在领导集体中,他自觉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凡是重大问题,都是提交集体充分讨论,然后作出决定;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了的事情,就放手让分工的的同志去组织实施。在讨论工作、研究问题时,他总是耐心倾听大家发表意见,从不打断别人的发言。这些做法,深得同志们的好评。大家觉得和众前同志共事,心情舒畅,没有顾虑,有话敢于直言,工作放得开手脚。

    众前同志抓工作深入踏实,不图虚名,讲求实效。他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抓点带面。他常说:“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他认为主要领导干部更要带头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实行“面对面”的领导。主要领导深入到第一线,情况了解得真实具体,决心比较好下,解决问题及时,收到的效果好。同时,主要领导下去了,就能一级带一级,有利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有利于把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尽管面上的工作很忙,他也要挤时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他一贯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讨论研究工作,首先做到“情况明”,对情况不明的问题,他自己如果不能亲自作调查,也要责成办公室或有关部门的同志把情况了解清楚。

    在我们与众前同志多年的工作接触中,深感他为人正派,品德高尚,不愧为我们党的好党员、好干部。他对党无限忠诚,一切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在重大是非问题面前,他敢于坚持党的原则,实事求是,陈述己见,不随波逐流。他领导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眼光敏锐,勤于思考,站得高,看得远,懂全局,善于抓大事。他襟怀坦白,虚怀若谷,宽厚待人,严于律己,关心同志,爱护干部。在“文革”期间,虽然他自己工作处境艰难,仍十分注意保护干部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大家按党性办事,经得起考验。

    众前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为党为人民做出的重要贡献永在,他同我们在工作中结成的同志情谊永在。他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永远怀念他。

    作者郑  干原青岛市委副书记、省工会主席牟  周  原青岛市政协主席

    陈宗元原青岛市委副书记

    李乃久原青岛市委副秘书长、青岛日报社社长

宋修业原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颐年原青岛市委党校校长

浏览:169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