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冬,马烽随剧社到延安,先后在鲁艺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和部队艺术学校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开始尝试文学创作。1942年9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副刊发表了他的《第一次侦察》 ,由 此开始了文学生涯。
1942年夏天,马烽原来所属的“吕梁剧社”奉命并入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他被分配到美术队,继续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冬天,随剧社回到了晋西北根据地,赶上部队“精兵简政”,他转业到了晋绥边区做地方工作。不久,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到各解放区。晋绥文联按照《讲话》精神,组织了一个文艺工作团,到基层工作。马烽成为工作团团员,被派去工厂做工会工作,跟工人一块下车间干活,组织工人开展文艺宣传活动,诸如出墙报、学唱歌、读报纸等等。当时,他被《抗战日报》(边区机关报,1946年7月改名为《晋绥日报》)、《晋绥大众报》聘为通讯员。他把工人们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发挥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生产的事迹,写成多篇通讯稿,有《几种代用品的创造》、《张秋凤运动的热潮》、《懒汉回头赛如牛》等,寄给这两家报纸发表。
1944年初,马烽结束了在工厂、农村的文教宣传工作,奉命回到晋绥边区文联,一方面参加整风运动,一方面整理下基层搜集的材料准备创作。这一年,是“七七”抗战七周年,晋绥边区文艺界发起“七·七·七”文艺奖金征文活动。马烽根据边区劳动模范张初元劳武结合的事迹,创作了通俗故事《张初元的故事》,获散文类乙等奖。同年秋天,马烽调到《晋绥大众报》当编辑、记者,后来升为主编,并且兼任过《抗战日报》副刊编辑、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总编辑、《人民时代》(半月刊)编委等职。
是年12月,马烽与西戎合作,以群英会上表彰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为基本素材,经过综合提炼、艺术加工编写成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传》,在《晋绥大众报》连载。
《吕梁英雄传》面世后,马上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许多识字人把阅读《吕梁英雄传》当作重要的事情,不识字的就围坐在一起请识字的人朗读。故事中的英雄雷石柱、孟二楞,武工队员武得民等,成为晋绥边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人物。1946年,马烽、西戎整理了前37回,由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上册),延安的《解放日报》摘录转载,反响良好。周恩来、董必武同志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跟国民党和谈时,又将此书带到重庆,在《新华日报》上连载。
新中国成立后,《吕梁英雄传》数次重印,并且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在国外出版发行。“文革”结束后,马烽和西戎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约,又集中一段时间对全书作了校阅、修改,于1977年底重新出版。以后,隔几年印刷一次。
新中国成立后,马烽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主席、山西省文联主席,中共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常委,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兼党组书记。
浏览:9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