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众前同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我们大家都十分怀念他。众前同志从1972年7月来到青岛,1973年10月开始主持市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工作,到1975年市四届党代表大会召开,这期间我有幸在他身边工作。他的言行、作风,使我受到了很多启迪和教育。
众前同志来青岛是受命于危难之时。为了使青岛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摆脱出来,促进安定团结,恢复和发展经济,他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现了共产党人旺盛的革命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他在领导工作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十分注意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仅从他致力于恢复青岛的工业生产来讲,在“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青岛的许多工业企业陷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全市年工业产值降到了19亿多元,只及1968年的水平。众前同志主持青岛工作后,对此十分着急,把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摆在首要位置来抓。当时,市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每隔几个月就召开一次各级领导干部大会,总结和部署工作。这个期间,众前同志经常深入工业生产第一线,亲自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且在每次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之前,都要把我们这些做综合调研工作的同志找去,让我们讲情况、谈意见,然后再召开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领导干部座谈会,听取情况和意见。或者先召开有关部门和企业领导干部座谈会,再找我们一起讨论召开干部大会要推广哪几个企业的好做法,解决哪几个问题。最后,他集思广益,把一个阶段全市工业生产的主要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工作意见讲得明明白白,我们把他讲的情况和意见整理起来,就成了会议文件。正因为这些情况和意见来源于调查研究,既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又切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所以他在每次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大家反映都很好。而且在每次大会之后,众前同志都要带领和组织我们下去检查督促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从中发现好的典型和新的问题。众前同志这种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使我们这些在他身边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受益匪浅。
由于众前同志精心又切实的指导,使青岛的工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1975年,冶金工业总产值比“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增长了一倍多,机械工业产值增长近二倍,并新发展了电子工业,化学橡胶工业和纺织轻工业的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新的提高,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5亿多元,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至1981年1月众前同志离开青岛,全市工业总产值(不含1978年11月划归青岛管辖的胶县、胶南、即墨三县和黄岛区)达到53亿多元,比众前同志主持青岛工作前的1972年增长了57%,比“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增长了1.5倍。这些成绩是同“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它渗透着全市干部职工的汗水,凝聚着众前同志的心血。众前同志为党和人民所建立的业绩将永载史册,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作者系原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