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危难造福一方——记众前同志在青岛工作的几件事(文/李熙民)

lwll 发表于2019-11-05 18:03:24

众前同志是1972年到青岛主持党政领导工作的。

    1972年,作为“文化大革命”正是中后期,在当时“要安定团结,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下,与青岛同类的城市大多已建起了党委班子,开始转入抓正常工作的阶段,然而在青岛却是另一种情况。

    众所周知,青岛党内斗争历史十分尖锐复杂。解放后至“文革”前,历届党政主要领导几乎无一人在离任时划一个圆满的句号(多蒙受各类不白之冤)。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情况则变得更加复杂。其特点是:由明到暗,由单纯群众组织到与党内派别斗争结合起来,相互利用,内外呼应,其欺骗性与诱惑性则更大,致使市委班子迟迟建不起来,基层组织软弱无力,有的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有的在闹派性,打派仗,目的就是搞乱形势,乱中取利。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记得,省委为解决青岛党政主要领导人选问题,几次三番,决定否定。众前同志到青岛来工作,真可谓“受命于危难之中”。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来稳定局势,开展工作,打开局面,确实是一篇难做的文章。由于长时间的动乱,政治上支离破碎,经济上百孔千疮,人民生活、市政建设等方面问题成堆,真可谓百废待兴。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财力上的困难自不待言,其它方面的阻力、干扰、制约因素比比皆是,当时要办成一件有益的事,其难度是尽人皆知。

    尽管如此,市领导还是按照民心、民意,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冲破阻力和干扰,克服困难,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按照轻重缓急,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解决了许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老大难问题。这里将我所接触到的一件事记述如下:

    1973年众前同志到沧口区革委调查了解情况(我任革委会常委办公室主任),区领导除作了一般的工作情况汇报外,重点谈到了盐滩河桥交通阻塞问题。

    该桥为四流中路、南路分界线,桥下系李村一带河水汇集人海口的河道,也是当时进出青岛市区唯一的一条陆上通道。该桥建国后一直沿用解放前的没水桥,桥面宽仅8米左右,车辆行人拥挤不堪,,交通事故频繁,特别是到了夏天雨汛季节到来后,一般雨量桥面过水,雨量稍大,车辆及行人被阻隔两岸,尤其对许多上下班工人来说(沧口是主要工业区),真是心急如焚,只好耐心等待水位下降后方能通行。而且每年都有因水患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桥,确实已成为长时期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大问题。

    在听取了区领导汇报后,众前同志语气沉重地说:“这几年我们对人民欠帐太多了!桥,确实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他在返回市机关的途中,详细察看了现场交通情况。事隔不久,即得悉市里已经决定投资140万元,建一座新的公路桥!这笔钱在今天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在当时情况下,是何等困难啊!这在青岛市政建设史上也是少有的一笔投资。消息传出后,人们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尤其是区机关干部中反映更为强烈,大家欣慰地说,今后再不要为防汛、防洪发愁了。

    工程从1974年上半年开始动工,经过广大市政干部、工人一年多的艰苦奋战,一座14孔,长600米(包括360米引桥),宽22米,高5米的崭新的公路桥,于1975年8月份正式通车,并由原名“盐滩桥”改为“胜利桥”。真是羊肠道变成阳关道。从此,解决了进出青岛市区道路上的一个大难题,对支援工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当时通车典礼上,广大群众的喜悦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人生苦短,岁月易逝,这件令人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事,仿佛发生在昨天,屈指数来,却已过去了二十多个春秋。抚今追昔,我重又踏上这座熟悉而又久违、平凡而又坎坷的大桥,目睹着往来穿梭,风驰电掣的各种车辆,及熙来攘往的行人,我的思绪顿时陷入了沉静而又跌宕起伏的思索之中:先辈已逝去,风范照人间,事业永存,催人奋进。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奔腾不息。老人若有在天之灵,当含笑九泉。

作者系原青岛市台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浏览:62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