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众前同志匆匆地离开了我们。得知这一消息,大家心情都很沉痛。众前同志生前担任副省长期间,曾分管旅游工作多年,我们得到他的许多宝贵指示、教导和支持。作为一位老领导,他那种强烈的革命事业心,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实务实的科学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令我们深受教益。追昔抚今,感慨万千,刘众前同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有几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从中可以看出他作为开明领导和良师益友的风范。
七十年代,我国还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陈旧封闭的阶段,旅游还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当时在我省,旅游宾馆作为外事接待的服务设施数量还很少。这也是阙里宾舍兴建的起因。要在曲阜兴建一处旅游宾馆,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不能不说是我省的一件大事。尤其是曲阜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物古迹多,孔府、孔庙、孔林规模宏大,以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最具传统的建筑风格,成为东方文化的典范和象征。在这样一处享有崇高地位和极负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建一座现代宾馆,其选址、设计、建筑等,能否与 “三孔”整体建筑群相协调,与曲阜儒家文化氛围相适应,是宾馆建设刍议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关键所在。不难设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参与此事的人们认识不同,意见相左,分歧较大,以至于反复多次讨论,也难于趋于一致,更难以落实具体方案。刘众前同志在专门听取了我国著名建筑专家、国家建设部副部长戴念慈同志的意见后,冷静地分析了各方面的观点,针对大家意见尚不一致的情况,强调要更多地听取专家们的意见;认为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同,有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要想办法多做思想工作,不能简单急躁,也不能人云亦云。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工作,时机成熟了。众前同志最后决策指出:阙里宾舍的建筑一定要与整个曲阜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具体地说,宾馆的位置和建筑高度,东不能超钟楼,西不能超鼓楼。时隔多年,回过头来看,众前同志的决策意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建成的阙里宾舍与曲阜传统建筑完美结合,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相映生辉,成为我国旅游建筑史上一个耀眼的闪光点。
还有一件事也是难以忘怀的。齐鲁宾馆今天作为济南地区唯一的一家四星级旅游宾馆,以其规范的接待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而当初齐鲁宾馆的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好事多磨的过程。那是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国家财政资金短缺,齐鲁宾馆建设资金难以及时到位,使刚刚上马的项目又搁置下来。众前同志分管旅游,同时主管财政。我们便把这一情况向他作了详细汇报,引起他的关心和重视。众前同志力主,除国家旅游局拨款之外,省财政应尽力给予支持。经过他反复协调,统筹安排,工程方得以继续进行。齐鲁宾馆发展到今天,其中也倾注了众前同志许多心血。
1982年机构改革,我省外事、侨办、旅游合署办公,同时实行领导班子年轻化。刘众前同志参与了我们班子的调整工作。当时新组建的班子中,人员来自多方面,许多情况不熟悉,加之个别党组成员不幸去世,工作一时间难以有效运转,大家思想波动较大。众前同志来到我局办公所在,找我们个别谈心,交流思想,做了多方面深入细致的工作。他强调机构改革是新事物,我们要从全局的高度,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它、理解它;同时,机构改革又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满腔热情,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在他的启发帮助下,大家的思想开了窍,逐步取得了共识。在此基础上,他亲自主持召开了新班子第一次党组会议,从而使整个工作顺利地走上轨道。
众前同志作风清廉,率先垂范,律己严,待人宽,在干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在他分管旅游工作期间,省内省外每次接待、开会或其他公务从来都是公事公办,没有一次因为自己的私事向旅游部门或身边工作人员提过要求,一切按规定、按制度、按标准来办,为国家节约每一分钱。这在反腐倡廉的今天,更觉难能可贵,值得学习。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省旅游业实际上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切,固然与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众前同志和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对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1992年山东省旅游协会换届选举,我们考虑到刘众前同志对旅游工作的一贯支持和关心,一致要求聘请他担任协会顾问。当时众前同志已经退居二线,在省顾委担任副主任。他得知这一消息后,慨然应允:“只要旅游工作需要,我一定支持。”对旅游事业表示出一如既往的关心与厚爱,这一切都令我们非常感动。
刘众前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在他分管旅游工作期间,正值我省旅游业起步创业阶段。他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时时处处以事业为重,高度负责,一丝不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旅游业健康蓬勃地发展,也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刘众前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者系山东省旅游协会会长、原省旅游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