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大概在一九三七年冬初,国民党设立了第五战区,李宗仁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长官部在徐州,它的任务是阻挡日寇从津浦路南下攻占徐州。
国民党究竟调动了多少部队到这个战区,我们不得而知。只听说有李宗仁的桂系军队,有川军邓锡侯的部队,有东北军于学忠的五十一军,缪溦流的五十七军,石友三的六十九军,西北军庞炳勋的一个军。听说还有其它的军队,我们弄不清。这些部队统归李宗仁指挥。前线是微山湖东的滕县、临沂,微山湖西沿陇海路的归德、开封。最后防线守微山湖和它以东运河线上的台儿庄一线,以保卫徐州。
第五战区的范围,实际上包括长江以北的苏北、皖北、豫东、鲁南,即四个省的各半。
第五战区的军事组织部署,我们不得知道。现有在中央军委工作的解方(解沛然)是驻第五战区司令部的于学忠五十一军高级联络参谋,他是中央长江局领导的东北军地下党员,他可了解当时第五战区的一些军事情况。
李宗仁为了需要民力支援前线,成立了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过去国民党军队是靠抓佚到前线服役),这个组织是群众团体,不是军事组织。是由司令长官部聘请党政军民的知名人士组织的,实际上做工作的只有各界抗日人士,特别是北京、天津流亡学生中的民先组织起骨干作用。委员会的主任是桂系的老国民党徐州的名人刘汉川。动委会设三个部:宣传部,部长是民主人士倾向共产党的郭若水,组织部长是李宗仁的高级秘书夏次叔,挂名不工作的,副部长郭影秋(是动委会中共地下党团书记)掌握全部工作,青年救国团总团部,简称青救团,团长先后两个人,一个是刘剑(中共党员),现任浙江省副省长,另一个是唐秉光,又名唐君照(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工学院院长。总动委会,虽然不派人到各县组织下级动委会,但是有很多县都自动的组织县动员委员会,到徐州总动委会备案,利用这个组织形式发展自己的力量,如我们党初期,在工作基础薄弱的县,即利用这个形式发动群众,雎宁、宿迁等县就利用过一个时期,但是我党利用县动委这个形式者少,而且时间不长。因为县动委会是上层统战组织,关系复杂,不如利用青救团的组织形式,直接组织和武装革命青年方便,效果快而好。国民党和无党派人士也有的利用这个组织形式组织县动委会。
李宗仁为了吸收各地大批流亡到徐州的青年学生,扩大桂系的力量,组织了抗日青年军训团,训练地点在后方的河南省南部的潢川,一般人都叫它作潢川军训团。当时我们党的干部极少,没有派人打进这个组织。
一九三七年冬初,我们特委机关仍在鲁南抱犊崮山区的高桥镇,在河南省委派代表刘文(化名余子斌)检查我们全边区工作回河南省委汇报后,回到特委传达省委指示,要特委机关迁到徐州,并要我和李宗仁谈统一战线,争取公开活动。并批评我在革命形式大发展的情况下,仍在山沟里和谁讲统一战线。特委随即讨论决定:由特委宣传部长何一萍分工管鲁南地区的峄县、滕县和枣庄矿区、临沂的工作。特委组织部长张光中分工仍管湖西地区的丰、沛、萧、砀、鱼台各县工作。我和刘文带特委秘书丛林迁到徐州工作。刘文除代张光中管特委全面组织工作外,直接领导徐州地下党工作。我主要抓各县的群众武装工作,并搞上层统战工作。当时即由张光中介绍刘文和丛林先到徐州找郭影秋,了解情况,寻找住址。十月,丛林由徐州回鲁南汇报后,我即进徐州。我到徐州后,先找刘汉川(在徐州省立师范任过职,我是该校学生,我认识他),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刘表示很赞成统一战线,我就请他介绍我会见李宗仁。次日我见了李宗仁。李不仅表示赞成统一战线,并说: “我们(指桂系)和共产党八路军建立统战关系最早,至今关系也最好。”在会谈后通过刘汉川的建议,李宗仁聘请我为第五战区总动员委员会委员。在《徐州日报》上发表的是聘请地方名流郭子化为总动员委员会委员。从此,我就公开出来做统战工作的活动。但我只是挂名委员,我没有参加过一次委员会,也从未走进总动委会的门。当时省委指示我们的中心任务是t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坚持敌后抗战,在斗争中发展党的组织。因此,我是经常到各县检查并汇合群众的武装组织。在徐州住的时间很少。徐州的党群工作,都是刘文负责。
徐州的沦陷,第五战区的垮台和我们特委机关的撤出,在一九三八年四月,我到鲁南会合几个县的群众武装,建立人民抗日义勇队后,五月初回到徐州,知道因情况紧张,刘文已在半月前病重已回到河南省委。这时,国民党的党政机关都逃光了。到五月十八日下午,听说李宗仁也在前数日离开徐州向西逃走,群众团体也都离城而去。这时我们看到徐州各街都被敌机轰炸的乱七八糟,已成死城。我们当即决定撤回鲁南山区。当日下午出城,到利国驿雇民船夜间过微山湖,突过津浦铁路,到达滕县南部山区。后来听说,于五月十九日徐州就被日寇占领了。
我回忆的第五战区始末的片断情况和我党参加总动委会的一般情况,供参考。
一九六九年六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