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徐州七师的郭子化(文/仝菊圃)

郭宋庄 发表于2019-11-06 14:33:52

郭子化同志学名邦清,子化其字也。原籍江苏省邳县土山镇人(关羽屯兵土山故址)。我们是邻县,相距不及百里。我们是江苏省立第七师范的同学。他比我大3岁,我进入师范比他早。我是1919年师范毕业,留母校工作,因而我们相处时间较长,他在师范学习5年情况,基本上我是了解的。

    现在回忆当年,以时久年老,有些模糊不清了。遗漏与错误实所难免,希健在的老同学,为之纠正。

    一、“五四”运动对郭子化的影响

    子化考入第七师范,学习努力,善于交友,正是“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同学们爱与他接近交谈,无形中成为学生中的领袖。他常说:  “任何一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应取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互相规劝,互相学习,……”这是他的一贯思想,我是,耳熟,也是同学们所共知的。证之后来,他善于团结周围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成事业的人,是有原因的。

    徐州古为五省通衢,今为京沪、陇海两大交通干线的交点,诚为兵家必争之地,信息灵通,理之当然。

    1919年5月4日,震惊中外的伟大运动,发动于北京,次晨即传到徐州。爱国青年学生,一触即发,立即响应。

    当年徐州有省立学校.第七师范、第三女子师范、第十中学三所,另有铜山县立中学,私立徐州中学、教会培心中学等十几所学校。第七师范是中心。当即通知各校全体学生于下午在云龙山下开大会,会前各校代表略加酝酿,大会一致通过。①各校立即成立学生会;②全市成立学生联合会,推举郭子化为联合会会长。此后徐州市学生会就在子化领导下,组织宣传、游行示威,检查日货等进步活动。

    这一时期的北京、济南、上海、南京等地代表先后到徐联系,互相支持,声势更大,向社会各界揭露卖国的二十一条的内容,声讨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罪行,激起人民对卖国行为的义愤。各校组织宣传队,从此街头、大小场所经常出现宣传队向群众宣传,启发人民爱国爱家思想。子化经常和几个同学到各处检查情况,有时被宣传队邀请指导宣传内容,有时他也自动登台讲说。他极善言辞,且富有哲理,具有启发性和鼓动性。他的演讲不仅人民群众爱听,连同去宣传的同学也被感动的落泪。

    郭子化、陈亚峰等领导爱国青年,不顾地方军警和学校当局的阻挠,走出校门,检查日货,真是日夜操劳,废寝忘食,对商店日货随查随封。

    6月3日后,他们宣布罢课集会,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手执旗帜,高呼,“内惩国贼”“外争主权”“打倒卖国贼曹、陆章”“坚决抵制日货”决不承认二十一条件”等口号。游行后把封存的日货,载于十几大车运到东门外黄河故道,大张旗鼓地点火焚烧。当时围观者,何止千万人,其中有农民、工人、市民、小学生等等。乐队奏着军乐,群情愤激,欢呼叫好,掌声如雷。当时称之为徐州的“虎门”式的事件,诚哉然也!

    二、创办《赤潮旬刊》

    “五四”运动,经过宣传、检查日货,特别是大张旗鼓的焚烧日货,影响很大,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思想觉悟。因而青年学生的思想的提高,感到应付时代的不足,同时由北京传来的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如《新青年》、  《觉悟》……包陆续传到了徐州。进步青年们很受鼓舞,如饥似渴的去读书。1920年上半年,七师学生郭子化、戴蔚霞、徐怀云、冷启英、苏鸿鉴、解慕唐,张继超等十余人,自由结合,成立一个读书会。

    开始他们无选择的有什么新书就读什么,如《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无所不读。所读的书不完全相同,所见也不同。为了统一思想,通过徐州在北大读书的学生与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取得联系。得到《列宁传》、《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等书。共产主义先驱者李大钊同志曾亲自派北大学生陈德荣、毕瑞生多次来徐传达北京革命形势,交谈读书心得。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要“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道路”。

    为了团结广大群众,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组织“赤潮社”,发展社员达30余人,创办《赤潮旬刊》,每期500份,印刷费由社员量力捐助,刊面红色,刊词是一首白话小诗:  “怪不得红光满天,赤潮遍地。原来是《赤潮》诞生了!……”其内容以宣传反封建,提倡科学民主,提倡白话文、白话诗,要求学校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些都是“五四”后,青年学生普遍要求所欢迎的。

《赤潮旬刊》第一期赠阅,从第二期订阅,影响很大,扩大到徐州8县,因而引起徐州镇守使陈调元的害怕,亲到七师检查,并找郭子化等负责人,当面训斥,什么图谋不轨……。适时化学实验室有教师学生正在实验,不慎爆炸,因而陈调元以为用清末徐锡麟在安庆对待清巡抚恩铭的办法来对待他,吓破了胆仓惶逃去。陈回到镇署后,立即下令封闭《赤潮旬刊》并令学校校长严惩郭子化等人。《赤潮旬刊》仅仅出了4期,就夭折了。当年七师校长是陆裕楠,人品恶劣,贪污成性,他秉承军阀陈调元指示,开除与《赤潮旬刊》有关的郭子化、陈亚峰、戴蔚霞等25人。并张贴布告说:查郭子化等,思想不端,印刷《赤潮旬刊》,散布邪说,屡教不改,不堪造就。……特将该生等开除学籍,立即驱逐出校。布告贴出后,激起全校学生义愤,一哄拥入校长室内,纷纷指责,要求收回成命。校内学生罢课,社会舆论遣责,陆均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因此,相持不下,徐州8县学生联合总会声援被开除同学,宣布罢课,并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由学生总会出面,宣布开除陆裕楠七师校长职务,驱逐出校,并报告省教育厅。这时省教育厅看势态难以挽回,只好顺水推舟,免去陆裕楠校长之职,另派省议员张宏业接任七师校长。张接受学生提出的条件:①撤销开除学生布告,恢复被开除学生名誉,②多请北大进步教师来校任教,学生们这才回校复课。

    这场斗争,历时3个月,终于取得最后胜利而结束。

    由于这一场斗争的胜利,《乐群周刊>又出世了,随着马克思主义之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觉悟逐步提高,为以后徐州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

    总的说来,当年七师进步学生,以郭子化同志为首,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贡献。

    (作者•原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浏览:100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联大
    联大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