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终生不忘(文/李清溪)

郭宋庄 发表于2019-11-06 15:20:45

子化同志,离开人间已有15个年头了,在这期间一直想写一篇缅怀他的文章,寄托哀思,可是每当拿起笔,激动的心情总不能自抑。他对党无限忠诚,一生光明磊落,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政治信念,他对人民无限忠诚,一辈子艰苦奋斗,俯首甘为儒子牛的作风,他对同志和蔼可亲,真诚帮助,负责到底的优秀品德,特别是对我的教育和帮助之情,无时不激荡着我的胸怀。如今要为这位良师益友出一本缅怀专辑,我高兴得夜不能寐。一幕幕谆谆教诲,一桩桩动人事件,又浮现在我的面前,我一口气地把它记录下来,以寄缅怀之情。

    第一次见面

    子化同志和我第一次见面,那是在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他原名叫郭邦清,江苏省邳县郭宋庄人,离俺家只有10多里路。由于我们两家有族房亲戚关系,因此两家经常往来。还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听叔伯母讲,他天资聪明,好学上进,将来前途无量,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当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便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很想见到他。

    记得那是1921年暑假的一天,我的堂兄李觉民对我说:“你不是想见到子化表兄吗?我和他在徐州第七师范学校是同学,过几天我就带你去。”听堂兄这么一说,我高兴的又蹦又跳,忙打听他长的什么样?在学校里干了什么大事情?总之,对他的一切都,觉得新奇。觉民兄说,他在学校成绩优秀,是优等生。在前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中,他组织青年学生游行示威,发表演说,还举办进步刊物,很受广大青年的拥护。在我的心目中,更加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心中充满着敬仰之意。

    第二天吃过早饭,觉民兄领我到土山镇,穿过一条狭窄的胡同,走进了一个比较讲究的院子。这时,他和另一个青年从堂屋里满面春风地出来迎接我们。一个身着学生制服,中等身材,白净四方脸堂和炯炯有神的目光,顿时我便意识到这就是我日夜想见的郭子化表兄了。

    觉民兄拉着我的手介绍说:“这是我堂弟,家里老人常向他讲你的事,他想见见你。刀他拍着我的肩膀,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回答说:“叫李清溪,是祖父给我起的。”

    他又问:”读几年级? ”我回答说:  “读三年级。”他说:“我是乙戍年(1896年)生人,比你大10多岁,你现在这么小就上了三年级,前途是有希望的。你要好好读书,小学毕业了要上中学,上大学,要学好本领,将来为老百姓做点事。现在咱中国老百姓实在是太苦了,他们活不下去啊!咱们青年人不大胆起来解救他们,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他越讲越激动,站起身来,将衣扣解开,继续说:  “咱们中国是咱中国人的中国,却被腐朽的北洋卖国政府出卖给了洋人,列强们象贪得无厌的吸血虫,趴在我们身上,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午饭后,他把我们送出很远才回去。我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他的身影,心想:我长大了,也要象他那样,忧国忧民,爱国爱民。

    家破志不移

    子化同志,还有一件事在家乡传为佳话。我最初知道是1923年春,听伯母从娘家回来讲,他在徐州读书期间,由于受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影响,一心想为家乡办几件实事,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旧面貌。他七师毕业之后,便和几位有志青年,在家乡巨山共同创办了峄黄植树公司,并在巨山四周创办了4所初级小学,想一方面植树造林,改变巨山荒山秃岭的旧貌,一方面进行教育改革,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人民做事。然而,这些却触犯了地主豪绅的利益,他们先是到处造谣说,巨山植树败坏了这里的风水龙脉,办学校是鼓吹邪说,企图教孩子造反。然后,领人霰占了学田,并焚烧子化和其他6名同学家的房屋,害得他们无家可归,四处流浪。

    面对地主豪绅的暴行,他并没有屈服,四处奔走打官司,经过半年多的周折,终于打赢了官司,迫使这个地主豪绅赔偿了损失。通过这件事,使他明白一个道理,旧中国的腐败,靠实业和教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彻底摧垮反动制度,搬掉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华民族才能有希望。不久,他到南京东南大学补习班就读,1924年6月考取了北京朝阳大学。北伐战争开始,后,他毅然地弃学从戎,在叶挺部队任总务科长。1926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父子情怀

    子化同志一生中,四海为家,心里只有革命。有件事,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在抗战初期,我在土山小学任校长时,子化的长子郭光裕也在该校念书。由于我们两家的族亲关系,对光裕格外关心。一天,我得知担任党的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的郭子化同志在徐州与国民党第五战区可令长官李宗仁搞统战,还开办了抗日青年训练班,培养革命人才,发动和组织群众抗日。便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光裕。15年前,子化同志离家不几天,表嫂生了光裕,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他与家中音信全无。如今,子化有消息了,全家人说不出的高兴。第二天,天还不亮,便让光裕进城找父亲。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徐州和家乡战事即起的非常时刻,身负党的重托的子化同志,第一次见到15岁的亲生儿子,该是何等心情?故乡一别十五载,伴随他度过来的而是弥漫的岁月,苦难的历程。大革命失败后,他遭到国民党的通缉,受党的指派,化名李省吾,于1929年来到皖东北洪泽湖边的白庙子,以教书和行医为掩护,坚持地下斗争。1930年9月又到微山湖边孔庙小学,继续以教书掩护为党工作,先后领导泗县、永城的农民暴动。1932年10月,又到枣庄矿区开辟工作。十几年来,他虽然都是在徐州一带活动,但一直未能抽出时间来看望家乡亲人,如今儿子来到跟前了,他百感交集,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心情,一下子将儿子揽在怀里。让儿子坐在自己眼前,一边仔细端详他的长象,举止,同时详细询问了家里的情况。最后,他深情地对儿子说.  “光裕啊!日本鬼子现在打了进来,目的是想灭亡咱中国,咱们唯一的出路是组织起来和它斗!按理说,咱们爷俩15年第一次见面,应该留你在这住几天。但是,国难当头,我不能留你,你必须马上赶回去。”说着,子化将身边唯一的几块钱交给了儿子。光裕双手接过钱鼻子一酸,猛她扑到他的怀里哭了起来……。

    15年间,难得一面,这是何等的革命精神。光裕后来也参加了革命,为了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视察民情

    子化同志,是我亲自接待的领导干部中,最能深入实际,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的一个。

    说来话长,那是1961年秋天,当时,我在江苏省丰县任县委书记。丰县同全国一样,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广大农民缺吃少穿,穷的很,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条件就更差,不少人得了浮肿病,医无医,药无药,没钱治疗,只能呆在家里受苦。看到这些,我作为全县人民的“父母官”,不知愁的多少个夜晚睡不着觉,心想,下面这些情况中央知道吗,毛主席他老人家知道吗,用什么办法帮助人民度过眼前的难关呢?正在我反复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一天,中共徐州地委突然来电话说,国家有一位副部长要来丰县检查指导工作,指示我们安排好食宿,准备好汇报。我放下电话,心里琢磨着,“哪一位副部长能来呢?不管谁来,这次我一定得把他带下去看看真情况,不然尽昕瞎吹,害苦了老百姓。”可是,我们从早晨一直等到下午也没有人来,到了傍晚的时候还是没有消息,正想打电话到地委问一下。突然,一辆吉普车裹着尘土开了过来,到县委大门口“嘎”地刹住了,我和县里其他几名领导忙迎上前去。只见车门打开,走出来一位衣着俭朴,面带笑容的老人。我一下子愣了,哎呀!这不是中央卫生部副部长子化兄吗?没想到这位年过六旬的党的高级干部会亲自下来视察。他紧紧握住我的双手说:  “早就听说你在丰县当了县委书记,还培植了大果园,这很好,咱们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人民办实事,不然,光说空话,算什么为人民服务。”他说:“我这次来,谈不上什么检查指导,主要想了解点情况,重点是医疗卫生方面的,看看您们做了哪些工作、存在什么问题,人民有什么要求?当领导的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情况,学会调查研究这门学问,不然就免不了瞎指挥,而要了解情况,除了深入群众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的这些话虽然听起来平常,其含义是多么深刻!特别是在当时的形势下,他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是堆能可贵。他谈笑风生,还和当年一样平易近人,一样亲。晚饭过后,我们各自谈了土山分别后的经历,特别使我难忘的是,当我问起1950年他代理山东省政府主席期间,因安排一些出身不好的社会进步人士、知识分子,被诬为“阶级路线不清”时,他沉默了一会,冷静地对我说:“清溪啊!是的,我在山东是安排了一些出身不好的社会名流,知识分子的工作。但这些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是统战对象,是我们党的朋友,我们在敌占区以自己合法的身份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甚至牺牲了亲人,倾家荡产,现在我们胜利了,怎能把他们一脚赐开,不要他们呢。起码讲,要让他们有个吃饭的地方吧,不然,不要说党性,党的政策,连起码的人情味也没有了。战争年代与他们打交道是统战的需要,建设的年代,安排他们工作同样是统战的需要。至于有人对此说这说那,让他们说好了。历史已经证明,革命的队伍如果想搞的纯而又纯,清而又清,不可能夺取胜利。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也想纯而又纯,清而又清,出身不好的人都认为靠不住,都不要,建设也同样搞不成功。我们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人怎么说,更重要的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千秋功罪,是非曲直,自有后人评说。”他对我说:  “我们共产党员嘛,委屈一点有什么关系,要经得起委屈的考验,这也是党性的表现。”子化同志如此胸怀和党性原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早晨,我心想,昨天他很疲劳,睡的又晚,让他多休息一会。吩咐招待所的同志不要打扰他。但是,当我7点钟走进他房间时,却发现他早已不在房间,经打听,原来他已到附近村子里找群众了解情况去了。从生产到生活,从文化教育到医疗卫生,都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社员们、生产队、大队、公社和县里领导的意见,以至对国家的意见,他都一项一项详细地问,一条一条认真地记,有些问题还与群众一起讨论。特别是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意见,更使他觉得责无旁贷。早饭后,他听完医疗部门的工作汇报后,又亲自到医院与医护人员进行了座谈,并到病房看望了住院的群众,到门诊询问了就诊的社员。对于大家反映出来的问题,凡是能随时随地解决的,都及时给予了解决,凡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则耐心地向群众解释,表示要尽快想办法解决。看到这场面,不少病人和家属都感动的流了泪。

浏览:102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游居队队长
    游居队队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