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忆 郭 院 长(文/仝道振)

郭宋庄 发表于2019-11-06 16:57:32

1948年济南解放,山东省府机关从青州迁驻济南城。不久,郭子化同志当选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主持山东省日常工作。在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的基础上,恢复、建设工作是十分艰巨的。千头万绪百废待兴,郭副主席首先抓了培养人才、培养干部的工作。于1949年秋,创办了山东行政学院。这是山东解放后第一所马列主义新型大学。我是1949年10月进入该院政法系学习的。当时的院长就是郭子化,副院长杨希文,于勋忱。郭子化同志虽然政务繁忙,来院时间不多,但他的教育思想,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影响。现就我所知点滴事例记述下来,作为一个学生对敬爱的院长和老师的一点敬意和纪念!

    确立教学方针认真选拔讲师

    无产阶级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干部。培养干部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方针、路线和指导思想。郭院长说;“我们的行政学院,是按照延安抗大精神办的,是一所新型的大学。教育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同学们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下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然后再回到学校来,总结经验,提高觉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要求的。1950年4月,我参加了峄县、枣庄一带的春荒救灾工作,1950年冬参加了整沂导沭四期工程工作。在实践中,使我亲身体会到只有到群众中去,置身于群众中间,与群众共甘苦,才能密切党群关系。群众主动让出房子给我们住,向我们介绍当地的阶级情况和生活情况,对政府的关心和救济表示感激。在导沭工程中,民工20万人,天寒地冻,拼命苦干,轰轰烈烈战天斗地的奋战场面十分感人。终于胜利地结束了第四期导沭任务,使我真正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两次下去,收获不小,使我深深体会到学院培养干部的方针是正确的。

    培养干部,还要有好的导师,郭院长特别重视授课教师的选拔工作。他除了亲自讲授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外,并在省直机关中精心挑选讲师。条件是,既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又要有多年的专业实践经验。记得当时讲《政治经济学))的是省财委主任周广春,讲《社会发展史》的是省党校副校长李景春,讲《辩证法》、《唯物论》的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匡亚明,讲法学理论及成文法规的是省人民法院院长张伯秋等。这些老同志大部都是大学毕业生,而且又是从事几十年、十几年专业实践的老干部。他们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地讲授。举出例证,使我们听得懂、学得快,受益非浅。郭院长有时还在百忙中来院作时事报告。他在办教育上,花费了不少心血。

    关心群众亲临抗凌前线

    1951年1月(农历1950年腊月),山东天气严寒,黄河下游冰凌很厚,但黄河上游,气温升高,已开始解冻,因之大片大片的冰块流入山东,堆积如山,、颇有切开堤岸之势。这次凌讯严重威胁利滓一带居民的生命财产。郭副主席闻讯后,立即组织力量对冰凌进行爆破,但气温太低,炸开后又冻了上去,群众处在危急中。郭副主席闻讯后立即赶赴抗凌第一线,亲自视察灾情,他看到这种情况后,立即组织群众疏散搬迁。群众离村后不久,冰凌就切开堤岸,洪水冰块挤出堤外,淹没了王家村,但群众都已脱险。郭副主席在冰凌现场一个星期,日夜操劳,至次年正月初三才返回济南。

    严格要求身体力行

    1951年,我从山东行政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人民法院工作。当时正值“镇反’’高潮,通过“四一”,“五一”两次全国性的大逮捕后,由于省法院人少,案件积压如山。为了配合抗美援朝运动,及时镇压反革命、安定社会秩序,省府成立了4个清理积案办公室,郭副主席亲自审批案件,工作量之大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我当时在第一办公室,郭副主席多次到省法院检查工作,并强调指出:  “办案最忌的一条是逼供信,一定要抓证据定案,单纯的口供是不行的,要对党、对人民负责。我与你们约法三章,事实错了由你们负责,量刑错了由我负责”。这几句话,始终刻在我脑海里。以致在以后办理泗水县王氏投毒杀人一案中,引起我高度的警惕,原判死刑,结果无罪释放,防止了错案的发生。

    1953年,《解放日报》记者来省法院出示“死了的人,还能扒出来枪毙吗? ”的标题样版(尚未登出),指责我们对在押犯工贼X×X没有及时处理,将有死在狱中的可能。领导责成我办理此案。案情是1931年工贼×××在枣庄煤矿为外国人收买,将我枣庄地下特委书记2人出卖,致遭国民党杀害。材料简单,只有口供,连检举人也提不出可靠证据。跑遍青岛、济南,所有线索也都查过了,还是没有结果。最后请示省政法委,杨宣武主任提供了线索。他说郭子化同志当时在鲁南做除奸工作。当即发函到上海(因郭老已调华东局工作),郭老接信后,立即亲笔函复,证实出卖我枣庄特委书记的就是这个内奸工贼。大意说;中共中央派我去除掉这个工贼,因当时有外国人保护,多次均未得手而让他跑掉了,以后多次查找,均无下落。并提出从快处理,以慰烈士之灵!我们据此及时处理了这个罪大恶极的工贼。

    1987年8月25日

 


浏览:68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