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因角色改名的作家

红色晋绥 发表于2015-11-30 11:21:06
   “别以为大作家都有高学历,我的文化其实都是在革命队伍里学的。我的第一个短篇小说《碑》的素材就是根据1939年春天发生在临汾的一个抗日女干部为掩护 群众撤退而跳入汾河牺牲的真实故事改编的。”胡正后来回忆时说到。胡正是“山西文坛五老”之一,说起来,他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胡正原名叫胡振邦,1924年生于山西省灵石县城。1938年,14岁高小毕业的胡正成为晋西南牺牲救国同盟会吕梁剧社中的一员,成了宣传抗日的小战士。 只因在吕梁剧社的时候,他在一个名叫《解放》的剧中扮演了一个叫胡正的抗日小青年,他把这个角色演得太鲜活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大家见了都 叫他胡正,从此他索性就把名字改成胡正了。
   1939年11月,年仅15岁的胡正跟随吕梁剧社在延安演出,期间在鲁迅艺术学院进行了短暂的学习。1940年2月1日,延安城北门外举行“延安民众讨论 大会”,胡正参加聚会,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之后,晋西北地区反扫荡战役加剧,胡正返回晋西北参加战斗。1940年10月,经组织推荐胡正再次赴延安学 习。在鲁迅艺术学院附近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和部队艺术学院学习,胡正系统集中地学习了中西文艺理论知识,理论的积淀提升了他创作的水平。同时在这个时 期,胡正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青年近卫军》等。
    文艺座谈会不久,毛泽东主席前往桥儿沟,为鲁艺师生作报告。胡正认真聆听着,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揣摩着其中蕴含的深意,长久困惑他的疑团终于茅塞顿开,他明白只有贴近群众,深入火热的战斗生活,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作品,也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延安火热的生活、名著的滋养,使年轻的胡正有了文学创作的冲动。当时条件艰苦,连笔都没有,胡正就到外面捡了笔尖,插在高粱秆上当笔。没有纸,就用老百姓在庙里留下的黄表纸当草稿纸。尝试中
在延安得到历练
    写作的成功,极大地鼓舞着年轻的胡正不断进行艺术上的探索,也坚定了作家“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理念。学习之余,胡正也 积极参与剧社的排练、演出。《讲话》之后,剧社一改以往演洋戏、大戏、古戏的风气,开始贯彻《讲话》精神,排练新戏。胡正参与了《晋察冀乡村》的排练,该 戏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演出,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认可和群众的欢迎,胡正在其中扮演一名民兵。在晋绥成长为知名作家
    1942年夏,学习结束后,胡正回到晋绥革命根据地分配到八路军一二○师政治部“战斗剧社”,继续从事宣传工作。1943年1月,根据《讲话》精神,晋西 北党委决定让爱好文学的青年组成文艺工作团到基层去。胡正成了静乐县二区的抗联文化部长,同时参加了武工队的工作。紧张而有意义的工作与战斗生活,激发了 他的创作欲望,写出了一些文艺作品。1943年5月26日,延安《解放日报》副刊发表了胡正的第一篇小说《碑》,由此他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这篇发轫之 作后来在1995年被中国作协、中国文联等单位联合推荐列为抗战文学名作百篇之一,收入作家出版社《中国抗日战争短篇精粹》。
    不久,根据基层工作的这段经历,胡正又创作了短篇小说《民兵夏收》,发表于当时的《晋绥日报》。随后又在1943年10月14日的延安《解放日报》发表, 改名为《夏收时节》。这篇作品在1981年收入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第六卷。战争年代的传奇经历,为胡正成长为一个知名作家提供了创 作的“富矿”。1944年2月,胡正进入晋绥文联“七月剧社”第三队,从事文艺创作,发表了一批小说、剧本、通讯。其中,与常功、孙谦、张朋明合写的剧本 《大家办合作》,获得晋绥边区为纪念抗战七周年举行的“七七七文艺奖”征文戏剧类丙等奖,剧社排练演出后,反响热烈。
    随后,胡正被调到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文艺工作团,赴晋绥八分区交东县搞文教调研,写出《谈边区群众剧运》一文,在《人民时代》杂志上发表。
    抗战胜利后,胡正回到了兴县,先在晋绥文联工作,后派任《晋绥日报》副刊编辑。1948年4月,胡正与常芝青、苏光等编辑人员在晋绥军区司令部受到毛主席的亲切会见,聆听了毛主席关于进一步办好党报的重要谈话。同年冬,胡正到临汾《晋南日报》社担任记者。
    新中国成立后,胡正曾任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山西省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1992年5月,被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的称号。2011年逝世。

浏览:96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