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与从周同志相处的日子里(文/柴干)

寻山人 发表于2019-11-16 15:49:03

我与从周同志都是1917年出生,籍贯都是山东省荣成市寻山所村人,他家住东头,我家住在西头,相距不足一百米。少年时代,我俩上小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在荣成县里第六小学读书,校址就在我后村。那时候,我们在一块玩耍,在—起学习功课,是一对很要好的小朋友。

在荣成第六小学读书期间,曹漫之教师非常关心我们学生的成长,特别钟爱从周同志和我。我校组织篮球队,从周是队长。他和我身材高,投篮命中率较高,加上曹老师对我们认真辅导,使我校篮球队投篮进步很快。邻近几个学校比赛,我们总是得冠军,而从周又是篮球队里的风云人物,每场比赛都很令人注目。他不但篮球打得好,足球踢得也很漂亮。他身体健壮,精力充沛,脚下发力凶狠,球踢得射程远,威力大,射门命中率高。记得当我们俩15岁时,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到荣成桑沟湾海石上参观一艘商船。这船快靠岸时,船工不慎,加上风浪又大,船翻个底朝天。我们一群学生在水中挣扎呼救。这次事故幸好无一人伤亡。我俩也庆幸这次大难不死。

1933年7月,在共产党员曹漫之老师的教育培养下,张从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们寻山所村第一个共产党员。不久,又发展了一批党员。使党的组织在荣成中部扎下了根。1934年,曹漫之老师去海阳县教学,寻山所一带党的工作交给张从周负责。成立了中共寻山党支部。张从周任书记。那时,张从周和我都在寻山所村公所工作,不只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张从周这个人多才多艺,他在寻山村公所给村长任文书时,又学会了拉胡琴,演唱一些京剧选段和当时比较流行的进步歌曲。他这个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群众欢迎。在村公所工作期间,我俩在一个床上睡觉,一个办公室办公。他对我进行宣传教育,讲俄国的十月革命。还借一本《十月革命》丛书,叫我偷偷看。在从周的影响下,我痛恨旧社会,向往共产主义。后来,我因家境贫困,到朝鲜谋生,因此与从周暂别。

听家乡人后来说,我去朝鲜后,张从周去文登七乡师读书。在乡师党组织的培养下,他边读书,边从事党的工作。1934年,文登乡师党组织由于叛徒告密而遭敌人破坏。1934年7月,乡师党组织重建。在白色恐怖下,张从周任文登乡师党支部组织委员.他工作认真,积极开展党的工作,使乡师成为胶东党的活动中心。

1935年11月,中共胶东特委遵照共青团山东省委的指示,在昆仑山一带发动“一一•四”暴动,张从周根据上级党的指示,回到家乡寻山所组织起20多人的暴动武装。建立起荣成暴动武装第二中队,并担任队长。是年农历11月3日夜间,张从周带领暴动队伍,37

根据暴动指挥部的指示,去攻打石岛。中途他得知石岛的敌人有所防范,暴动在石岛受挫,不得不将暴动队伍隐蔽起来。“一一•四”暴动失败后,国民党山东军阔韩复榘派他的81师在文荣一带经常“清乡”,大批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杀害,荣成党组织几乎全部遭到破坏,白色恐怖严重。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张从周仍在乡间坚持斗争,秘密地开展工作。1936年6月,荣成党组织负责人曹漫之到寻山进行恢复组织的工作。张从周根据曹漫之的指示,与赵桂源、王恒泰,于世诚等人与上级党接上关系,党组织在荣成中部又活跃起来了。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也从朝鲜回到家乡。此时,张从周一面积极开展抗日募捐活动,一面秘密组织武装。他组织学生和爱国青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当曹漫之组成的抗日宣传团体“河山话剧社一到寻山演出时,张从周组织人在村东一个大空地上扎了一个大剧台。发动邻村群众看河山话剧社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丹等,由于从周同志招待热情,服务周到,演员姜克、袁若、李耀文、王大、王二、黄在等演出非常成功,使当地群众深受教育。

1937年冬,张从周同志组织我们几个人到附近村庄收缴地主的枪支弹药。当时,为了组建自己的抗日武装,张从周组织几个男青年,组织武术队,练武功,学习射击技术。1938年春,这批青年都参加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是年春,在李耀文的领导下.张从周等对国民党俚岛乡农学校校长王儒林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王儒林同意将乡农学校的枪支弹药全部交给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三军三路”。

后来,因战斗频繁,工作时常变动,我俩就分开了。几十年来,从周同志的音容笑貌记忆犹新。他对我的教导使我终生难忘。

 从周同志,永垂不朽!

(作者是原四机部基建局副局长)

浏览:67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Chief
    Chief
  • 寻山人
    寻山人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