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为民,两袖清风(文/袁振 秦和珍 崔健)

长清纸房 发表于2019-11-17 17:00:35

张耀南同志离开我们已整整21年了。作为他的老战友、老同事,非常钦佩他那追求真理、不折不挠、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精神和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

    耀南同志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

    1901年,耀南出生于山东省长清县一个叫纸坊的偏远山村。从青少年时代起,他就开始寻找变革旧社会的道路。1916年至1919年,他在长清县立高小读书期间,即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立志以强国富民为己任,“做大事,不做大官”。毕业后,为寻求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机会,他考入济南济美教会中学,不久因在学校鼓动反对读圣经、做礼拜而被开除。次年,他转考省立第二师范。在曲阜二师学习期间,他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科学学说,选择了“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1925年冬,他毅然舍弃即将到手的毕业文凭,回到家乡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以家资和几十亩山地作押,办起了农民义学和农民生产合作社。他幻想从实干中摸索一条与农民共同富裕,实现“大同世界”理想的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改良主义是当然行不通的,坚持了不到三年,就彻底破了产,还欠债数千元。1928年4月,国民党新军阀蒋介石的队伍开进山东,他们打着孙中山先生的旗号招摇撞骗。处于苦闷之中的张耀南一时对三民主义产生了兴趣。不久,他发动数千农民参加打倒旧军阀县长的农民运动。可是国民党在长清上台掌权后,对农民要求取消苛捐杂税的强烈愿望却置之不理,耀南多方奔走四处碰壁,遂置县农会筹委会主任每月40元大洋的高薪于不顾,愤然离职到县立第一小学当了一名每月12元薪水的教员。

    耀南到长清一小第二年,即被全校师生推任校长,直至抗战爆发。10年中,他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教育事业。他推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提倡“教学结合”、“学做结合”,学生参与学校的监督管理,学校事务和财务收支均向学生公开。一小在全县名声大振,耀南也以其正直清廉、治学严谨,对学生极端负责任而深孚众望。“七•七”事变爆发后,耀南全力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一些原来在一小毕业的学生,其中如魏金三等人已加入了共产党,陆续由外地回到长清,他们共同发起成立了“长清县民众抗敌后援会”,由耀南任主任。一面公开开展救亡宣传活动,一面根据党的指示,积极准备组织抗日武装。1937年底,济南、长清沦陷。1938年2月初,耀南、魏金三、崔健等和上级派来的万晓塘、袁振、冯乐进等同志一起发动了“马湾起义”,拉起了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不久,这支队伍编为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第四大队。5月部队改编,耀南先后任十支队独立营连长、副营长、二团副团长。11月,耀南被派回地方,担任长清县抗日救亡动员委员会筹委主任。1939年1月,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来的愿望。同年6月,鲁西大地我党领导的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在长清诞生,耀南被选任县长。11月鲁西第一个专署——泰西专署成立,耀南又被泰西八县县、区长会议一致推选任专员。他担任泰西专署和冀鲁豫一专署专员达10年之久。建国后,他又历任泰安专区副专员、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兼党组书记、林业厅斥长等职。“整风反右“运动中,他被冲击和受到错误处理,1959年到泰山林场任场长,直至逝世。

    耀南同志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又是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耀南爱国热情之高涨,立场之坚定,充分表现在伟大的抗日救亡中。“九•一八”事变后,他在长清一小任校长时,就利用一切机会,在各种场合仗义执言,抨击国民党政府的投降误国政策。在一次国耻日纪念会上,国民党县党部代表演讲一通后,耀南立即登台,他说:“刚才那位先生的结束语是干、干、干,我就以此为题讲,这些年来,你们到底干了些什么?”他慷慨悲愤,历数政府的倒行逆施。县党部的人尴尬汗颜,台下群众则拍手称快。在长清教育界,他所在的一小民主、进步、爱国的气氛最浓。抗战爆发后.耀南毅然毁家纾难,投笔从戎,带领家人亲属参加了抗日工作。

    耀南深知武装在抗战中的作用,很重视抓武装建设。从部队到长清县动委会工作后,他又以三支破枪起家,搞起一小支武装。他曾亲自率领这支小部队,不避艰险,身先士卒,在村自卫队联防配合下,伏击过石岗据点的伪军,偷袭过日军,拔除过伪军据点。1939年春,一一五师东进支队挺进泰西,罗荣桓同志了解到耀南的情况后,曾称赞说:“一个旧知识分子出身的同志,抗日这样坚定,对党这样忠诚,十分难得啊!”

    在整个抗战期间,耀南同志为创立、建设和巩固大峰山和泰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他坚定地、全面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在长清执教十余年,被誉为“弟子三千”。在他的影响下,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抗战初期就投奔了共产党、八路军,有许多后来成为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耀南利用他的社会影响,与各界广泛联系,充分发挥了党的政策的威力,团结、带动一大批爱国人士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抗战,与我党同心同德,共渡难关。有的国民党人士也被争取、改造为我党的好干部。这在当时对于扩大我党我军影响,开辟和坚持抗日根据地起了巨大作用。

    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耀南对党对革命如赤子之诚,始终不渝。即使一时不被理解,甚至有时被误解,他对党的信念也没有丝毫动摇。当他在“反右”扩大化中被错误处理后,不少老同志替他鸣不平。他总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党,相信党迟早会纠正失误。我是这样,你们也要这样。”“文革”中,他被“造反派”宣布党籍、职务“双开除”的当日,就在日记中写道:“组织上被开除之日,即是思想上重新入党之时”。信念之坚定,可见一斑。

    耀南同志做人的品德是高尚的

    耀南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上从不搞特殊。抗战最困难时期,他和普通干部、战士一样粮食定量,一样吃糠菜树叶。上级照顾他的“老年金”,总是被用来照顾伤病员和其他同志。行军时,他的马不是驮伤病员,就是驮物资,他则坚持和同志们一起步行。部队把缴获的一件羊皮袄送给他,但不几天就穿在一位老年参议身上。耀南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同志,更从政治上爱护同志。1950年泰山泰西两专署合并后,他改任副专员,原泰西的有些干部为此私下有些议论。他觉察这一苗头后,专门召集泰西的干部开会,对这种错误严肃地进行了批评教育,指出,一个人干什么是由党决定的,个人无权过问,一定要搞好团结。他与刘舜卿专员工作中互相尊重,密切配合,大家无不心服口服。在对犯过错误的干部的处理问题上,他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治病救人,努力避免失误。

    耀南一生坎坷,但无论身处何境,他时刻不能忘记的就是:尽量为党多做工作。他常说:“想想牺牲了的同志,我们活着的人就要努力把工作做好,把国家建设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他始终是个实干家。1959年,在受到错误处理时,他主动要求到泰山林场,下决心把泰山建设好。1962年,组织上对他的“问题”进行了甄别平反,决定恢复他卫生厅厅长的职务。他说:“我在泰山建设方面刚刚开头,就让我把余生献给泰山建设吧!”婉言谢绝。不久,省里准备办社会主义劳动大学,他主动要求把三分校设在泰安,他自荐兼任校长。为了办好社会主义劳动大学,贯彻毛泽东、刘少奇同志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他呕心沥血,为农村基层组织培养了一批发展农、林、牧等事业方面的人才。

    耀南处事稳健持重,凡事都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深思熟虑,坚持原则。但有时人们也说他“倔”。他的爱人王芳,抗战初期即参加工作,是大家公认的妇女干部。精兵简政时耀南以她文化低为由率先精简。抗战胜利后,专署充实定编,同志们一致提出,王芳同志一直坚持工作,应列入编制恢复工作。但他坚持不同意,以后多次机会,也都因他的坚持而未办理。王芳同志就这样当了一辈子家属。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凡是他认为不能办的事,坚决不办;凡是认定对党和人民有好处的事,“咬定青山不放松”,再难他也要干到底。在我们今天改革开放事业中,不是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吗?

    耀南担任领导职务多年,所有接触、了解他的人一致公认有这样几点:他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他始终是人民的公仆,与人民同甘共苦,从不居功自傲;他为政清廉,从不以权谋私;他光明磊落,言行一致;他党性强,作风正,从不搞“小圈子”、“一言堂”;他团结同志,宽以待人。“无私功自高”,他就是以这几方面“过得硬”,在群众中树立起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受到群众的衷心敬佩和爱戴。

    1974年10月5日,耀南因患癌症,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他未给子女们留下什么遗产,却给人民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耀南的精神,将鼓舞激励后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思索、奋进!“一生奔走,皆是为国为民;两袖清风,方显其高其大”。同志们不会忘记你,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你——耀南同志。

浏览:107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董云凌
    董云凌
  • 平阴子顺
    平阴子顺
  • 长清纸房
    长清纸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