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2006年10月16日父亲离开我们,至今己4年了。回想起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受益终生。父亲朱奇民,枣庄峄县(今薛城区)人。1918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历任山东峄县四区、一区区委书记,峄县公安局局长,运北工委委员,费县县委书记等职。建国后曾先后任临沂地委书记、济宁地委书记、省农业厅厅长、山东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府特邀顾问等职,为党和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仅择建国后两件事撰文,以示纪念。
抗击特大洪水
1957年7月中旬,临沂突然刮起一场凶猛异常的龙卷风。接踵而至的是特大暴雨和山洪。临沂城告急,苍山、郯城县也受到很大危胁。正在苍山县检查灾情的父亲接到临沂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雨情报告后立即返临。
途中河水暴涨,路被冲断,吉普车难行,只好骑马,仍不能行,最后冒险坐大水缸漂流到临沂城外。此时解泥河、小涑河、沂河、枋河滔滔洪水已汇集成一片汪洋,将临沂城团团包围,水深流急己无法进城。地区防指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临沂驻军报告,部队领导马上派出橡皮艇出城迎接。历尽艰险,父亲他们在军地领导和群众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临沂城指挥抗洪救灾。
在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指领导汇报了当前的雨情、水情和初步受灾情况,特别是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对临沂防汛的要求:若沂河水流量超过12000秒/立方米,就从小埠东炸堤分洪,确保临沂城安全。面对严峻形势,为准确掌握一线情况,父亲他们随即冒着暴雨步行到沂河大堤了解水情。此时原本平静温顺的沂河如脱缰野马汹涌奔腾向南,触目惊心,流量已达9000秒/立方米。地区防指组织的干部和群众正奋力加固大堤。回到防指,父亲和领导班子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若炸坝分洪将淹没临沂、苍山、郯城200万至300万亩夏季农作物和农田,以及数百个村庄、数百万间房屋、数十万人口和数十万头牲畜,后果不堪设想。面对严峻形势,经过认真分析和充分讨论,领导班子达成了一致意见:坚决保堤,不到万不得已,不炸堤分洪。并将这个地区防指集体意见和分洪必将产生的后果及利害关系立即报告省防指。
为了迎战更加凶险的洪峰,地区防指继续调集人力物力增援抗洪巩固大堤。时间流逝至深夜23点许,洪水流量己达12000秒/立方米。抗洪进入关键时刻。这时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室来电话询问水情,并再次要求临沂立即炸坝分洪。面对上级主管部门,临沂地区行署负责人代表地委和地区防指如实汇报了当时的水情和抗洪救灾情况,坚持原抗洪意见。凌晨许,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亲自打电话命令临沂立即分洪,父亲阐明了坚决保堤的态度和暂不分洪的理由,这位主要负责人表示向省委汇报以后再定。凌晨一时许,父亲和地委一班人再次到抗洪一线察看水情。由于持续降雨,此时洪峰己与沂河大堤顶基本持平,流量已达14000秒/立方米,情况更加危急。领导班子决定继续按既定意见动员和调集更多的抗洪力量和物资倾全力加高加固大堤,并不断派出水文监测人员到沂河上游地区了解水文情况,以供决策。当他们又回到地区防指时,省委负责人亲自打电话询问水情,并要求炸堤分洪。父亲再次向省委领导汇报了当前的水情,他说虽然水还在涨,但上涨势头和速度已趋缓慢,我们的干部和群众不想前功尽弃,还能扛。现在还未到万不得已炸坝分洪的时候。而且如果现在炸堤分洪,凌晨一两点钟群众都在睡梦中,一点防范准备也没有,财产和牲畜也来小及转移,洪峰倾泻下去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鉴于抗洪一线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坚强信心和巨大勇气以及非同寻常的利害关系等诸多情况,省委领导最后对父亲说;分不分洪由你们自己决定吧。
流量达到16000秒/立方米之后,洪魔终于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大堤内水位首次滞涨。此时地区水文监测人员报告:沂河上游已停止降雨,大堤内水位呈缓慢下降趋势。次日黎明到来了,临沂城放晴。沂河大堤安然无恙。尽管局部有小的决口,但人员无伤亡,其他损失很小。临沂人民终于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而且也保住了苍山、郯城,保住了绝大部分农田、农作物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夺取了抗击特大洪水的重大胜利。
坚持种植业改革
1963年初父亲由临沂调任济宁地委书记。这个时期济宁的严重自然灾害同全省全国一样,是年济宁地区人口500万,粮食总产量12亿斤,粮食亩产200多斤,年人均口粮200余斤,居全省中下水平。金乡县、鱼台县农业生产情况更差,是年鱼台县人口19万,小麦亩产70多斤。春季,粮食青黄不接时,全县约有8万余人离乡背井逃荒要饭,占全县总人口近二分之一。吃粮靠国家救济,花钱靠政府贷款,半年糠菜半年粮是这些地方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面对严峻形势和亟待解决的困难,济宁地委常委一班人认真分析了本地区资源状况以及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等各方面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先从资源调查入手,他们走访巡察各县、公社,了解到实际情况:辖区内不仅有历史悠久、闻名国内外的京杭大运河(水量充沛,常年通航),而且还拥有江北第一大淡水湖一一南四湖(湖容量达10多亿立方米)及其支流,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为什么闲着这些宝贵资源不利用,反而抱着金饭碗要饭吃呢?根本问题在哪里?父亲大口吸烟、埋头思索着,突然想起在临沂工作期间曾试种过水稻,并获成功。济宁水资源比临沂强很多,两个地区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差不多,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济宁种植水稻估计问题不大。丁是父亲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干部和群众。在济宁种水稻,群众闻所未闻,想所未想,部分干部思想上也想不通。北方传统的种植结构和种植方式是较为耐旱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高粱、大豆、地瓜等,水稻是江南人民传统的种植品种,这一种植模式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济宁地区能不能打破陈规J日习,在部分县种植水浇作物一一水稻,闯出一条求生存图温饱的新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地委一班人统一了思想认识,决定选试点试种水稻。鱼台是济宁地区的典型穷县,于是就选了该县的甄庄村做试点。试种“黄壳早”3万亩,当年亩产500斤,总产达1500万斤。首次试种成功,增强了地委一班人种稻的信心和决心。1964年扩大试种范围,在南四湖沿湖五、六个县试种10万亩水稻。这一年雨水充沛,沿湖各县农田一片汪洋,农作物基本绝产,但10万亩水稻又获丰收。有的县的水稻虽被水淹没7天也能亩产200余斤。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干部思想上找到了稻改这条解困之路,群众也看到了能够解决温饱之路,地委一班人决定在沿湖各县宜稻农田全部扩种水稻130万亩。然而所需1000万资金亟待解决,水利设施设备、种植技术必须解决。地委副书记王吉德带着济宁党组织和人民的重托到山东省委、省政府向领导汇报,争取资金支持。经过努力争取,省领导同意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先拨付200万元支持稻改,后期又补拨100万元。另外向银行贷款300万元。为筹集所需资金,领导班子还动员群众筹集。渴望扔掉要饭棍吃饱饭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像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时期支前、参军那样,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义工或砍自家树卖;卖马和马车;把结婚的钱拿出来;甚至老太太卖鸡蛋的钱都送到公社,就这样筹集了300万元。最终,通过各种方式共筹集资金900万元,勉强解决了所需资金。为了节约有限资金,又派人到江苏等省廉价采购了1日水泵、电机等排灌设备和少量新水利设备。建造排灌站1000多座。从江苏省和临沂地区请来水稻种管技术员200人。对沿湖各县、公社、村宜稻种植单位和农户免费培训了水稻种管技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关怀和兄弟省地以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关乎人民生存和温饱的种植业改革一一扩种水稻终于在济宁地区全面启动。各县在水稻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顺利通过了育秧、插秧以及田间前、中、后期管理关,1965年秋扩种的130万亩水稻大面积丰收,平均亩产380斤,总产量近5亿斤。花生和棉花收成也不错。汶上县种植11万亩棉花,亩产过百斤,成为江北第一个皮棉过百斤的县,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嘉奖。这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25亿斤,比1962年翻了一番多。仅水稻产量就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济宁地区稻改成功使粮食产量、产值由全省后三位一跃上升至前三位,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和大突破,一举甩掉了农业生产落后的帽子,摆脱了吃粮靠国家救济、花钱靠政府贷款的困境。逃荒要饭的沿湖数百万人民更是欢欣鼓舞,他们从内心里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
一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亲历此事的著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曾这样评价父亲:“朱奇民同志在临沂和济宁任书记期间口碑极好……这些旧事不该忘记而且也永远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