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芳草心 ——深情怀念宁波市委前书记葛仲昌(文/褚银良)

西夹河 发表于2019-12-06 23:30:30

 一九九五年年初,我时任甬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同时负责屠园巷小区的规划改造工作。按屠园巷小区改造方案,葛老等部分原地、市领导将从独立式小楼搬迁至新建的群楼中。在具体拆迁方案出台前,我和我的同事们登门拜访了葛老。走进葛老的家,简单的装修,是我对他家的初次印象。一个陈旧的书架、一张老式写字台……几乎没有新的家具了。

    见到葛老,我们无法将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与当年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出没于枪林弹雨之中,后来又曾是日理万机的宁波市委书记、宁波市市长联系在一起。

    我们简单汇报拆迁安置方案和政策后,葛老十分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当即表示服从小区改造大局并同意按政策规定进行安置,并还就整个拆迁安置工作和小区的改造提出了他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这让我和我的同事们倍感亲切,同时感到拆迁工作事关民生,责任重大。

    此行之前,我和我的同事们考虑到安置后的居住环境和标准将是我们工作受阻的最关键问题,已有心理准备。

    可是,我们没有想到事情竟会如此的顺利。同时,正是由于葛老的支持和配合,大大加快了小区拆迁和改造的进程。

    印象最深的是葛老当时就已充分意识到,社会的进步必然会改变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也注意到人们渴望安静舒适、宜与人交流、有活动健身空间的居住环境等细节。他建议我们在解决小区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问题的同时,处理好居住小区与人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设计好一系列有利于人们健康的各种室外生活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年龄段的居民的要求。

    另外,葛老对社区公共管理用房建设要纳入规划设计要点,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都给我们日后的规划工作以很多的启发。也正是葛老的提议,其后独立设置的社区服务中心,在强化社区社会事务综合管理、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上发挥很大的作用。还记得当时的屠园巷小区有两个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和红旗幼儿园),红旗幼儿园需原拆原建,葛老提出了资源合理利用,合并当时那两个幼儿园的建议。这个建议正好与我们当时工作小组的想法一致,于是葛老不顾年事已高,健康欠佳,积极地为合并方案出谋划策,同时又积极的与各主管单位协商、建议。

    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合并方案并未最终实现,但是我看到了一个为了社会公众利益而全身心投入的葛老。

    这次的拜访,我与葛老结下了忘年交情,而我和葛老亦师亦友的情感,亦让我终生回味:

    常与葛老围坐在那张具有年代感的沙发上,嚼着花生米,小酌一杯,倾诉着那时成长中的困难与挫折。葛老总在耐心听后开怀一笑。

    沉醉于葛老畅谈的那段往事旧历,现在回想起来,还都能让我受益匪浅。

    记忆之中,最让葛老激动的,要数毛主席视察宁波时与葛老的亲切握手了。至今,我仍能感受到葛老在回忆当时场景时激昂与亢奋的心情。

    而最让我为之不忍的,是葛老在“文革”期间所遭受的磨难。从一九六六年年底到一九七三年年初的八年磨难中,葛老承受着妻离子散、饱受身体和精神上双重折磨的痛苦;尔后的十年,又在长广煤矿受到诬陷;到了一九八六年三月,经过这漫长的二十年,已到垂暮之年的葛老,才得以平反。我无法想象葛老在当时所承受的痛苦,也无法从他平静的讲述中感受那种不公正的待遇。退养之年的葛老,仍然十分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宁波经济的发展动态。

    葛老也时常根据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认真考察,从反腐倡廉到下岗再就业,从市场经济到住宅建议……都亲自写成书面意见,供主管部门参考。

    葛老还十分关注宁波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一些青少年活动中,大家常能看到那位白发苍苍、腿脚不便的老人身影。

    葛老喜欢书法,每天除了读书看报之外,他还喜欢练练书法。我的一位同事拜访葛老时曾经说到他也喜欢书法,葛老当场就给了我那位同事一些指点,还欣然在我那位同事的篆刻作品集上,用他那颤抖的毛笔写出苍劲有力的“祝你篆刻成功”的勉语,使我那位同事对葛老肃然起敬。

    严如师、亲如友,我敬重的葛老留给我的不仅仅是回忆,那和蔼可亲、慈祥随和,及愈挫愈勇的生活态度,将永远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及我们下一代学习的榜样!

浏览:186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西夹河
    西夹河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