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老书记葛仲昌同志(文/ 胡菊婷)

西夹河 发表于2019-12-06 23:33:41

   我认识葛仲昌书记是在一九八二年下半年,那年我从外地调入宁波,进入现在的机关工作,有幸成为葛书记的部下。

    刚到单位,有人向我介绍,市政协副主席姓葛(主席由市委副书记兼),主持政协的日常工作,他们都称他为葛书记。我问为什么?原来,“文革”前葛书记是市委书记兼市长,后来被“打倒”了,现在算是落实政策,到政协来工作,但主席已有人选,葛书记只得任副主席。后来我还了解到,葛书记是一位28岁时就任县委书记的人,我暗自算了一下,他任县委书记时我还没有出生,而他任宁波市委副书记兼市长的时候,我刚出生。这就是我对葛书记最初的印象。那时,我对他既敬仰又惶恐。知道自己能与这样的老书记一起工作,我从内心里感到荣幸和自豪。

    而让我真正认识葛书记的工作作风和为人之道,还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那时机关工作人员不多,我们工作学习几乎天天碰面,我发现他平时的表情非常严肃,看文件认真仔细,对工作一丝不苟,大公无私,不管家事,除了埋头工作,好像很少表露感情。说实话,我看到他还是有点怕怕的。但后来的几件事,使我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除了工作以外,原来他也“食人间烟火”,内心也是充满着丰富的感情。

    葛书记的老家在山东沂蒙山区,好多亲戚留在老家当农民,生活相对比较贫困,葛书记两口子便成了扶贫主力,隔三差五的往老家寄钱。虽然老两口工资比我们高,但也经不起这样长期的帮扶,所以我知道他们家吃饭非常简单,也很节俭,而且所用家具更是寒酸,许多东西都是一些破旧不堪的老家俱。葛书记老家是革命根据地,亲属好多都参加过革命,以后又回到农村种田,但他们都没有向国家讲条件,却是靠葛书记默默的、长期的接济他们,帮他们度过人生的岁月,而葛书记自己却成了没有家底、没有积蓄、生活相当拮据的人家。葛书记不会理财,更不管家庭的经济开支,但只要有需要帮扶人家的地方,他总是慷慨解囊。我清楚地记得,凡单位捐款,葛书记每次总是拿出上千元的钱捐赠。而对自己和家属,他总是严格要求,不花公家一点小钱。他认为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拿公家的一点钱财是不应该的。我曾听葛书记夫人王从军阿姨说过:有一次葛书记工作到深夜,王阿姨去食堂拿了一份夜宵给葛书记吃,葛书记马上问有没有付饭菜票,当听到还没有付时,就会很严肃的一定要叫王阿姨马上付掉。现在看来这是一件区区小事,但葛书记决不马虎。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从这一点上完全可以说明,葛书记实实在在是一位一身正气的楷模,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葛书记离休后一直是离而不休,马上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当中去,在那里同样兢兢业业工作,没有报酬,直到身体实在无法坚持为止,真的做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对葛书记的工作作风,有的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但他这样做完全是按共产党员的标准在实践。他们那一代老党员的工作劲头、生活作风、精神状态,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浏览:109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西夹河
    西夹河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