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波传记: 第十章 离休之后(四)

无梁店de 发表于2019-12-09 09:41:13

    历史上,日本曾对中国发动过多次侵略战争

    1874年侵略台湾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1931年“九一八”战争等等。

    1931年,日本驻国联代表芳泽谦吉声明说:“‘九一八’事变是地方性事件。”这是第一次出现“九一八”事变这个名词。只可惜,当时日本强加给中国的这一强盗用语却因国民政府的极端软弱,而被中外史学界所接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正如“田中奏折”所说,以先占领中国,达到逐步侵略占领世界的政治目的。所以“九一八”战争爆发,是日本阴谋、计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步骤,并非是当时日本在国联所宣称的那样,满洲事变是“一般性地方事件”。

    张一波的夫人袁鲁毅也是辽宁省委党校的著名教授,她第一个同意并支持丈夫张一波提出的这些观点。

    为了把自己的这些新观点公布于众,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引起人们广泛讨论和关注,早日修改历史教科书,更正那些错误叫法,张一波又采取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举动。

    事实胜于雄辩

    为写作“九一八”新论,张一波特意给作者看了他的抗联烈属、健在老战士通讯录,上面记载了300多位抗联烈属、健在老战士的联系地址、电话、电子信箱等,张一波逐一访问了他们。

    张一波介绍说,这份名单是他靠“滚雪球”等方法积攒起来的。最开始是通过一个健在的抗联老战士联系其他健在的抗联老战士或抗联烈属,或是通过抗联烈属再去寻找其他健在的抗联老战士或抗联烈属。有时候,也有健在的抗联老战士或抗联烈属主动找他联系,或拿着报纸、电台报道的线索去寻找抗联烈属和健在老战士。

    目前,张一波已经搜集了100余盘证人证言磁带和100多箱将近5万卷的文字资料,这些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就是推翻“九一八”事变这个错误叫法的最有力证据。

    那么,“事变”与“战争”这两个词究竟有何本质区别呢?

    张一波说,关于战争一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事变是指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性事件。事变一般理解为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发生的,而不是在两个国家之间发生的。

    从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对驻沈阳北大营东北军发动的突然袭击,到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中日军事冲突,进而日本全面进攻中国,日军每次都是灭绝人性地对中国人进行大肆杀戮。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的侵略,是一场国家与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的武装斗争,而不是中国人与中国人本民族之间的武装斗争。

    可是,令人无法容忍的是,日本右翼分子一直在为当年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进行狡辩。《大东亚战争的总结》是日本历史研究委员会根据该会组织的演讲和问答记录汇编成书的。编辑《大东亚战争的总结》这本书的日本“历史研究委员会”委员总共有105人,让人更加气愤的是,当时的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和安倍晋三不仅也是这个“历史研究委员会”的委员,而且他们也参与编写了这本臭名昭著的《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这部书赤裸裸地反映了日本政界和学术界一些人妄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用心和企图,是日本右翼势力关于历史问题的各种主张的集中体现。这部书大肆宣扬日本当年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和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为了维护日本的正当权益”,胡说“七七事变”“不是日方挑起的,而是中国军队干的”,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这些极端荒谬的言论颠倒历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张一波说:“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打响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枪,东北军爱国官兵奋起自卫抗击。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以各种方式投入到了保卫家园的战斗中。”

    张一波搜集到的历史资料显示:到1932年秋天,东北抗日义勇军人数已经达到40万人,战绩显赫、彪炳史册。

    那么,为什么非得要给“九一八”正名呢?

    其一,就是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九一八”是战争不是事变,如同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样,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其二,不要再模糊日本侵略战争性质,要消除殖民地文化烙印。“九一八事变”这个错误叫法是日本最早叫出来的,是日本话,协和语,是帝国主义语言。当时,中国人对此并没有太在意。从此,日本把14年侵华的每一个战略阶段统统称作“事变”,如“华北事变”、七七事变、“支那事变”等等,借机达到模糊其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性质,掩盖其侵略战争罪责的目的。

    其三,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发动“九一八”战争,是违反1907年10月18日《关于战争开始公约》的,诡称“事变”是为了逃避侵略战争罪责。

    其四,给“九一八”正名是为了反击日本否认侵华战争。日本右翼势力竭力否定“九一八”侵华战争,妄想抹去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千方百计开脱其战争罪责。

    其五,将“九一八事变”更正为“九一八”战争,对中日两国会带来3个好处——有利于改善中日关系;有利于纠正日本人的皇国史观(这场侵华战争决不是大东亚圣战,更不是日本人为解救中国人来搞大东亚共荣);有利于日本正确认识这段中日共同历史。

    为此,“九一八事变”的正名是正视历史的需要,是遏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是总结历史教训,是“以史为鉴、开辟未来”,是发展世世代代友好的中日关系的需要。总之,一言以蔽之,就是告诉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了和平,记住战争;为了友谊,不忘历史;警惕日本,警钟长鸣。敦促日本:正视历史,真诚反省,记住罪过,永不再战。 

    正因为此,我们中国人必须要给“九一八”正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1985年9月14日,张一波以“鲁波”(“鲁”即袁鲁毅,“波”即张一波)的笔名,在《沈阳晚报》发表了《“九一八”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开始》的文章。这是他第一次以传媒的形式,将这个新颖的观点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传播。《光明日报》的《文摘报》立即摘编转载发表了“鲁波”的这篇文章。

    张一波在该论文中谈道:“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国内外史学界的争论中有4种说法,我认为‘九一八’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开始,道理有三个:一是‘九一八’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从‘九一八’起,战火从此连绵不断,从亚洲燃烧到欧洲、非洲;二是世界法西斯侵吞全球的战略已经形成,使战争进一步扩大,同时世界反法西斯的战略也已经形成;三是‘九一八’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发动的。当时,中国4亿5000万人口卷入战争灾难之内。”

    他在文章结尾时总结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点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华民族是最早起来反对世界法西斯的,是中华民族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中国反法西斯最早(1931年),时间最长(14年),牺牲人数最多(14年伤亡4000多万人)。正是因为中国是反法西斯最早的战场,是击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卓著,中华民族无愧于人类,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全新的历史观点经过《沈阳晚报》的刊载,顿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在史学界,引起了对二战历史阶段划分重新讨论的热潮。

    一时间,讨论“九一八”是战争还是“事变”?“九一八”是不是二战的开始?“二战”历史阶段如何划分等史学界的论文和评论不时见诸报端。张一波教授的大名也由此被全国所熟知,更成了各媒体、杂志和网站等争相采访的焦点。

    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金春明教授等人也高度评价了张一波的“九一八”新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大公报》、美《纽约时报》、美《侨报》、美《世界日报》、美《湾区报》、《沈阳晚报》、《华商晨报》、《沈阳日报》、《武汉晚报》、《郑州晚报》、《南方周末》、《上海解放日报》和《扬子晚报>等10多家媒体,先后播出或刊载支持张一波“九一八”新论的报道。如《扬子晚报》标题为《张一波一语惊天下》、《武汉晚报》标题为“‘九一八’新说惊世界”、“‘九一八’新论”、“再论‘九一八”’和“抗战是十四年还是八年?”等等。

    这些媒体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和评论,大声疾呼:“日本把中日战争叫作事变是战争犯罪”,“‘九一八’战争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抗日战争是14年不是8年”,“日本人想通过‘事变’模糊其侵略战争性质”,“‘九一八’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等等。

    全国“两会”提案的幕后策划者

    昔日德国纳粹分子有句名言:“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是真理。”而张一波教授坚信,既然“九一八事变”这个称谓是错误的,不管它已经重复了多少遍,重复了多少年,我们都有责任把它彻底改过来。今天不改,明天也要改;现在不改,将来也一定会改。只要是唯物主义者在编写历史,只要他明白历史的真相,“九一八”战争的称谓,一定会写进历史!即使现在还没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关于“九一八”战争的新论,已经得到了中国史学界的一致响应。到底是事变,还是战争?张一波教授已经真正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为“九一八”正名,还历史本来面目,是张一波教授晚年执著的追求;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为了对历史负责,张一波永远会把为“九一八”正名这面大旗扛到底。

    1999年至2001年,张一波几次给全国、省、市“两会”代表提建议,请他们及时把“九一八”是战争不是事变的提案提交上去,“两会”代表都欣然应允。这个提案后来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大公报》、《纽约时报》、《侨报》等媒体均播出或刊载了支持“九一八”新论的报道。

    2001年9月,张一波教授以“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的名义编辑出版了《九一八战争》一书。尽管张一波年事已高,但他还是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辛劳。

    张一波教授编辑的《九一八战争》-书,详细介绍了“九一八”的真实来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最早叫出来的,当时他们明知发动这场战争是违反1907年《关于战争开始公约》的,但是却巧用伎俩借机达到模糊侵略战争性质、掩盖其侵略战争罪责的目的。

    2001年8月9日至1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节目组专程抵沈,慕名采访了张一波。

    这一年张一波已是74岁高龄,但在连续三天的采访中,他丝毫没有疲倦之意,而是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语出惊人,让几位采访的央视记者无比钦佩。

    几天后,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10分钟的栏目中,张一波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东方之子,义正词严地阐述了他的“九一八”新论并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著名历史学家金春明等人看完这个节目,当即高度评价了张一波的“九一八”新论。

    2001年8月10日,《人民日报》人民网的主编来到张一波家里,摆上笔记本电脑、视频及一些网络设备,让张一波教授上网在线与网友交谈“九一八”战争问题两个小时。各地网友看到人民网的视频后,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一致赞同张一波教授的这些观点。

    几天后,山东电视台特意来到沈阳,把张一波教授请到济南做了一期专题节目,现场直播辩论“九一八”是战争还是“事变”。

    《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罗林(女,犹太人)带队采访张一波教授,并于1998年10月1日在《纽约时报》发表了罗林访问张一波教授的报道,说辽宁省委党校张一波教授拄着龙头拐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始于沈阳“九一八”。

    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大公报》、《纽约时报》、《侨报》等媒体纷纷刊播支持张一波“九一八”新论的报道。这些媒体称:  “日本把中日战争叫作事变是战争犯罪”、“‘九一八’战争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抗日战争是十四年不是八年”、“日本人想通过‘事变’一词模糊其侵略战争性质”、“‘九一八’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等等。 

    看了新闻媒体旗帜鲜明的报道,自己提出的“九一八”战争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赢得了国内外众多人的支持,张一波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欣慰。

    更令张一波欣慰的是,经过他25年的呼吁,终于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5年4月8日,张一波在“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副会长石桓利及孙玉莲的陪同下,特意到北京询问关于二战开始于“九一八”和中国十四年抗战“两会”提案的落实结果。因为,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由北京林巧稚和冰心的女儿吴青在全国“两会”提案及辽宁籍“两会”代表发起的这类提案已经提了5年了,每年全国“两会”都有答复。特别是2001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答复更为明确:“‘九一八,问题待广大历史学家意见一致后,再报中央。”

    这次到北京后,张一波和石桓利、孙玉莲一行3人住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开办的地下室招待所。张一波之所以要住进这个条件极差的招待所,一是为了省钱,二是因为他的老同事步平就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担任所长。得知张一波等人到北京后下榻在自己单位的招待所,步平特意打电话告诉地下室招待所所长:“不要收张一波等人的住宿费。”步平为啥对张一波如此关照?这里另有原因。

    步平,男,1948年7月出生于北京。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年至1992年在黑龙江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在历史研究所工作。2004年7月调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副所长。2004年11月至2010年9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2004年11月至2011年9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东北中日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执行会长、中国近现代史学会执行会长。兼任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新溻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日关系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日本侵华史、抗日战争史。主要研究成果中俄关系方面有《中俄东部边界形成的历史考察》(论文)、《东北国际约章汇释》(专著)、《中俄东部边界西段的勘定》(论文)、《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编年》(专著);中日关系方面有《中国东北沦陷史十四年史纲要》(专著)、《抗日战争研究》、《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化学武器》(专著)、《苦难与斗争的十四年》(专著)、《关于“大东亚战争史观”》(论文)、《日本的化学战》(专著)、《关于“跨国诉讼”——中日民间战争赔偿诉讼评述》、《慰安妇问题与日本的战争责任认识》、《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靖国神社问题的历史考察》、《关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伤害的陈述》、《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历史考察》、《关于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思考》、《东京审判的正义性不容否定》、《中国共产党是引导抗日战争胜利的光辉旗帜》、《日本的靖国神社》、《日本右翼思想研究》、《阴魂萦绕的祭场——靖国神社与日本的军国主义》(专著)等。

    在20世纪80年代初,辽、吉、黑三省联合编写《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时,张一波任《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辽宁编写副组长,东北三省经常联合召开《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资料征集、编写工作会议。此时,步平正在黑龙江社会科学院担任副院长。就是在这个时候,张一波认识了步平,两个人因为编写《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从此成了相识、相知和相互敬佩的好朋友。

    这天上午,张一波等人来到北京后,正赶上步平所长到中央党史部门开会。下午,步平开完会回到所里,马上去招待所看望张一波。步平进屋后都没坐下,紧紧地握着张一波的手激动地说:“告诉你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政治局开会讨论了‘九一八’问题。会上,大家一致同意‘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二战的开始没有分歧。”听到这个好消息,张一波先是惊喜,然后转为振奋,十分动情地说:“只要政治局关心了我的研究成果,我死也瞑目了。”张一波说完,步平接着说:“李长春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在9月3日之前,写出一部全民族十四年抗战史……”

    2005年9月3日,就是在张一波和石桓利、孙玉莲从北京回到沈阳5个月后,张一波在看电视时,终于听到胡锦涛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这一天,张一波一直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边聆听胡锦涛主席讲话,一边高兴地使劲儿鼓掌。不一会儿,电话铃响了起来。张一波一听,是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李启生打来的电话:“张教授!祝贺你,你呼吁了几十年,‘九一八’是抗战的起点终于成功了。”接着,李启生又对张一波说:“我现在就在老书记李荒家里看望他呢,我和老书记李荒也听到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了,是他特意让我给你打电话向你表示祝贺。”

    听完李启生副主席代表老书记李荒向自己祝贺,张一波喜极而泣,一行热泪顿时夺眶而出,扑簌簌地流满了面颊。当然,这是高兴的眼泪,成功的眼泪,幸福的眼泪,自豪的眼泪。随后,张一波又接到了好多老同事、老朋友打来的电话,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人发电子邮件写信祝贺他。几天后,有几位热心朋友将各媒体报道张一波事迹的文章全部搜集在一起,编辑、装订成一本50余万字的剪报文集-《媒体眼中的张一波》。

    当天晚上,张一波兴奋异常,夜不能寐,再一次失眠了。回想起自己大半生研究中国抗战史,尤其是提出的“九一八”战争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赢得了中央党史部门的正式承认,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李荒老书记和许多老同事、老朋友的祝贺,令他甚感欣慰,无比自豪,觉得自己没有虚度此生……

    5.中国抗战是十四年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把东北抗联这段历史称作局部抗战。

    其实,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从逻辑学上推理,“九一八”是战争已成为世人皆知的事实,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从“九一八”开始。那么,抗战既然始于“九一八”,中国的抗战自然就是14年。所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推翻中国抗战是8年这个不妥的提法,合情合理,合乎逻辑。

    1985年9月14日,张一波又提出了一个抗战史学新观点——中国的抗日战争不是八年而是十四年,是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的。在张一波提出这个抗战史学新观点之后,2001年7月,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邢安臣专门撰写文章-《论十四年抗战》。辽宁大学教授张德良、周毅、焦润明等人,编写了一批东北军史、东北军人物、东北抗日义勇军人物等23本书籍,赞扬“九一八”后的东北14年抗日战争。与此同时,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韩光,吉林原省委书记于林,辽宁原省委书记李荒,黑龙江原省委书记李剑白,辽宁原省委书记郭峰,刘异云,陈放,苗宝泰,沈阳军区原副司令员赵先顺,中央军委机关副参谋长、老抗联战士(大区正待遇)少将彭施鲁,辽宁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少将南启祥,辽宁省政协原主席宋黎,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柳文,辽宁省原副省长王纪元,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章岩、沈显惠,辽宁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社科院院长石光,辽宁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白晶泉,辽宁省教育厅史志学学会会长、客座教授齐红深,辽宁省合作社主任、老八路、《地雷战》原型王宴,老抗联战士刘丹华,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辽宁编写组副组长谭译,中共辽宁省党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大庸,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馆长张旭东,辽宁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永富,辽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张沈立,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温永录,辽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所原所长、《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辽宁编写组组长侯澄,辽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所原副所长高树桥,辽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所现任所长张洪军,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副会长石桓利,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邵字春、王驹、尚金州博士,辽宁省委党校二级教授刘贵田,三级教授郭化光、王建学、李秉刚、王恩宝、袁鲁毅等人,沈阳军区《前进报》原社长、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副会长冯荆育,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委党校党委委员、辽宁省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维学,沈阳市文化局原副局长李恕,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抗联老战士李敏,沈阳出版社原副社长、副总编王申,东北大学教授江勃、郑文范,中国医科大学教授杜学斌,沈阳师范大学施文奎教授,沈阳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桂琴,沈阳大学闰振民教授,沈阳汤玉麟公馆总监、《远东阴谋》等12部影视片策划、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建伟,沈阳图片学学会会长、《沈阳史迹图说》作者赵玉民,南京炮兵学院硕士、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副会长李展腾,著名收藏家、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詹洪阁,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副会长郭振和、刘庆怀,抚顺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傅波等人,爱国人士、自费买车在全国三年义务宣传“九一八”战争观点赵天明、贾元良,香港钟惠明、简兆平、张学煌,美国几十位华人专家学者教授,纷纷撰写文章,著书立说,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证中国14年抗战是从“九一八”开始的。

    也许是不谋而合,也许是不约而同,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也许是历史不容篡改。总之,中国抗战8年这个不妥的提法终于被具有真知灼见的人给纠正了过来。

    为证明这个新观点,张一波再次找到了充分的理论根据和事实根据。

    因为,既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九一八”,既然东北军王铁汉打响了中国抗战第一枪,既然“九一八”战争爆发之后辽宁很快就涌现出高鹏振、黄显声等一大批抗日义勇军,既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已经将“九一八”确认为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军事战争,既然中国的抗战开始于“九一八”。据此推算,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侵华战争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中国人民进行的这场反侵略战争整整经历了十四年。

    在这十四年当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抗击日本关东军的野蛮屠杀,尤其是从最开始几千人的抗日义勇军发展到数万人的东北抗日联军,更是从来都没有放下武器,一直在与日寇进行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卓越贡献,直至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与苏军一道将日本关东军彻底击败。因此说,中国八年抗战的说法,不仅完全抹杀了东北抗联的伟大功绩,更是不符合世人皆知的历史本来面貌。

    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可以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打了十四年,而中共三代领导人也对中国的十四年抗战早有定论。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最先踏上抗日战场,进行了十四年英勇悲壮的斗争,给予日本法西斯沉重打击,在中共党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一直受到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1949年5月16日,在为党中央起草的抗联总评价电文中,毛泽东亲笔手书“抗联干部领导抗联斗争及近年参加东北的斗争是光荣的,此种光荣斗争历史应当受到党的承认和尊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500页)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深情厚谊。

    1942年9月18日,周恩来为《新华日报》撰写社论<第十一年的“九一八”》时指出:“东北是世界法西斯侵略战争最先爆发的火药库,但也许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结束的场所,而目前又正是日寇企图进犯苏联的一个缺口。东北的得失,具有世界的战略意义。”这是对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历史意义的深刻揭示。在这篇文章中,周恩来还指出:“十一年前,北大营的炮火,证实了法西斯化的日本帝国主义者是世界的侵略祸首。”(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周恩来政论选》)

几十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留下了大量评价东北抗联地位和贡献的文章,以及总结东北抗联经验教训的论述,在政治上和理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浏览:110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大兵
    大兵
  • 爽鸠
    爽鸠
  • 无梁店de
    无梁店de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