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参加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行动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张一波曾经多次参加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活动,曾被聘为“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顾问。虽然张一波担任了“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顾问,但是张一波不同意“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的人员“登钓行动”,也不同意个别人对国家公安管理部门的态度。
他说:“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活动要有理有据地进行,要合乎国家法律法令,要合乎国际准则,决不能胡来。”
后期张一波因特殊情况停止与保钓联合会的联系。尽管如此,张一波在思想上还是赞成、支持保钓运动的。
时至今日,已经84岁高龄的张一波还深情地说:“维护钓鱼岛主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神圣责任。”11.抢救二战东北战俘营遗址张一波发现沈阳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纯属于偶然。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偶然却揭秘了尘封56年一个鲜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1998年,张一波突然收到一位退休工程师寄来的一封信。读罢此信,沈阳中捷友谊厂从此打破了以往的历史沉寂。
此时,张一波教授还在轰轰烈烈地从事中国劳工民间受害对日索赔事业。一时间,他的身影和大名经常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体,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张一波教授在为劳工等各种民间受害者诉讼日本国,要求其赔偿。在此期间,报纸向社会公告了张一波教授的家庭住址,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不为外人所知的二战民间受害者能主动找上门来,加入到对日索赔的行列当中,也是为了关注索赔事业的民间人士来信献计献策,支持索赔事业。
当时给张一波写信的是沈阳中捷友谊厂的退休工程师邓永泉,他首先在信中热情洋溢地赞赏张一波教授为了中国民间受害者对日诉讼的义举,深得中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他在信中向张一波讲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二战时期在沈阳还有美国劳工。
不难看出,邓永泉写信的目的是希望张一波教授能够发起寻找这些曾在沈阳被日本劳役的美国劳工,寻求联合,共同向日本政府要求索赔、谢罪和道歉。
张一波教授看到这封特殊的来信后,非常震惊。用他自己的话说:“研究二战劳工问题多年,也发起要求日本索赔劳工多年,从来不知道居然还有美国人曾在沈阳城内被日本人奴役。要是能找到这些美国劳工,让他们和中国劳工一起向日本索赔,这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现在美、日所谓的同盟国,在二战时期美国从将军到士兵,均遭受过日军的虐待,我们应把这些真实的历史传达给世界,尤其是让美国人民知道,让他们认清日本的罪行。同时,这段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二战期间的重要历史过程,理应挖掘、保护和开发呀。”
接到邓永泉的来信后,从1998年开始,张一波开始正式呼吁抢救、挖掘二战期间沈阳美英战俘集中营的史料。随后,他连续召开座谈会研究具体办法,组织人员挖掘、调查和搜集沈阳美军战俘营的历史资料,并很快与美国健在美军战俘取得了联系。不久,张一波又与向天雄和董莉编辑了一册大约20万字的剪报-《记者眼中的战俘集中营》,这份剪报大多是呼吁、挖掘战俘集中营的报道。
在张一波等人的努力下,沈阳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这个被当年日军命名的“奉天俘虏收容所”,立即引起了沈阳市、辽宁省乃至中央领导的注意。不久,省市领导批示:“立牌保护并投巨资建立纪念馆。”但建立纪念馆的时间和过程是漫长的,10多年来张一波教授也为之付出了诸多的心血。
呼吁了8年之后,终于在2005年2月引起沈阳市市长陈政高的高度重视。接着,在沈阳市“两会”期间,美军战俘营所在地的区长说,要批巨款恢复二战日本美军战俘营纪念馆。又经过3年的呼吁,2008年沈阳市终于决定:筹集6400万元巨资重修美军战俘营纪念馆。同年5月,美军战俘营纪念馆建成后,沈阳市随即将“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遗址”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美军战俘营纪念馆已经成了中美友好的亮点。美国政府、美国国务院给沈阳与美军一起劳动的李力水、高德纯二人颁发了中美友好国务院奖状。
2006年,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国务院副总理唐家璇,在一周内先后到沈阳美军战俘营视察。辽宁省已批准沈阳美军战俘营为省级保护文物,正在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美军战俘营纪念馆能有今天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不仅与张一波教授的千呼万唤是分不开的,更是凝聚了张一波的另一份辛劳。2007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张一波再次请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提交提案,应将沈阳美军战俘营纪念馆向世界申遗,并发起了成立申遗筹备小组。从2001年至2009年,张一波发动了沈阳市“两会”、辽宁省“两会”、全国“两会”提案50个,仅2009年一年就发起了28个全国“两会”提案。
2007年的8个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委员说:“张一波起草的提案都是‘金’提案,个个都很重要。”有的提案全国“两会”请冯世良委员发言15分钟,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张一波教授又委托冯世良等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分别提交了《二战时的沈阳美英盟军战俘营遗址应立法保护的提案》和《辽源美英盟军高级战俘营遗址应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并建纪念馆的提
案》。沈阳的盟军战俘营遗址已经获准国家5400多万元的投资,并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辽源的盟军高级战俘营遗址的恢复工作也已经引起国家和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尽快恢复辽源美英盟军高级战俘营遗址,张一波不顾年事已高和乘坐轮椅的不便,由郭振和出车6次来辽源市北大营实地勘查,并与市史志、文物管理部门和史学爱好者们共同商定如何将遗址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建立纪念馆。发起筹建“沈阳日本盟军战俘集中营纪念馆”,呼吁抢救挖掘二战沈阳美英战俘集中营遗址问题。
张一波说:“美军战俘集中营是日本侵华的铁证,建立战俘集中营纪念馆会有四点好处:有利于中日关系改善;有利于中美关系继续升温;有利于两岸统一;有利于沈阳名声大振,招商引资。”
2008年,沈阳美军战俘营纪念馆建成开放后,一批当年的美军战俘幸存者及其家属和已故美军战俘后代,在美国华人社团——大华府日本侵略史学会的组织和陪同下,重返位于沈阳市大东区青光街一带的美军战俘营遗址。随着他们的到来,一段被尘封半个多世纪不为人知的日本法西斯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历史被一一揭开。
六七十年前,在太平洋战区落人日军魔掌的约1500名美、英、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战俘,于1942年11月11日被押解到日军设在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战俘营——奉天(今沈阳)盟军战俘营,成为这所被日本人称为“奉天俘虏收容所”的首批战俘,开始了地狱般的生活。
把“秘密”写入史册
一位美国研究者说:“沈阳美军战俘的遭遇是二战中保持最久最完整的‘秘密’。”
罗森德和其他幸存的战友也有这样的忧虑:“如果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谁还来讲这个悲惨的故事?”
重返沈阳的二战美英战俘们表示:“他们同中国的慰安妇、细菌战受害者、劳工们一样,不愿带着一颗受到损伤而又怀着愤恨的心走入坟墓,要向日本政府讨还正义!”
奉天战俘营的幸存者如今只有100多人在世,对这段历史的抢救性的记录整理迫在眉睫。幸运的是,一批有正义感的海内外华人正在行动。史学会、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沈阳“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等社会团体就是基于这一目标成立的。其中的史学会把奉天战俘营作为关注重点,他们呼吁保存战俘营遗址,建立永久性纪念馆。
在张一波的呼吁下,沈阳市政府随即对奉天战俘营加以保护。此外,张一波还与史学会、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一起,积极联合目前在世的幸存战俘,共同呼吁美国政府解禁更多的文件,让日军的所有罪行早日大白于天下。
常忆杰介绍,日本投降后,为了隐瞒历史罪证,日本侵略军首先将大量档案文件销毁。同时,将那些残酷迫害战俘的日本军人提前转移。因此,到目前为止,在东北地区仍然找不到有关上述历史的档案资料。
秦品馥、曲道德专家研究发现,辽源高级战俘营曾关押过“二战”盟军高级军官41人次,其中有美国陆军温莱特中将、帕克少将、爱德华•金少将、乔治•摩尔少将,荷兰驻东印度司令考尔中将,澳大利亚的麦克斯维尔准将,英国驻太平洋司令珀西威尔中将,驻香港总督马克•杨爵士、驻婆罗洲总督史密斯、驻苏门答腊总督史皮茨和高等法院大法官摩西尔文等人。
同时,各正义团体还在美国的数十所中小学举办了“日本军国主义罪行展览”,以弥补美国青少年只知道二战只有欧洲战场,而对日本法西斯在亚洲战场上所制造的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人道灾难了解尚浅的不足。
他们表示,以后会继续揭露日军当年的罪行,特别是继续搜寻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队更多的罪证,继续关注沈阳盟军战俘营遗址,支持幸存者向日本政府和靠侵略战争发家的日本公司讨还赔偿,并且还将继续寻找130个留下姓名的美军战俘的下落。
让他们感到惋惜和遗憾的是,这130名美军战俘自从1944年5月24日被带出沈阳战俘营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历史谜团有待从这里解开
2008年3月8日,备受辽源人民关注的一件提案《辽源美英盟军高级战俘营遗址应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并建纪念馆的提案》提交到全国“两会”。提案人是全国政协委员、现任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院长冯世良博士。实际上,在冯世良的背后还站着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81岁高龄的老人张一波。
沈阳美军战俘营纪念馆建成后,张一波和一些专家又开始呼吁尽快保护辽源高级战俘营遗址。
辽源高级战俘营同样被尘封了60年后才被发现,揭开谜底的是一位参加过二战的美国老兵李奇。李奇向张一波介绍说:“这里曾先后关押过二战期间接替麦克阿瑟将军担任美军菲律宾战区最高军事长官的温莱特将军和英国的珀西威尔将军等41名盟军高级战俘。”
张一波不愧是一位著名的史学专家,听完李奇的讲述,顿时在脑海里产生了一连串的问号。日本人为什么要把高级战俘营设在辽源?这个高级战俘营的地道通向何方?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后,为什么日本天皇没有被定罪?为什么日本甲级战犯的数量减少?这一切是否与关押在辽源高级战俘营的盟军高级军官有关?这中间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交易?
想到这些问题,张一波再次焦急地对大家说:“辽源高级战俘营也应该马上保护起来,并建成纪念馆,它对二战史和战俘文化的研究同样具有重大意义。”随后,张一波教授再次委托冯世良委员向此次全国政协会议提交了《建议立法保护二战辽源美英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遗址遗迹》提案。
新闻媒体对辽源高级战俘营的报道刊发后,时任吉林省委书记王珉立即批示省文化厅和省文物局,做好高级战俘营遗址的保护工作。3月21日,吉林省文物局局长翟利国听取了辽源市地方史志办常忆杰主任的汇报。翟利国表示,要做好遗址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寻找历史证据。他说,高级战俘营不但是吉林省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国家的和世界的,一定要好好保护。
当日7时许,沈阳“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名誉会长张一波一行赶到辽源,送去了三座温莱特将军的雕像。
温莱特将军的这三座雕像是我国著名雕塑家郭振和历时3年时间精心雕制的,其中一尊雕像高1.5米。张一波说:“作为温莱特人生最后几年待过的地方,把他的雕像安放在辽源,意义重大。”说完,将其中的一尊雕像赠予了翟利国。
3月27日,辽源市长王兆华批示文化局研究此事,努力向上级争取支持政策和资金。随后,辽源市地方史志办所组织人员对遗址进行实地调查,对地上遗存的建筑物采取了保护措施。并走访知情人,召开座谈会,搜集资料和证据。不久,常忆杰即出版了《辽源高级战俘营画册》。
经过调查研究,辽源市文化局初步制订了一套保护遗址的工作方案,择日向国内外广泛征集相关资料和文物,请省考古研究所协助进行遗址地下设施的探试,确定地下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并申报高级战俘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再进一步申报。
张一波与辽源市文化局请来一些对于辽源市历史有研究的老专家、老学者召开了座谈会。
就在张一波与辽源市文化局紧锣密鼓地研究抢救和保护辽源高级战俘营的时候,在此之前,2003年8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根据纪实文学《见证二战日军沈阳英美盟军战俘营》的记载和美国国家档案馆提供的电影胶片和照片,编辑制作成5集《战俘存亡录》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中播出了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内部房舍照片等资料。同年9月23日,台湾战俘营纪念协会会长何麦克与美国“大华府日本侵略史”学会副会长王恭立先生等11人受美国退役军人哈尔•雷斯(中文名字李奇,也叫李和德)的委托,来辽源市外事办请求帮助寻找“二战”期间日军在西安县北大营设立的关押盟军高级将领的战俘营遗址,并赠送了纪念碑文塑封小样。
2005年7月,俄新社刊登了俄罗斯上校维克托•加夫里洛夫撰写的一篇文章,揭示出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和朝鲜从日军手中解救盟国战俘的全过程。不久,俄罗斯驻华使馆新闻参赞伊萨耶夫先生向中国记者谈起了苏军在中国东北对日作战期间解救温莱特中将等高级战俘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光明日报》记者吴力田汪嘉波在《光明日报》报道了此事。
2007年8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揭秘沈阳日军战俘营》的节目,其中第五部分<战俘回家》中这样解说:“按照营救计划,营救小组还将前往离沈阳240公里的日军辽源战俘营,那里关押着温莱特中将、巴丹守军司令爱德华•金少将等34名盟军将领。3年前,温莱特将军和金将军分别率领部下在菲律宾战场向日军投降,日军俘获了九万多名盟军战士。后来,日军把这些高级将领单独关押在辽源战俘营。”同年9月18日,张一波与鲁迅美术学院退休教授、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副会长郭振和一行5人来辽源北大营考察战俘营旧址,提供了有关资料,并发动辽源市史学爱好者共同研究战俘营的历史。
有了这些铺垫,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的开发与保护工作随即一步步有条不紊地展开。
2008年1月,辽源市工商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曲道德起草了关于恢复和保护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的提案,委托辽源籍的省政协委员董继宏(吉林省政协常委、辽源市政协原主席)、王素华(辽源市民进主委)、臧伟峰(辽源市农工党主委)、王淑萍(吉林省青联委员、现任辽源市工商学校校长)等4位同志联名向吉林省“两会”提交提案。同年3月初,张一波教授委托辽宁籍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向全国“两会”提交《辽源美英盟军高级战俘营遗址应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并建纪念馆的提案》。3月11日,张一波应辽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常忆杰的邀请,与“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的同志一起来辽源调研高级战俘营旧址情况,并提供了丰富资料。同年4月,辽源市文物管理所在省考古研究所的支持、帮助和辽源军分区的配合下,对现存战俘营旧址西侧数百平方米进行了勘探,在旧址西北角发现面积约30平方米的长方形砖。5月6日,吉林省文化厅厅长林君在辽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恩祥,副市长孟祥杰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深入到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调研。5月30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邴正一行在辽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恩祥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现场查看了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并就保护、挖掘、开发旧址工作进行了探讨。10月19日,台湾战俘营纪念协会会长何麦克先生(加拿大籍人)来辽源考察高级战俘营旧址,提供了相关资料。11月11日,辽源市人民政府将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公布为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2月16日,辽源市召开保护、开发、利用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座谈会。辽源市委书记马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恩祥,市委常委、辽源军分区政委田钧,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福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邴正,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翟利国和辽宁省委党校离休教授张一波等人出席了座谈会。
2009年5月20日,“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学术研讨会”在辽源市召开。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翟利国,辽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恩祥同专家教授汤重南、荣维木、邴正、王建学、王铁军、郭洪茂等围绕旧址保护、开发、利用进行了学术研讨。同年8月10日,王恩祥率队赴日本名古屋等地参加反战人士举办的“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图片展,共收集相关照片150余张参展。8月14日下午,“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图片展在名古屋市公会堂举行。辽源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郑裕在开幕式上作了题目为《吉林省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的发现和国际影响》的演讲。9月6日,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黄燕明到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视察。10月14日,日本爱知县友好人士到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参观。11月24日,中组部到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参观。12月10日,吉林省副省长陈伟根到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视察。
2010年4月30日,辽源市委书记马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兆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恩祥,辽源军分区司令杨进强专程到吉林省委,向省委书记孙政才汇报了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保护、开发、利用情况。同年5月10日,吉林省政府召开了保护开发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二战盟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标志着“旧址”保护开发工作序幕的拉开。5月15日,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苟凤栖到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视察。5月20日,省发改委就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保护、开发、利用召开协调会议,落实专题会议精神。5月28日,辽源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成立了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对旧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进行统一领导。6月5日,吉林省文物局委托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旧址保护规划、保护方案及旧址的修缮方案。6月7日,辽源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全体人员投入旧址修缮工作中。6月28日上午,辽源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听取了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保护、开发、利用情况汇报,决定拨款50万元作为旧址保护、开发、利用前期资金。随后,辽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恩祥带领相关部门领导和人员三次到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现场办公,并就旧址保护开发在施工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军分区领导的大力支持。6月30日,王恩祥带领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市委宣传部等同志到沈阳“奉天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纪念馆实地调研。7月7日,辽源市组织召开了“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保护规划、保护方案”征求意见会。8月6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进行考察论证。8月17日,省委、省政府确定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下面,将张一波与“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的人员搜集整理的沈阳战俘营和辽源高级战俘营的详细资料公布于众,以飨读者。
沈阳盟军战俘营
1942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将其俘虏的数十万盟军战俘,分别关押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和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的60余所战俘营。中国东北是日本侵略扩张势力历来作为征服的目标。
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侵略战争,也把满洲当成是霸占中国和世界的“生命线”和主要基地。因此,日军也将关押最重要盟军战俘的中心集中营和司令部设在沈阳。当时,沈阳盟军战俘营称为“奉天战俘收容所”,在二战盟军各战俘营处于中心地位。
从“巴丹死亡之旅”走来
1941年4月9日至5月6日,守卫菲律宾马尼拉湾巴丹半岛和克尔基多尔岛,约9万美菲联军被日军俘虏,经过被称为“巴丹死亡之旅”,其中7万多美菲盟军战俘由巴丹半岛押送到吕宋岛的奥德内尔战俘营,据最保守的统计仅存活5.4万人。在日军皮鞭刺刀的酷刑屠杀下,有1.7万战俘死在途中。
据美军战俘詹姆士-布朗的日记记录,1942年10月6日,日军从“巴丹死亡之旅”幸存者中,挑选数千美军战俘,用“鸟取丸”货船从马尼拉七号港运出。
1942年11月8日,“鸟取丸”货船抵达朝鲜釜山港后,日军又挑选出约1500名战俘押上了开往沈阳的火车。火车经过汉城时,又有约100名在新加坡等地被俘的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战俘,被押上这趟列车,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战俘同车于1942年11月11日抵达沈阳。最后,共有大约1600名盟军战俘被关押在“奉天战俘收容所”。《英国战俘罗伯特•皮蒂上校的日记》记录:美军战俘到达后151天内死亡201人。
日军灭绝人性的虐俘罪行
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包括在沈阳的战俘营司令部(前身为“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的沈阳中捷友谊厂是劳役主要场所和战俘集中营主营)、3个派遣所(原“满洲帆布株式会社”旧址,现沈阳齿轮厂以及沈阳市铁西区笃工街西侧。原“满洲皮革株式会社”旧址现沈阳市变压器厂等)和吉林省郑家屯、辽源的两个分所。这些战俘中的高级军官和文职官员,1943年转押到了吉林省辽源市的分所。
1943年初,辽源战俘营关押了20多名盟军高级将领。
1944年10月14日,从台湾战俘营移交来20名文武高级官员。1945年,日军将原先关押在新加坡、东南亚那里的20多名高级将领,陆续转移到了辽源战俘营。这些战俘包括英联军司令帕西瓦尔中将、英驻新加坡司令伯希维尔将军、英驻香港总督马克•杨爵士、荷属东印度司令德夫摩里将军、美国卢塞纳部队司令帕克少将等,还有接替盟军太平洋战场总指挥麦克阿瑟的,后来由沈阳战俘营解救,1945年9月3日在“密苏里”号军舰上与麦克阿瑟将军一起接受日军投降的温莱特中将。这时期,关押的盟军高级将领和军官已经达到40多名。其中,美军少将以上高级将领就有17位。最终这个战俘营总共关押过太平洋战区盟军被俘的41位将军和100位校级军官,总人数约在1300至2000名之间。
抵达沈阳初期,盟军战俘被关押在沈阳大北监狱。每天由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押解到“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去做工,晚上再押回监狱。后来在“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工厂东面,建起了一个永久性的战俘集中营。
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上最残暴的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日军无视国际公约,公开虐待战俘的罪行达到空前绝后和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们对战俘活人剖心挖肝吃人肉下酒,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是曾幸运地虎口余生;惨无人道的残害使得“巴丹死亡之旅”盟军战俘大量死亡。幸存者运抵“奉天战俘收容所”后,也是遭到劳役、殴打、酷刑、饿死和冻死等非人的虐待。
据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的统计显示:在二战欧洲战区,被德国俘虏的战俘在押期间死亡率为1.2%,而太平洋战区,被日本俘虏的死亡率高达40.4%,而沈阳战俘营共有244名战俘死在了这里,死亡率也达16%。更为甚者是用细菌战袭击西太平洋美国本土,不惜采用美军战俘做活人细菌实验。根据老兵罗伯特•布朗证实,曾有一群医生打扮的日本人,到战俘营给他们编了号强行打针,后来就有人死了。当时罗伯特•布朗被一位叫大木的日本医生救了,才幸免于难。日本投降以后,大木先生见到罗伯特•布朗说,他是日本“七三一”细菌部队的成员。据研究者说,战俘们被接种的就是细菌疫苗。据“362号战俘”爱伦回忆,“被关押在沈阳时,我与其他战俘曾经集体被叫去接受‘防疫注射’……”很多战俘因此致死。
据“七三一”部队生产部部长军医少将川岛清受审的记录披露,早在1943年,日本军部就在准备对美英进行细菌战了。这一年,“七三一”部队有32名军医被派往沈阳的奉天战俘营,去检验美国俘虏的血液及其抗疫性。……以预防传染病为名,进行各种病菌的预防接种,在105天时间内,共有186名美国战俘死亡。
“七三一”部队细菌制造班柄泽十三夫在伯力接受审判时,也供认:
1943年夏,曾对奉天战俘营中的美国战俘的血液进行研究,证明“血清免疫不同人种并无不同”。这样,就可“以平常的方法进行细菌的培养”。
当年参加特攻队的几名“七三一”部队士兵向《朝日新闻》记者揭露:当时参谋本部还准备实行代号为“夜樱花”的计划,即用潜艇运送细菌特攻队,将鼠疫菌撤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圣地亚哥地区。准备使用细菌来大批消灭人类,以便在人类文明的废墟上建立自己的霸权。
“二战沈阳战俘营遗址”,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毁灭人类的细菌战的重大罪责;见证着日本军国主义是恐怖主义的始作俑者,是危害人类和反对和平的罪大恶极的细菌战的主要战犯。正如远东军事法庭宣判的,日本军国主义犯下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的罪行,在沈阳盟军战俘营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