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离 休
我离休以后,自治区党委于1997年7月派我带领考察组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考察博州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第八届政协领导班子换届领导成员。
1999年,自治区党委又派我带领巡视组,到自治区国家安全厅、自治区区直工委和党史研究室搞了两期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
之后,我向区党委有关领导建议,我已经七十多岁了,不要再参与工作了,就完全离开了政坛。
离休以后,有知名单位高薪聘请我当顾问。我想,还是清贫度晚年好。就婉言谢绝了知己朋友的美意。离开了热热闹闹,走向了平平静静。
离休以后,才真正品尝到享受生活的滋味。鉴于我原来的职位和在位时的真情交往,许多同志不仅高看我一眼,而且对我关爱有加。昌吉州党委换了一届又一届,对我的关心、关照和关怀始终没有变,不仅主要领导逢年过节来看我,而且办公室李斌、成平、曾春雷、刘新福、褚怀林等历任主任,闫科培、刘传平、蔺风魁、何文、李凤萍等历任副主任和昌吉州老干局的薛以藩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老满城老干所的领导和同志们都常到我这儿嘘寒问暖,使我感到党的关怀无微不至。昌吉州许多同志和从昌吉州调到自治区和其他兄弟地区工作的一些同志都没有忘记我。特别是在自治区工作的熊辉银、贾帕尔•阿比不拉、张国梁等领导同志,都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看我,向我叙谈自治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谐的喜人形势,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同志们的关心提醒我:一定不能辜负党组织和同志们的期望,要高质量地把离休生活过好。
叶剑英同志1977年5月14日在《八十书怀》中吟咏了被老同志广泛传诵的诗句: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应当是我的生活写照。
79 一个词条
2004年7月15日,中共沙湾县委组织部送我一部《沙湾县志》,上书“赠送:肖桂馨同志留念”九个大字。这是值得珍藏的最珍贵的礼物。
《沙湾县志》卷二十五为“人物”。“人物事略”中,把我作为一个人物词条列入其中。文字摘记如下:
1973年3月肖桂馨调任沙湾县委书记,1979年调离之后,先后任自治区煤炭厅副厅长、昌吉州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等,1993年离体。
在沙湾工作的几年中,群众一致认为他是位雷厉风行、事业心很强的干部。1975年11月26日,自治区把沙湾县确定为一年建成大寨县的试点县,他不考虑个人得失,以极大的胆识敢抓敢管,治理软、散、懒,理直气壮地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生产建设上来。为了建成大寨县,他每次吃饭都是急急火火,中午回家一看饭没好,揣块馍馍扭头就走。
1976年7月的一天,他得了重感冒,高烧到40℃,昏迷中被送到医院,醒来后等吊针一拔去,又悄悄骑上自行车下乡去了。夏收大检查,他和大家一起挤在两吨半的大卡车上走社串队,车子陷进永胜大队的沙窝中,他带头跳下来拉车,绳拉断了,他被摔得仰面朝天全不在乎。这一年他除了检查工作、开会外,参加劳动118天,超额完成了县级下乡干部一年参加劳动35天的任务。
经过一年的苦战,沙湾县被命名为自治区“大寨式”先进县。同时,全县9个农牧社、场都被命名为“大寨式”先进社、场。
他来沙湾县工作的那一年正值沙湾县工业生产最不景气的时期,197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55.1万元,是1966年以来最低的一年。他凭着自己在自治区重工业厅工作时的许多老相识、老上级的关系和一颗振兴沙湾经济的热心,四处化缘,积极工作,狠抓整顿,使停产的沙湾轻工业尽快恢复了正常生产,接着对县煤矿等骨干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更新改造,又新建了水泥厂等一批企业,使沙湾县工业生产很快走出低谷。197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374.2万元,比1973年增加100余万元;1975年达到507.4万元,比1973年翻了近一番;1978年达到909万元,是1973年的近4倍,为今后沙湾县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4年,沙湾县成立自治区规模最大的八家户知识青年农场。为了办好这项工程,他主持研究指派两名县委常委常年坐镇指挥,抽调50名干部参与管理,先后接纳乌鲁木齐铁路局、八一钢铁厂和本县知识青年5300多人,动员各社场民工及机关干部3000多入投入八家户5万多亩荒地的开发和金沟河水利、电力工程的建设,至1977年完成了向八家户通水。1978年沙湾县金沟河红旗渠一级电站竣工,装机容量3600千瓦,当年八家户农场收获小麦53万公斤、油菜3.5万多公斤,达到自给有余,沙湾县受到自治区和国务院的表彰。八家户这片不毛荒原自此成为沙湾县著名的小麦、油料高产基地和小麦、油料良种繁育基地。
他要求自己很严格,1975年山东老家的侄子来找他要求在沙湾农村落户,他坚决不同意。1976年,粮食局把他家的粮本算错了,认为吃超了,就把他家的粮本给收了。全家就煮土豆生活。这件事被老沙湾公社的社长知道了,准备让公社食堂送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去,被了解肖桂馨脾气的同志劝住了,“你这样干不但他不会收,非收拾你一顿不可”,最后几位干部经过商量给他捐了些粮票让他自己去买,这下他才高兴地接受了。
他离开沙湾好多年了,有人说他脾气大,批评人不留面子;有人说他脾气好,对事不对人,但都很服气他、称赞他。称赞他无私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廉洁的作风。
这个关于我的词条,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述了我的一些经历。有的同志看了,说是很感人,建议我收录到回忆录中。这个建议不无道理。于是,我把《沙湾县志》中的这段文字作为一节,放到这部回忆录之中。
在这里,我还想作一个说明,我在沙湾县的工作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与同甘共苦的同志们的鼎力支持分不开的。比如:县长伊那也提•克里木就为沙湾县的工业建设做出了贡献;沙湾县人民武装部部长肖春义、政委靳志荣、副部长郭庆岑,在稳定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安定团结、落实党的政策等方面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分管党务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刘贵方,在干部工作中,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党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同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永远忘不了他们。
80 两行赠语与两个条幅
一个朋友给我送了两行赠语,一个朋友给我写了两个条幅,对我的革命生涯和家庭生活作了高度的概括。这两行赠语和两个条幅,亲朋好友都说好,建议我作为回忆录的一节,写到书里。于是,我决定把这两行赠语和两个条幅放到第八十个即最后一个小标题的文字中作结。两行赠语是:
午届耄耋蓦然回首
革命生涯堪追忆
寒来暑往戎马倥偬
风雨征程五十年
两个条幅是:
桂花永久芳菲日
馨气飘香锦绣春
两个条幅的头一个字巧妙地联成了我的名字:桂馨。我老伴的名字“秀华”也有谐音字镶嵌于条幅之中。朋友的美意令我们神往。这样的纪念是永恒的。
81 一个说明
在江苏省某传媒做总编的郑福田同志为《难忘的岁月》的第一稿拟了七个标题。这七个标题高度概括,颇为传神,有传统章回小说的韵味。叶昌柱同志在统稿时,站在作者和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立足于第一稿的实际,讲求视觉效果,将原来草拟的七个标题细化为八十个故事标题,以便和读者心目中的回忆录样式贴得更紧些。7当读者读完这本回忆录后,再来读《一个说明》中作为附录而保留的原来草拟的七个标题时,或许能起到加深阅读印象的良好效果。这正是统稿人尊重郑福田同志的劳作,“忍痛”而不完全“割爱”的原因所在。
本书作者认为本书统稿人的想法和做法有道理。郑福田同志草拟的七个标题附录如下:
(一)
保地方,组建敌后武工队
反迫害,打击地主还乡团
(二)
抓俘虏,敌军情报活口得来缴敌械,新式武器老蒋送到
(三)
避敌锋,地县委全线东撤扰敌后,小分队隐蔽斗争
(四)
反扫荡,引诱敌人“熊打熊”躲奔袭,艰难困苦倍亲偿
(五)
剿匪清特受表彰
肃反肃贪破疑案
(六)
文革受冲击相信党的政策会落实
坚持抓生产誓为边疆人民作贡献
(七)
主政昌吉调优结构,农牧民走向富裕抓住改革开放机遇,促进经济大发展
后 记
在战友、朋友和亲友们的催促、鼓励和期待中,我先后十二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回忆录《难忘的岁月》的写作,并付梓出版。
写回忆录,单靠回忆不行,还需要查找当时的相关资料,才能力求使文字的表达尽量准确。这对于我这个没有专门做过文字工作的人来说,存在着力不从心的相当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同志向我表示了热情的理解和实际的支持。我很感激他们。感激他们的唯一的方式,就是在这里记下对他们的感激。
我首先要感激九十一岁高龄的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老年康乐报》名誉社长、老红军祁果。老领导用如此动情的语言为我的这本回忆录作序,提升了这本回忆录的品位。麻烦一位高龄的老人,我的心情有些忐忑。想不到老领导祁果如此痛快地满足了我的请求,还给了我很高的评价。这是我永志难忘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鸟昌党委书记、乌鲁木齐市委书记、原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书记栗智对这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写了令我感动的序。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忆录的第一稿,曾经广泛征求过疆内外一些同志的意见。凡看到过征求意见稿的同志,都认真地提了修改、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同志还对部分文字作了具体的修改与增补。这些同志是郑书鑫、郑福田、杨明斌、成平、柴庚存、王伯良、郑兴、齐文宪等。王成虎同志以周到、耐心的服务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激情、热情和辛苦。
闰科培同志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不仅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设性建议,而且卓有成效地把各方面协调性的工作做得很好。
叶昌柱同志为本书的统稿人,他以对文字高度负责的精神,冒着酷暑,核对史实,统改文字,增补内容,按照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已成稿的回忆录文字的实际出发,将原来的七个类似章回小说的标题细化为八十个故事标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新疆日报》高级编辑程国风同志,从我保存的数百张照片中精选出数十张照片,为本书精心设计了封面和彩页,使零散的照片有了鲜活的历史感。我和我的家人共同阅读封面和彩页的样稿时,有一种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的感觉。我想,这就是富有传承功能的文化的魅力了。这样的魅力感受,我一生只有这一次。
上述三位同志的努力,带有关键性。我对他们说声“谢谢”。
新疆信达银通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国,以现代管理与发展的卓越理念,不断用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提升自我,内外兼修,厚积薄发,励精图治,奋进不息。十四年来,信达银通人牢记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宗旨,确立科技、环保、人文、智能“一个都不能少”的开发理念,将生活品质与人文内涵高位嫁接,在为消费者创造完美、舒适现代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条信念,凝聚一股力量,创造一种精神,攀登新的高峰。王建国同志对我的这本《难忘的岁月》表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难能可贵的兴趣和厚爱。我对王建国同志和他的企业表示真诚的谢忱。
新疆山川秀丽生物有限公司是从事绿色环保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受到国家、西北五省区以及新疆党政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学术界、生产基层、农牧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国家授予公司“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科技创新先进集体”、“优秀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被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授予“科技创新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新疆山川秀丽生物有限公司引领新疆绿色事业的发展,为天山南北播撒秀丽。董事长唐天成成为受人仰慕的绿的使者。唐天成同志用生命的绿色在新疆的山川书写着难忘的岁月,又对我这本《难忘的岁月》情有独钟。我对唐天成同志和他的团队表示诚挚的感谢。
荣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经济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服务三农最佳乡镇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先进集体”、“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的玛纳斯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管理理念,“万众齐心,商海弄潮,尽显豪情百丈高”,“独领风骚”。玛纳斯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玛纳斯县政协常委迟健,以“开创伟业,谁为栋梁?一声春雷,唤起无数男儿壮志扬”的崭新的精神风貌,大力弘扬革命传统,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我衷心感谢迟健同志对我的回忆录《难忘的岁月》的出版所表示的关注与支持。
2007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米泉撤市划并乌鲁木齐,正式与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合并为米东区。原米泉市19万人口、3315.53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面积纳入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总人口和行政区域总面积相应减少。在正文中适当的地方,作者加了一条小注,予以说明。这本回忆录是写历史的,涉及米泉县、米泉市历史的方方面面,作者尊重历史,均在文字上未作变动。特向读者作如上说明。
八十岁时完成的回忆录《难忘的岁月》,恰巧有八十个小标题。这种巧合的两个八十,我和读者一起表示欣慰。
这本回忆录,从成稿到出版,虽然有一年多的时间,但仍嫌仓促。文字中给读者留下的遗憾在所难免。在此,我向读者提出一个请求,请您读了这本回忆录以后,
把您的想法、意见或建议留言告诉我,以便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订正。
2008年1月30日八十诞辰于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