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9日上午,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坐落在淄博、莱芜两市山.相依淄河北岸的刘家台村,彩旗招展,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迎来了他们日思鼢的一批尊贵客人——张敬焘等革命老前辈和省、市、区的党、政、军负人,参加在村上修建落成的中共博山县委旧址纪念馆开馆仪式。
话还要从这一纪念馆修建伊始说起。2002年初,中共博山区委决定将.日战争初期,中共博山县委在刘家台村的办公旧址修建为一纪念馆,以。作为对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育的宣传阵地。我作为区委党史委主任、区档案局局长,义不容辞地担起纪念馆的筹建、资料征集和布展等一系列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有领导下,在区直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工作很快开展起来。期间,了把纪念馆尽快修好,我曾数次前往济南,向当年中共博山县委首任书、时已89岁高龄的原山东省副省长张敬焘,请教有关历史问题;汇报纪馆修建工作的情况;审阅各展室所展图片、资料、实物等编排小样。每都能得到他热情地指导,亲切地鼓励和对家乡经济与各项事业发展建设关怀。
在向张老请教他任博山县委书记之初的有关历史问题时,他曾深情地我回忆了初建中共博山县委的情况。他说,1938年6月,省委派我回博建立县委时,我只带了一名通讯员,先是到了石马镇的西石马村,这里有我们过去一定的群众工作基础,但与博山敌战区只一山之隔,鉴于当斗争形势的发展,这里不适合县委设在这一带坚持斗争。继而来到了北.山村,住了几日,感到这里地处通往博山的交通要道,也不利于县委设这里。但随着对博山东部、南部农村工作的开展,看到刘家台村虽比较偏辟,却地处博山、莱芜两县边界,便于同这时驻滕县山区的省委联系,就将县委按到这里,并很快在这里扎下了根,使县委逐步充实加强起来,很快以这里为立足点展开对博山的工作。一是物色选拔了几批青年知识分子到省委举办的随军干校学习,他们结业后大部分回来成为县委的基层工作骨干;二是在博山各地农村建立了一些基层党组织,使党的组织力量得到不断的扩大;三是成功地团结、争取、改造了遍部博山东部、南部农村的10多个道会门组织,不仅更深入地开展了农村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发展了党的组织,还不断为我军主力部队输送了优生力量;四是建立了二、三、四、五、七区的抗日民主政权,为建立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县委在这个村驻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就打开了博山抗日斗争的新局面。这个村上的青壮年在我们的工作引导下,也一批批投身到我们组织领导的抗日斗争工作中来,不断成长为我们党政军的领导干部。可以说,这个村的乡亲们为我们县委工作的开展给予了无私的支援和帮助,为开展博山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在向张老几次汇报纪念馆筹建工作情况时,他听了我们汇报和审阅了送去的纪念馆建设图样、展室及展出图片资料的设计、编排小样后,语重深长地对我说,博山区委这一决定是有远见的。这对宣传党的历史,教育我们的干部、党员和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世代相传,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跟着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尽管县委驻刘家台村时间不足一年,不能容括党领导博山人民进行革命奋斗的全部历史,但有句常言说的好,水珠虽小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这个纪念馆展示的内容重点虽是县委建立之初一些历史情况,而这时却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危机最为沉重,同时也是博山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爱国主义最为昂扬,并积极响应共产党实行全民族抗战的号召,跟共产党奋起抗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的敌后战场上,没有一个对抗战产生社会影响的斗争运动,也没有发现一个对抗战起积极推动作用的人物,只有在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形成的武装力量奋战在这段历史的斗争中。就今天,中国共产党已建立80多年,历史表明,跟共产党走,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希望这个纪念馆建成之后,通过宣传我们党的历史,不断提高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学习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加强党的建设、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重要性的认识,在党中央和省、市委的领导下,不断推进博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博山人民早日奔上富裕安康之路。
张老不仅这样讲,还将所讲的付诸于行动。据我所知,他在主管全省经济建设的副省长岗位上时,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可谓日理万机。但他也没有忘记刘家台的乡亲们,曾乘外出调研,两次来到刘家台村。一次是1982年初冬为一革命烈士子女有关政策落实问题而来。时值一场大雪之后,因事先有约,张老在百忙中挤时间,不顾天寒与道路难行,轻车简从好不容易才来到刘家台村前紧依河边的土路上。因进村的土路步行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走过去,这位烈士的女儿就提前来到了进村的路口上等候,张老一下车她就上前作了自我介绍。张老心疼地握住这位烈士女儿的手说,天这么冷你还来这等我,让你受苦了。看着张老深情地望了一下满是雪水泥泞的进村路,对这位烈士女儿说,这次时间太紧,我就不进村看望乡亲们了。今天主要是为你的事来的,既然你来了,我们就在这里说说吧。张老即根据这位烈士女儿寄给他的信中问题,详细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后,又向她讲了中央关于解决这方面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和原则,要她写个材料通过村和镇上党组织报送区委,我从这回到博山再向区里的领导说一下,请他们按政策研究解决。张老走后不久,这位烈士女儿的问题就得到了圆满解决。尽管这次张老未能进村,刘家台村的乡亲们还是从这件事中深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并传为佳话。第二次是1983年秋未为村上的经济发展来的。改革开放后,从刘家台村走出的一些党政军干部,把回家探亲中了解到村上的情况先后告诉了张老。他又乘外出视察工作之便,由时任淄博市长的王韬陪同来到刘家台村进行实地考察,帮助村上找项目办企业和探索发展村经济,调整农业生产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路子。在他的关心和淄博市与博山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刘家台子村不仅很快办起了企业,也不断改进了种植结构,使乡亲们的日子逐步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张老从省政府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他乘参加淄博市和博山区一些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又先后几次来到刘家台村看望乡亲们,可见张老对故乡淄博这片热土和刘家台村的深情与厚爱。
群山巍巍淄水长,张老“晚晴”倾故乡。我们在张老的关怀与指导下,在博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与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刘家台村父老乡亲们的大力帮助与辛勤的劳动下,中共博山第一届县委旧址纪念馆子同年国庆前夕修建竣工。我们根据区委的安排,张老的提议,特别邀请了在县委建立初期参加有关领导工作的几位革命老前辈。这些80多或年近90岁高龄的老前辈接到通知后,尽管他们年高体弱,有得甚至行走不便,但他们有的在家人、有的在所在单位工作人员陪同下,分别从北京、杭州、济南、青岛等地相继来到博山。
10月9日早上,在艳阳普照下的金秋博山,分外山辉川媚。张老等革命老前辈,在省、市、区等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了刘家台村。在一片喜庆的锣鼓和鞭炮声中,纪念馆开馆仪式在村的打谷场上隆重举行。时已89岁高龄的张老在开馆仪式上的讲话,用他那不减当年的洪亮而亲切的嗓音,讲述了县委当年驻进刘家台村对全县工作开展的作用历程后,对刘家台村当年乡亲们对县委工作的支持、帮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当年我们县委来到刘家台村后,随着工作的开展和县委领导力量的不断充实,来县委汇报、联系工作的人员也日加多起来,麻烦村上乡亲们的事也就更加多起来。当时乡亲们的日子也很苦,可他们千方百计让出他们好的住处,给我们住,把省吃俭用下来的粮食给我们县委机关和来联系工作的人员吃。村上的党组织和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建立后,主动担负起了县委的站岗放哨、送信等外围工作和日常的生活服务,为我们县委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当年博山被省委评为抗日模范县,是与刘家台村乡亲们无私奉献分不开的。前来参加开馆仪式的老前辈原中共山东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当年县委第一任宣传部长刘化南向与会人员主要讲述了他代表县委被省委派往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博山抗日模范县工作的经过和在延安学习等情况,并深有感情为纪念馆作诗一首: “鲁山雾霭孝淄泱,烽火遗迹建馆藏。八路作风传后世,党恩习习暖城乡。群贤功绩皆称颂,万众拾柴铸伟望。“三个代表”齐实践,与时俱进织殷康。” 来参加开馆仪式的老前辈还有: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当年县委在四区建立的第一个分区委书记翟翕武;国家公安部副部级离休干部,当年县委派往延安学习的孙振;副省级离休干部原青岛大学党委书记,当年跟随张老组织抗日武装的骨干人员李振及有关的老同志。
开馆仪式结束后,张老等一行老前辈,在刘家台村乡亲们的夹道欢迎下,同与会的各级党政军领导来到坐落在村中的纪念馆。张老在展室看到陈列的实物,指着一套旧桌椅对博山区委的领导说,你们的工作做的很细致,这确实是我们当年用过的东西。当他看到展出的图片等资料说明时,虽说小样他亲自审阅过两遍,但他仍然看的是那样仔细。特别是看到早年牺牲的战友的图片时,他总是在他们的遗像前默默地站立一会,好像在对他们说,你们虽在几十年前就已英勇牺牲了,没有看到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历经艰难险恶幸存下的老战友们没有忘记你们,故乡的人民也没有忘记你们,党和国家也没有忘记你们,你们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精神,将永载史册,世代发扬广大。
暮岁已如当年心,高德照人永流芳。不想,张老这次来博山竟成为他最后一次故乡之行。这次活动结束两个多月后噩耗传来,张老于12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济南逝世。
敬爱的张老,你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你在近70年革命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视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革命精神,光明磊落的坦荡胸怀,高度的党性原则,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关心爱护他人的美德,将永远激励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好我们的家乡——博山区而努力工作。
(作者:中共博山区委党史委主任博山区档案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