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渤海日报》:目睹了抗战的残酷

16991 发表于2019-12-18 17:10:35

《渤海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出版物中影响力最大的一家党委机关报,它以其群众性、战斗性、时效性的独特作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渤海日报》于1944年7月1日正式创刊,初期为3日刊,4开4版,后改为对开四版,起初印量2500份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好转,发行量不断增加,到1945年8月增至12000份。她目睹了抗战的残酷,她传播了频频捷报,她见证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她在历史的丰碑中深深刻下了自己的光辉名字。

头顶上空 敌机盘旋

  “我是比较幸运的。在分配到印刷厂之前我当了8个月的民办教师,1945年全国动员参军后集体分配工作,我们那一大批人中就我一个人被分配到了《渤海日报》印刷厂。”说到这里,邱元汉老人很骄傲。

  “战争年代办报,最关键的就是安全问题。《渤海日报》创刊后,为了确保报纸免遭敌人的袭击和破坏,每天能正常出版,报社机关和印刷厂奉命由广北一带转移至荒无人烟的渤海之滨——垦利县。编辑部在永安镇,是当时渤海区的后方根据地和首脑机关驻地。我还记得我去报到的那天,走在小路上,放眼望去都是些高高矮矮的土房子,零零散散,有些荒凉,可我的内心却感受到了那种浓烈的革命气氛,我感觉到身边的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我当时心里想:这就是我要工作的地方啊!内心里也充满斗志,决定好好干一场。印刷厂在据八大组(永安镇)以北40多华里、离海十几华里的顺河村。顺河村是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老百姓住的都是土屋或是茅草屋,村周围遍地的芦苇、荆条、茅草,一望无际。印刷厂就利用这种地理优势,坐落在这些草窝里。日本鬼子的侦察机来这里侦查,盘旋了几圈什么都发现不了就灰溜溜走了。这种偏僻的地域环境为保证正常出报提供了绝对优势。”

一锅窝头 一匹骆驼

  提起当时的印刷设备,邱元汉摆摆手:“设备非常的简陋和落后,印一期报纸很不容易。我记得我们的设备都是当时的印刷厂厂长田瑜的爱人田大嫂,冒着危险从济南敌占区通过关系购入的。机器老化笨重,用起来相当费劲。我们都是活字印刷,当时编辑部上白班,我们就上夜班,每天从编辑部送来一批稿子。我们接稿后,按照编辑部给出的版样草图进行排版。铸字员用手摇炉,尽可能快的补充一些缺失的字;拣字员则手托着3斤多重的铅字盒和手托,一个字一个字的摆放好。我记得我们当时计算过工作量,一晚上拣字员能绕着排字架往返60华里。”

  邱元汉接着回忆,当时印刷厂的地理位置特殊,生活极为艰苦,也很单调。住的就是大通炕,寒冬腊月,炕上只有一床草席,一人一床薄被子,有时候两人一床被子。到了夏天,蚊子成群结队,咬人很厉害,睡觉时就把被子的棉絮抽出来,将被单用棍子支在床上当蚊帐,被单不透气闷热难熬。吃的全是红高粱,锅里是高粱粥,上面是高粱窝窝。穿的全是从家里出来时的旧棉袄,光着屁股穿棉裤,然后每人一幅套袖,一件围裙。出行全靠当时打伪军时缴获的一匹骆驼,出出进进、运这运那全靠它。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印刷厂的每个人都以苦为乐,想着每天通过我们把党的信息传播出去,心里就斗志满满。

三次搬迁 三次转移

  1945年夏天,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大反攻阶段,胜利捷报频传。在这之前,端掉了寿光田柳庄国民党顽固派司令张景月的据点,士气大振。6月初,我渤海军区主力部队直属团、特务营和地方抗日武装,在杨国夫司令员亲自指挥下,挥师西进,直扑黄河岸,一夜拿下小营、玉皇堂和道旭三个据点,拉开了夏季攻势的序幕。紧接着横渡黄河,打响了蒲滨战役,一个个胜利接踵而至。《渤海日报》也在第一时间把这些捷报及时迅速地传播出去,全民抗战情绪大振。

  邱元汉老人回忆说,随着战局的发展和领导重心转移,作为党的喉舌的渤海日报机关及其印刷厂也奉命随即西进,开始了转移。第一站,途经利津城东,住在徐王村一个土炮楼的院落里。一个月后,于7月初,印刷厂便转移到了蒲台县高庙李,住在一个天主教堂里,而编辑部移址在蒲台县小营团包村。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于同年冬,渤海日报机关和印刷厂跟随渤海区首脑机关,进行了第三次大转移,向惠民城进发。不到半年的时间,印刷厂进行了三次大搬迁,三次大转移。在搬迁转移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按时出报,一般都采取分批搬迁,或派先遣队提前行动,或留少数人坚持原地生产,争分夺秒,有时更是连轴转,确保全年365天天天出报。一波又一波的抗战捷报及时刊登在《渤海日报》上,发送到抗日军民手里。

磨房排版 不眠之夜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议》,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对各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大规模的内战爆发,国民党飞机开始疯狂轰炸惠民城。邱元汉老人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他说:“面对时局的变化,渤海区领导机关由惠民县城迁往城外的何坊一带,我们的印刷厂也迁到了阳信县城北小刘家村的天主教堂里。可是小刘家村也并非安全之地,经常有国民党的飞机进行空袭。为了保证印刷厂的安全。1947年秋季的一天晚上,印刷厂就火速进行转移。”邱老说到这里,语调忽然变高,也变得很激动,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磨房排版”的故事。

  当日的转移由排字、校对、印刷股等部分同志组成先遣队,带上设备先行赶往渤海新华书店印刷厂驻地二郎堂落脚,坚持出报。邱元汉所在的排字组安在了一个老乡家的车门洞子里。为了使第二天的报纸及时印出,他们卸完车,就着咸菜,啃了两口窝头,就立即点燃汽灯,装起排字架,开始拣字排版。由于车门洞子只有十几平方米,几幅字架就塞满了,没有排版的地方,他们就利用与门洞相邻的小磨房,因陋就简,把牲口粪扫干净,卸去磨棍,将铅条、料箱放在磨盘上,版盘放在磨盘上,利用这个简单的“工作台”干起活来。就这样,一直到次日凌晨两点才校完清样,将活字版交到印刷股的同志那里付印。

  当邱元汉从临时的“排字间”走出来后,天已大亮,印刷股的同志带着满身墨香走过来说:“报纸已经印好,发行股的同志用马驮走了。”他们的脸上都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接着,他们来不及休息,又马不停蹄地进入了下一场的印刷工作中。

  在记者采访中,邱元汉老人一直在说:“我没有扛枪打过日本鬼子,没有上过战场。所经历的抗战史并不丰富。”但是通过邱老的讲述,记者能深刻感受到老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了抗战的胜利做过的贡献。你应该能想象,一个80多岁的老人,颤抖着追忆他当年意气风发的抗战生涯时,眼神里那种闪烁的神彩,哪怕是一闪而逝,这也足以让你感受到老人身上那份沉甸甸的骄傲和荣耀。

  采访临结束时,邱元汉老人双手颤抖着从书架上拿出一个文件袋,文件袋里有几张老照片和一张写了字的纸,他激动地说:“这个纸上是我回忆当年印刷厂的情景时写的一首小诗,题目就叫《敌后印刷厂》,我读你听一听。”

  “渤海滨,黄河旁,

  荆条洼里茅草房

  技术匮乏设备老,

  劳武结合分外忙。

  颗颗铅字闪银光,

  字字句句排成行;

  拣字拼版夜继日,

  送走月亮迎朝阳。

  挥臂摇机汗沾裳,

  躬身续纸寝食忘;

  滚筒飞转版连动,

  篇篇新闻印纸上。

  报纸印出千万张,

  党的指令传四方;

  全民抗战齐动员,

  打败日寇和豺狼。”

  记者洗耳恭听,无限感慨,眼前仿佛掠过七十年前的战火硝烟……

  (周福楼老先生对本次采访亦有贡献,在此表示感谢)

  记者 杲 阳

  通 讯 员 窦 敏2015-04-15 08:32:00    鲁北晚报  

浏览:128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山路
    山路
  • Chief
    Chief
  • 鲁中山平
    鲁中山平
  • 16991
    16991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