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憧憬、祝福和欢乐。回忆起抗日战争期间度过的两个春节,真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那是1940年和1942年,这几个年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也是日本鬼子侵华最疯狂,扫荡最残酷的年代。
记不清是40年还是41年,春节即将来临,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领导决定我们团三千多人去莱芜过春节,从蒙阴县到莱芜县相距大约有50多里,我们步行了将近一天才到驻地。这时已是大年三十日的下午,同志们有的在找房子,有的在烧水烫脚,有的到炊事班领面粉包饺子等,准备除夕的晚餐。动作快的饺子刚下锅,慢一点的饺子还没有包好。突然间“轰”地一声,一发炮弹落在村头,接着,又打来了几发炮弹,部队领导马上命令全体集合,将能拿的东西就拿走,拿不了的就放弃,赶紧转移,并命令我们连担任掩护任务,帮助其它部队转移。年三十天晚上,天特别黑,我们走了三十多里路,才顺利转移出去,虽然没有伤亡,但折腾得够呛。到了深更半夜,我们才停下来吃晚餐。那时,饺子已经成了面疙瘩,面糊糊,有战士风趣地说:“这是敌人叫我们这样吃的”。吃过饭后,又行进了二十来里,才驻扎下来。这一年的春节,我们就在敌人的枪炮声中度过了。
另一个春节,也是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那时山东鲁中地区没有棉花,而滨海地区是产棉区,上级交给我们团的任务是到滨海地区运输棉花,团里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一营。营领导接到任务后,马上召开动员大会,说明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全体轻装上阵(只带武器弹药)。全营500多人,每个战士运15斤棉花,可运上7000多斤棉花。每人用一条裤子当袋子,裤脚一扎,装满了上面再一扎。我们准备到滨海去时,大约离春节还有六、七天的时间,要穿过敌人的两道封锁线(公路),渡过两条河。一条是小河,河水不深,淌着就能过去,另一条叫沂河,有100多米宽,l米多深。去时,天气很冷,河上结上了厚厚的冰,我们是从冰上走过去的。返回时,侦察员去实地侦察,回来报告说,可以从冰上返回。部队选择在年三十夜过河,那天天气好转,暖和多了,我们连长走在最前面,走着走着,突然从冰上掉下去了,前面几个同志动手把连长拉上来。当时部队领导一看情况不行,就命令战士脱掉裤子,淌水过河。在气温零下20"C左右,水没到大腿跟,我们全营的战士就这样渡过了沂河,。寒风凛凛,冰水刺骨,像刀一样刺痛。过了沂河,领导要每个战士用毛巾擦干大腿,穿上衣裤,原地跑步活动,以防冻伤。天明时,我们回到了宿营地,脱掉长裤发现腿上有道道冰割的刀痕,真痛啊!但同志们却说我们圆满地完成任务,最苦最累也值得!有的战士说我们在沂河上扭“冰舞”了。这个年三十夜,我们就在冰河上渡过了。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在年三十夜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过河?因为年三十夜,敌人也在过年,警惕性也放松了,我们运用了毛主席的战略战术,机动灵活。
我们的部队为什么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呢?因为我们的连队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核心作用。每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重伤不哭,轻伤不下火线”。少吃少穿不计较,寒冬腊月没穿土袜子,也不会发牢骚,用破衣撕下来裹脚就是了。领导上分配的任务都是党员带头完成的,关键时候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党员个人的具体表现,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分享百姓的喜,分担百姓的忧,永远是我们共产党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