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一直卧病在床,信息闭塞。家里先后请过几个保姆,大多来自农村,她们给我生活照料之外,也带给了我最鲜活的社会信息。正是从她们那里,让我对这几年改革开放的新变化有了真实的感受。 先讲“胖阿姨”,她六十来岁,是我老伴去世前请来照顾老伴的。她长相富态,有点懒,但力气蛮大,老伴体重,卧病在床时一般人抱不动,但她“哼”地一声就能办到,所以,我们也就原谅了她干活不主动、好推诿的毛病。 她是五厍人,她和丈夫虽都是农村人,但前些年做生意发了点小财,也曾有过“吃香的喝辣的”好日子。有了钱就想改变一下身份,他们大约花五千元,买了个“农转非”,从此摆脱农民身份变成了“城里人”,这在当时让很多农村人羡慕。但胖阿姨在我家时却常常对此发牢骚,原来国家新的惠农政策下来后,农民不仅有养老金,还有很多城里人享受不到的实惠,现在“镇保”反而不如“农保”了。真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味道,内心的懊恼只能靠发发牢骚来消解了。去年老伴仙逝,胖阿姨也带着那份牢骚,离开了我家。 第二个是“黄阿姨”,她是松江叶榭人。刚来我家时六十岁不到一点,身体 蛮好,人也勤快。她家里还种着几亩地, 养着一群鸭,几笼鸡,靠丈夫在家侍弄。 她白天赶到我家来帮佣,下午再赶回叶 榭乡下帮老伴干活。我们看她早出晚归 太辛苦,劝她不要这样奔忙,她笑笑说:“农村人没办法,趁干得动多挣点,以后好养老啊。” 有一天,我媳妇神秘兮兮地说:“看出来了吗,阿姨这几天特别高兴?”我问有啥高兴的事啊?媳妇说:“她拿到养老金啦,每月1600元呢!”怪不得,她最近总是笑嘻嘻的,嘴上还经常说:“你们家人好,我舍不得放掉,不然我早就回家和老伴旅游去了……”我还想,这么节俭的人,舍得这份工作?还舍得去旅游?原来她拿到养老金了!不过,黄阿姨也就是嘴上说说,依旧是起早贪黑地奔。后来终于在她儿子、女儿的劝说下,才依依不舍地向我辞了工,真的回乡下享清福去了。 还有一个是现在的钟点工,她姓金,五十来岁,泖港人,穿着打扮十分时髦,根本看不出是农村人。她说,自己以前卖过水果、做过盒饭生意,攒下了一笔钱,在松江城里买了房子。问她为什么不做生意了,她说年纪大了,不想太辛苦,做钟点工比较爽气。再说,根据现在的政策,出来做家政,镇上每月还给两百多元补贴。她每天上午在我家做四个小时,中午回家休息,下午就和朋友聚会,或唱卡拉OK,或打牌,晚上则去舞厅跳舞。她还是“国标”的教练,带着二十多个徒弟,也有一笔收入呢。没想到一个农村女人能过得这么潇洒。 她说她乡下还有地,还有房子。我觉得奇怪:“你在城里生活得这么好,还要地干啥?”她说现在政策好了,我们的地流转给承包户,每亩可以有800到1000元的收益。以前每亩地要倒贴200元,现在不但不交税,国家还要给补贴。现在很多人想要承包种地,还包不到呢!我又拿胖阿姨的事问她,金阿姨说:“当时能农转非的都不是一般人,不光要有钱,还要有门路。那时候农民老来无保障,转为城里人没工作可以吃低保。后来,新的政策下来,农村户口只要交金满15年,到六十岁就可以领养老金,最低也有每月1600元呢,比低保多得多了。”“噢,那交金交多少?”“很少的,像我每年只交900元。还有些年纪大的,到了六十岁就可以享受了。”金阿姨又说,以前一直想把户口办出来,但现在农村政策这么好,不想离开农村了。留着房子留着地,说不定哪一天再回乡下去发展。说起这些,她脸上都是满足的笑。“现在很多人想把户口迁回农村,但是迁不进了呀……”金阿姨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里充满了自豪。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惠农政策,从我家三个保姆身上,我看到了农民命运的改变,更看到了农村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