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松江县的回忆(文/张志全)

17198 发表于2020-01-14 22:37:12

    我有幸参加1949年南下干部队伍,参与接管松江县的工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日子里,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使人激动不已。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9年初,已取得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队,除少数地区外,已基本消灭,解放区的军民提出了“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这时,解放区的县委党校,地区党校,省委党校,华东大学,都在培训干部,要求每个地区、县、区各级都配备两套班子,一套南下,一套留在原地继续工作。

    1949年春节以前,去留对象已明确决定,春节过后,滨北地区南下的干部集中在滨北地委,一般一个县编为一个中队,但也有两个县或几个县混合编队。我们胶南县的部分干部,与诸城县的干部,合并编为一个中队。滨北地区南下干部,编为华东干部队伍的第五大队。我们的队被编为三中队,计有80多人,这就是接管松江县干部队伍的基础。在渡江前后,又从华东大学、华中大学编进了一些青年学生,从部队转业干部中分配来了几位同志,南下干部队伍安排到松江县工作的已有100多人。(不包括地专机关和松江市等单位人员)

    队伍组成以后,大队政委张彦、副政委李仲林、大队长王东年作了动员。他们都是原来滨北地委正副书记,专员公署的专员,现在又成了这个大队的领导。每人都发了军装,解放军胸章,枪枝弹药和干粮袋,全副武装,从滨北地委出发了。第一站到了胶济铁路上的潍坊市,乘上火车。火车都是敞棚,有的车厢没有栏板,乘上这些车厢的,只好四周用绳子拦一下,以免刹车时,把人抛出车厢。春节之后,还是寒冷季节,干部虽是全副冬装,但车开起来还是寒冷难挡,于是大家就把被子裹在身上,以御寒冷。火车总是开开停停,开得很慢,大概是因为军队和军需物资的转运,不得不将我们乘的火车停下,让他们先走。乘这火车条件虽然很差,但比步行还是快得多,省力得多。火车驶过济南以后,我们就下火车了,开始了徒步行军的生活,每人带几十斤行李,每天还要走一百里左右的路程,是很吃力的。到了晚上,脚起泡了,腿酸痛得很。队部给大家准备热水烫脚,安排好休息,减少大家疲劳,以适应第二天行军。

    队伍到了津浦铁路上的临城,驻扎在微山湖东北一带的农村,开始了整训学习。这次集中学习了较长一段时间,学习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报告、文件,认清革命形势,明确新区工作任务。嗣后,又开始行军,到达江苏省原九分区的平潮一带,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学习,学习城市工作和新区工作,以及如何做好接管工作等等。通过学习,提高了干部的革命自觉性和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4月中旬,队伍又开始向南进军。这次行军是准备渡江,要求每个人轻装,随身所带行李,不得超过规定的4公斤数量,大家只得把大量的行李丢弃在长江以北。因距敌占区较近,白天敌机到处轰炸,所以均在晚上行军,这比白天行军艰苦得多。有一天,接队部通知,今天的路程较远,要早出发。队伍在天黑之前,已在公路上行军了。突然,敌人轰炸机来了,公路上所有的人,很快就在公路两旁隐蔽起来。唯有俘虏队伍较乱,但押解俘虏的部队,很快占据了制高点,命令俘虏不准乱跑。解放军则架起机枪,对空射击。敌机不敢低飞,只好高空乱丢炸弹,命中率极低。敌机一走,行军又开始了。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在长达五百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敌人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23日,我们干部队伍也接到了渡江的命令。我们从江阴对岸渡江,所乘的是小木船,一只船只能乘十多人。我们上船,天还未黑。这天,敌机又来轰炸,炸弹激起的水花几米高,船只散在长江水面,到处都是,命中率很低。长江上风平浪静,我们很顺利地渡过了长江。江南的春天,细雨连绵,走的都是泥泞小路,因此行走很难。队伍过江后直奔苏州,因上海尚未解放,就向嘉兴方向进军,又回头顺沪杭铁路往东北前进。铁路上的几座大铁桥,被国民党逃跑时炸毁,火车不通,只好用木船搭起浮桥,使队伍通过。5月19日晚上下大雨,队伍从枫泾以西,一直走到华阳桥镇上,住在一家私人轧米厂里,所有的行李都淋湿了,队伍走得十分疲劳。第二天,即分别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办事处。松江分设松江市和松江县,松江市政府设在松江城内,松江县政府驻泗泾镇,均属松江专员公署管辖。

    松江县下属泗泾镇和六个办事处。第一办事处为新桥,第二办事处为城西,第三办事处为亭林,第四办事处为漕泾,第五办事处为小昆山,第六办事处为枫泾。每个办事处配有十名左右的干部,设办事处正副主任、办事处党委正副书记及其他办事人员。各办事处下设若干乡或镇,乡长、镇长均由我办事处工作人员兼任。

    到达接管地点以后,每个乡、镇都召开了规模很大的群众大会,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阐明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保护外国侨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告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妄取民间一针一线。经过宣传和我们的实际行动,安定了人心,消除了顾虑,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同时我们也很快与地下党组织和地下武装组织接上关系。松江县在天马、新桥、华阳桥、叶榭、漕泾等地,都建有地下党的组织,他们对接管工作都作出了贡献。

    接收国民党政府人员和枪枝弹药及财产,登记造册,交人民政府处理。整编散兵游勇和地方武装人员,枪枝弹药交地方政府处理,人员统一集中到南桥受训,愿意留下的安排工作,不愿留的,发给路费回家。

    开展剿匪肃特工作。解放初,土匪还非常猖獗,曾打死打伤我人民解放军和我政府工作人员。如土匪在张泽打死了我筹粮的一位解放军和城西办事处组织委员王治文,他们还抢夺民财,扰乱社会治安,搞得人心惶惶。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开展了剿匪肃特工作。各办事处都捕获了一些土匪,对民愤极大的土匪头子,根据他们的罪恶大小,有的被镇压,有的被判刑,群众拍手称快。

    筹借军粮。进城以后,军队急需粮食支援解放上海。为了保证军需的供给,首先向米行老板及大地主借粮,接着就进行了夏征工作。

    组织农民协会。通过教育,发动农民自己选举农会代表,而后乡、区、县都召开了农民代表大会,选举了乡、区、县农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从下到上都建立了农会组织,为开展农村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开展生产救灾工作。1949年7月松江地区遭受特大台风和洪水的袭击,海塘决堤,受灾严重。为了抗御自然灾害,组织农民修海塘和排水、修圩、补种等一系列救灾工作,争取秋粮丰收。

    1949年8月底,苏南行政公署训令,撤销松江市建制,并入松江县。县机关由泗泾镇迁至松江城内,并撤销了乡、镇联合办事处,建立区、乡人民政府。

    接管松江市的多系苏北九分区南下干部,至此,松江县又增加了一批干部。现在五十多年过去了,松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松江的前途会更加美好。


教育局  张志全


谁在收藏
浏览:144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淄博老张
    淄博老张
  • 漂流者
    漂流者
  • 张晓
    张晓
  • 鲁小楠
    鲁小楠
  • 沪生
    沪生
  • 17198
    17198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