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期】2019.03.29 【来 源】奉贤报
2019年3月25日凌晨5∶20时,奉贤离休干部施笑山在家中溘然长逝,享年108岁。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邻居,笔者曾在去年中秋前,特地探望过这位为官正气、关爱社会、乐观一生的百岁老人,并写下了《百岁离休干部施笑山》一文在《奉贤文史》第29期上刊登。惊闻仙人已去,本报特将此文部分转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位离休干部人生故事,以表崇敬的缅怀之情。 郑月红 2018年中秋节前夕,我和小妹秋芳来到上海长乐路上某住宅小区,看望曾经和我家一壁之隔的老邻居、107岁的奉贤离休干部施笑山。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们家搬出原奉贤南桥镇勤俭弄45号大院子后,我们很少往来。近日,听说他目前是奉贤离退休干部中最高寿者,作为邻居感到骄傲。于是,好奇的我们前去探寻。 那天下午到达老人住所时,施伯伯午休将起床。我们正想进屋去看望老人时,他的二女儿慧敏姐忙说,不用,我爸会自己出来的。没多久在她女儿和护工阿姨的搀扶下,施伯伯来到外屋,见面就说“小红,你长大了,还有秋芳!”“啊!是的,我长得比你高了!”我们赶紧上前握住施伯伯的手。 穿着长袖的铁锈红衬衣、深灰色长裤和黑色布鞋,脸颊清瘦、身板挺直、眼睛微睁,还是小时候看到的那个说话中气十足、个子不高的施伯伯。那时候,施伯伯在我们眼里是个不拘言笑、脾气耿直又暴躁的大人,小孩子都有点怕他。他的家长制作风在大院子里很有名,特别是对子女奉行棍棒教育。在他们家,他的话就像军令如山,不管对与错都要照办。当时,他正担任着南桥镇镇长,工作很忙,在外面管事,回家继续管人。如今,翻开施笑山的履历,他丰富又传奇的人生,确实让人感慨。 戎马一生 为官正气 1912年10月,施笑山出生在山东省掖县(现改名为莱州市)一个下中农的家庭,兄弟姐妹10人,他排行老四。他从小喜欢读书,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了学业,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在18岁那年,苍山岭村的党组织来到他们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在接受了地下党组织的秘密学习几个月后,他决定离开家乡,在1939年1月参加了革命。1939年9月,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听慧敏姐说,他的六叔、一个小父亲10岁的弟弟,就在父亲施笑山做老师时,以自己的经历启发教育小弟,最后参加了八路军,并成为一名职业军人。2018年春节时,两位世纪老人在上海施伯伯家欢聚,缅怀他们的峥嵘岁月、共话如今的幸福生活。 1941年施笑山参加了胶东半岛大泽山的反扫荡,领导人为许世友将军。1943年又参加了马石山反扫荡,当时因我军力量薄弱,被日本鬼子包围,在山上被困三天三夜,随时随地有生命危险。抗日战争时期施笑山主要做筹粮支前工作。以山为落脚点下山去会遭遇日本鬼子的埋伏,好几次子弹就在他的耳边飞过。为了甩开敌人,他拼命的往山上跑、水里窜,弯曲着跑。在山上,他们曾三五人一组,在树林里搜索,看到鬼子,施笑山就扣动扳机射击。他们也挖地道,设置陷阱。敌人进山搜查时,他们就在山洞里,逮住鬼子就杀。在取得反扫荡胜利后,有一次为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他只身一人行动,不料路上被日本鬼子的骑兵发现。敌人在后面紧追不放,恰巧前面一片树林,他马上躲了进去。第二天在转移到另一个山坡时,他又被骑兵发现了,这回敌人以为能抓活的,让他走下来,他假装下山,趁鬼子一个不注意,窜进路边小道跑走了。 后来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就这样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和胆识,他在枪林弹雨中成长和洗礼。施笑山历任了山东鲁南行署财粮科科员,鲁南粮食分局秘书科科员,山东省费县财粮局中心粮站站长,邹县兵站代站长,费县县政府财政科科长,华东支前粮食部会计股长,华东粮政干校行政科长。 1957年5月7日,毛主席及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中央商业干部学校本届毕业生和全体教职人员合影。施笑山作为一名教职员工也有幸其中,就站在最后一排左边第32位。能和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贺龙、彭德怀、陈云等许多国家领导人合影,是施伯伯一生的荣耀。这张近2米长的照片,他的儿子施建海替父亲一直珍藏着,让我们有幸目睹。施伯伯对这些经历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低调处事。和许多普通的基层干部一样,继续踏实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1957年,他任上海市保险公司理赔科科长,市食品公司第四营业部主任,市第二商业局纪委负责人,市医药采购供应站检察室主任。 1959年9月施笑山调至奉贤工作,历任钱桥公社、光明公社副主任,南桥镇镇长,县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 1980年2月离休。参照司局级待遇。 积极生活 关爱社会 离休后,施笑山没有放松对自己一贯的严格要求。喜欢书画的他,参加了上海老年大学的各种文化学习班。1992年获得了书法班的荣誉结业证书,多幅书画作品入选了上海市、区、县的优秀作品册,一些书法作品被好朋友们收藏。97岁时施笑山书写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是立国之本是富国之路”26个大字,被收录在2008年的奉贤区老干部《夕阳无限好》书画作品集里。2000年他写的《一次难忘的突围经历》随笔,收录在百家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共奉贤县委老干部局编撰的《在战斗的岁月里——奉贤县离休干部革命回忆录》中。在奉贤区老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集《回首难忘的历程》书籍中,施笑山写的“我的百岁不是梦”短文收录其中。在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印迹——奉贤区抗战离休干部口述》“国难当头,保家卫国”一文中,施笑山口述那些血与火的经历,给下一辈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提供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2005年印尼海啸灾害,他多次捐款2000、5000元,获得上海红十字会的荣誉证书。2008年一次交纳“特殊党费”1万元,用于支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他女儿说,记得捐款时,工作人员听说是百岁老人捐款,就让少捐点,凑个6666元的数字讨个吉利。谁知回家后,他父亲很生气,说:“我就是要捐1万元,不能少1分钱。”并让女儿再去捐。 他经常由衷地感慨党和政府给予老干部们精神和物质上的优厚待遇,感谢区委老干部局和民防办领导与同志们对他像亲人一样的关心和帮助。在他生病期间或在福利院时,多次受到历届区委、区政府等领导的看望慰问,他说舍不得离开奉贤,长期住在区福利院,且力求生活自理。1998年被上海妇联、延安制药厂评为“活力钙双星活动寿星”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奉贤第一届健康长寿老人”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奉贤区离休干部先进个人。 乐观处世 生活有序 在施伯伯家,我们聊着聊着时间就到了饭点。能和老寿星共进晚餐,我们感到很荣幸。 原来,他们家一直保持着用公筷的习惯,以及碗筷餐前用热水蒸煮半小时。当初大院子里的邻居就觉得他们家很奇葩,因为那是砸烂一切封资修的“文革”时期。现在每天施伯伯早上7点起床,起床时坚持“3个半分钟”原则,还做手指健身操。如今施伯伯血压、血糖、血粘度均正常,没有老年人常见的“三高”,所以他什么东西都能吃一点,没有忌口的食品。每天一根香蕉、一只苹果或橙子、一瓶牛奶,一顿饭能吃两个自家做的菜肉包子。有时他也动手包包子、剥豆子、浇花等。虽然满口义齿,但细嚼慢咽也吃得香。当天晚上还有水果色拉、猪蹄黄豆汤、红烧肉、醋拌黄瓜、酱牛肉等。喜欢喝点老酒的他现改为喝点红酒,每晚一小杯红酒加点可乐。 老人没有戴助听器,只要在他耳边大声说,就能听明白。平时爱听个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百听不厌。也收听新闻广播、听读报纸。天气晴好时,女儿会推着轮椅带他去附近的公园逛逛,听到广场上的音乐,老人也会舞动起来。当天,慧敏姐在客厅里哼起秧歌曲,施伯伯竟欢乐的站起身子一起踏着节拍扭动,让我和小妹看着称奇,连连抓拍留念。施伯伯的眼睛在10年前开过两次白内障,现在视力模糊了,平时就闭目养神。但在拍照时,他会睁大眼睛并和我们一起摆着造型。那天聊了约3个多小时,快晚8点,老人该卧床休息了,他坚持每晚用热水或中药泡脚,还自己动手用牙膏清洗义齿。在回内屋时,施伯伯还不忘叫我们多吃点、别客气。 107岁的施笑山,还是我记忆中的急性子、倔脾气的长辈。据说,身边的保姆换过多次,他总觉得别人办事不认真仔细,对己对人还是那么高标准、严要求。现在,施笑山和女儿住在市区,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奉贤区的相关部门全权委托当地政府和街道社区关心施伯伯的生活。10年前,施笑山在《我的百岁不是梦》的随笔中写道:“脑子要用,读书看报不放松;手足要动,植树绿化还练功;思想要松,知足常乐乐融融;肚皮要空,日食三餐定八成。”这次,小妹问施伯伯,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老人说:“是慧敏要我,我也要她”。有时,慧敏姐会跟着保姆一起叫施伯伯“爷爷、爷爷”的,老人马上纠正说,“你这么叫,都把我给叫老了。”有时早上醒来他会调侃地问:“我还活着吗”慧敏说,“我们一起努力,让爸爸再活七八年!明年争创上海市的十佳健康长寿老人。”施笑山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