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杜鹃——记文登市文登营镇西仓村老党员王喜春(吕以泮)

天福杜鹃 发表于2020-01-20 15:51:32

    王喜春,女,1920年1月出生于文登市文登营镇沟王家村,1939年出嫁西仓村,1940年1月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入共产党,成为党的一名优秀战士。抗战时期,她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广泛联系群众,积极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参军支前,组织妇女纺线织布制作军服军鞋支援抗战,并倾其所有与村中四名党员出资修建了五间瓦房作为当时的八路军医疗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

    投身革命永不悔

    阳春三月,天福山上一束束红杜鹃竞相开放,就像烽火岁月中英雄的天福儿女,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今年93岁的老党员王喜春,就是一枝红杜鹃。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天福山领导胶东人民举行了威震胶东的抗日救国武装起义,创建了胶东第一支人民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拉开了胶东人民抗战的序幕。

    天福山起义的烽火,燃起了胶东人民抗战的火焰,也燃起了王喜春这位少女投身革命的火焰。那时,她才刚满17岁,正处在充满理想的年华,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她渴求自由,渴求解放,渴求人民当家作主,革命的激情在她少女的心房燃烧。她在走姥姥时,经常受到她两个舅舅(早期的共产党员)的熏陶,使之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至此,闹翻身求解放的种子已在她少女的心房中’l曼慢滋生。1939年王喜春出嫁西仓村,在一次回去走娘家时,她在与哥哥的一次交谈中,哥哥发现妹妹向往革命,向往党组织,于是就私下悄悄询问:  “你想不想加入共产党?”王喜春听后先是一惊,继而是一阵狂喜,她毅然决然地回答哥哥:  “想呀!”哥哥说:  “可是加入共产党是有危险的,如果被敌人发现是要砍头的!你不怕吗?”  “不怕!”王喜春斩钉截铁地说,  “我知道共产党是为老百姓好,只要为老百姓好,要我做什么都行,就是死也无悔!”于是,王喜春1940年1月就背着丈夫和公婆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同年6月就加入党组织,从此革命圣地天福山下又多了一位搞地下工作的裹脚女党员。

    1940年2月,日寇入侵文登、荣成。在文登,日伪军先后占据了文城、大水泊、高村、张家埠等地,对敌斗争形势十分严峻。1940年3月下旬,日军在文登进行“大扫荡”后,郑维屏、王兴仁、丛镜月、秦毓堂等国民党地方部队急忙收罗在日军“扫荡”中逃散的旧部人马,占据昆嵛山,并以郑维屏为首组织“抗八联军”。“抗八联军”勾结日军,助纣为虐,经常进犯人民抗日根据地,围剿人民抗日武装。“抗八联军”曾先后三次大规模地东渡母猪河,企图消灭人民武装。曰伪军、顽军的两面夹击,对抗日根据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王喜春在这残酷的对敌斗争中,顽强机智,英勇不屈,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不屈不挠地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在一次日伪军下乡“清剿”中,她为了掩护群众转移,被日伪军堵在村里,敌人用明晃晃的刺刀对着她,威逼她说出村里谁是共产党员,她临危不惧,从容应对:  “不知道!”凶残的敌人步步紧逼,百般威胁,王喜春面对着敌人的威胁,毫无惧色,镇定自如,机智地同敌人进行周旋,始终没有向敌人泄露半点党的机密。穷凶极恶的伪军见从王喜春嘴里问不出半点有用的东西,狠狠地向她掮了一个耳光,气急败坏地怒吼着:  “村里谁是共产党员,村里的粮食都藏在哪里?”这时,怀中女儿被吓得大哭起来,村边也传来几声枪响,威逼王喜春的伪军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情况,急忙仓皇撤离,她这才脱离了危险。

    王喜春面对敌人的威胁,从容不迫,大义凛然,为严守党的机密,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倾献家私求解放

    1941年至1943年,是胶东抗日根据地最为困难的时期,尤其是日伪军的疯狂“扫荡”,给胶东军民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这抗战的紧要关头,日伪顽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企图扼杀熊熊燃烧起来的革命火焰。对此,王喜春积极响应胶东党组织的号召,不顾个人得失,出资捐物支援抗战,一心跟着党求解放。

    在敌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王喜春为了支援抗战,把自己所有陪嫁嫁妆的首饰都捐献给共产党,所有陪嫁的被褥、衣服等都捐献给八路军,还把家中柜子上的铜饰铁物等取下捐献给八路军胶东兵工厂,支援兵器制造。同时,她还积极发动群众搜集废铜废铁,组织群众肩挑驴驮送到兵工厂,制造枪枝弹药,装备革命武装,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当时,反动势力十分猖獗,敌我拉锯战频繁,八路军伤员很多,但当地又没有医院,医疗条件很差,伤员救助是一项迫在眉睫急待解决的一项大事。为了让八路军伤员能够得到很好的救治,使他们早日康复重返前线,王喜春同村中四名共产党员商量,共同出资筹资在大水泊修建了五间瓦房,建立了八路军医疗点。在她的影响下,她的丈夫也积极地参入革命工作,经常为八路军送衣送饭,配合她接送伤员,她家低矮的小土屋很自然就成了党开展地下活动的中转站。

    王喜春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慷慨解囊,倾其所有支援抗战,用她赤诚的心唤起民众,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

    踊跃支前苦为乐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为老解放区的文登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民总动员,积极投身于伟大的解放战争中,掀起了“反蒋、立功、保田”运动的热潮。在革命热潮中,王喜春积极组织妇女,纺纱织布,制作军服军鞋,踊跃参加支前工作。

    1946年,县委、县政府成立支前指挥部,随后,各区也相继成立了支前指挥部,各村成立了反蒋支前委员会。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向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支前任务越来越繁重。王喜春这位经过抗日战争洗礼的共产党员心里明白:只有打败蒋介石,才能不遭二茬罪,穷人才能永远过上好日子。于是,她的革命斗志更加坚强,斗争热情更加高涨,她按照胶东区党委关于“一切为了战争,一切服从前线,全面组织人力,争取支前主动,保证前线需要”的支前方针,走街串巷发动广大妇女劝子劝夫参军上前线,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为民夫做向导、提供食宿、修复道路、筹备粮柴及治疗民工疾病等工作,带领广大妇女纺纱织布,夜以继日地赶制军服军鞋,她们经常点着火油灯磨面烙火烧,为前方战士和支前民夫准备干粮,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王喜春团结广大妇女,在广大妇女群众中积极宣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道理,鼓励妇女站起来,争取自己的自由和解放。广大妇女在她的带领下,在“消灭蒋匪帮,保田保家乡”口号的鼓舞下,积极参加生产促支前,她们组织了代耕队,帮助军人军属和民工家属生产,解除了前线战士和民夫的后顾之忧,成为后方生产、拥军优属的骨干力量。

    红心永向共产党

    和谐的春风,一阵阵吹进这简朴的农屋;战争的烽火,不断地在我们眼前萦绕。我们坐在王喜春大娘的土炕上,专注地听着王喜春大娘的红色回忆,敬慕之情油然而生。93岁高龄的老党员王喜春大娘,在讲述这段悲壮的历史时,我们不难察觉到她那布满皱褶的脸上神采奕奕,双目炯炯有神,总是闪烁着兴奋的光彩。虽然她年迈行动不大灵便,但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她还是一遍又一遍地为我们演示着当年纺纱织布及纫针纳鞋底的动作。令人惊奇的是,她那已颤抖的双手竟能将三四根捻在一起的线娴熟地串进针眼,这在年轻人都难以做好的事,在她的手中如同轻车熟路,可想而知王喜春老人平时没少操练。我们由此不难想到,那段峥嵘岁月始终烙印在老人心里,是艰难的历程练就了老人过硬的技艺。

    当我们询问老人现今的生活时,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说,我为党做的不多,党却给予我很多,想不到党和人民还时时挂念着我这个糙老婆子,党的恩情我永远也不能忘。自始至终在旁边陪同我们采访的她的小女儿于德荣告诉我们,现今老人很满足,儿子孙子女儿外甥重孙子重外甥都很关心她,什么也不缺,生活过得很幸福很开心。

    王喜春,天福山下从峥嵘岁月中走来的老党员,赤诚之心永不褪色,永远像盛开的红杜鹃。

浏览:94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石亮亮
    石亮亮
  • 天福杜鹃
    天福杜鹃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