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贺龙与毛泽东在窑洞前亲切交谈
“老总开店”
贺龙会打仗、能打胜仗是出了名的,但是他搞经营也是很有一套,别人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却是巧妇能做无米之炊。有人曾夸他是八路军里的能人,上马统兵,下马理财,说他真是文能安邦,武可定国的栋梁之材!面对日寇的扫荡以及蒋介石、阎锡山对根据地的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非常困难。为此,贺龙在思考根据地的出路。他想办实体、搞经营也是一条出路,在他的提议下,以五十块钱为本钱,创办起了“民生商店”又先后开办了“民生货栈”、“民生粉房”,并设立了“民生分店”。
老总提议办商店
1940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贺老总在指挥边区军民粉碎敌人军事“扫荡”的同时,又领导晋绥军民开展了打破敌人经济封锁的斗争。
一天下午,司令部副官处的张明才科长正领着几个战士在刚刚收过西瓜的地里播种秋莱,贺老总衔着烟斗笑眯眯地走过来说:
“张明才,你这个鬼精灵,又在这‘聚宝盆’上打什么主意哪?”
“才收完西瓜,正好赶茬种秋菜嘛!”
“唔,打算得蛮不错呀!看来你倒真是把种田的好手哟!可惜你今年种的大西瓜一个也没吃得上哪!”
“这可怪不得我哟!”一提起这件事,张明才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像开了闸似的倾倒出来:“西瓜刚开园那阵子,大伙儿真心实意地挑了十几个好瓜给司令部送去,想让首长们尝尝鲜。可你不但不收瓜,不领情,反倒把我猛‘’一通,硬让我们把收的瓜拿到城里卖了!这不,卖瓜的钱都装在我口袋里啦!你要想吃瓜,得等到明年才行!”张明才边说,边调皮地拍了拍口袋。
“哪个想吃你的瓜哟!我是专门找你来算帐的哪!”贺老总诙谐地答了一句,而后把张明才叫到地头,亲切地问道:“西瓜一共卖了多少钱哪?”
“五十二块二毛整!”“嘿!这笔收入可不少哪!当初要是按你的主意把西瓜都分得吃了,哪来这五十二块二毛钱呢?明才同志,我们现在困难得很哩!不光我们苦,群众苦,党中央、毛主席也艰苦得很哪!我们要想方设法发展生产,积累资本,支援延安,支援抗战!”
看着张明才不住地点头,贺老总取下口中的烟斗,用商量的口气继续说道:
“明才同志,你们的这笔钱最好拿来作点生意,开个商店或办个货栈,既能解决机关、部队和老百姓急需的部分物品,也可为抗战积累一些资金。你看怎么样呢?”
“好是好哇!可咱们就这点本钱,能干个啥呀?再说,做买卖,跑生意,咱可是一窍不通的哟!”
“那怕什么呢?一边干一边学嘛,本钱不大,就先做点小生意嘛!母鸡下蛋慢慢来嘛!有什么难处,你尽管找我,我就算是你们的后台老板好了!”
1964年,贺龙与家人在广州
遇上好茬口
事情说来也真凑巧,正在张明才盘算着如何去做生意的时候,兴县城里有一家姓孙的老板,因为要到外地经商,愿意把他在城中大街上的四间杂货铺出租,租期不限,但要先付五十块钱的租金。掌管铺面的两位掌柜李金生、韩兆祥和管帐房的张先生,却不愿铺面倒闭,情愿随带自己的股本另找东家,继续营业。这可真是打着灯笼也没处找的茬口!贺老总立即指示张明才“拿出血本”——从卖西瓜所得的五十二块二毛钱中取出五十块来,把铺面租了下来。同时,把李、韩二位掌柜和帐房先生一齐请了过来。
租好了铺面,请好了掌柜,张明才等人又四处奔波,通过各种关系招收股份,采办货物。这时,张明才身上的本钱只剩下了两元两角了。李、韩二位掌柜的股本也十分有限,采办货物全靠赊帐。为这事,张明才有点儿犯愁。可没想到,城里、关外的商号、富户,一听说这个商店是120师司令部办的,“东家老板”是贺司令员,觉得这个商店信誉可靠,投资保险。因此,不少人自愿入股,各商号也愿意赊帐。同时,贺老总通过地下交通线和武工队从敌占区搞回了部分紧缺物资。这样,不到一个月时间,商店规模初具,货物充盈,从土洋布、日用百货、文具纸张到油盐酱醋,品种繁多,一应俱全。
1936年12月,红二方面军部分干部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合影。前排右起:贺龙、朱瑞、李井泉、王震、关向应、贺炳炎、甘泗淇;后排左一张子意、左五陈伯钧。
老总为商店起字号
商店开张的前一天下午,贺老总又专程来到店里,详细地听取了商店筹备工作的情况汇报,而后把即将上任的“总经理”张明才和李,韩二位掌柜召集到一起,严肃而又亲切地说道:
“从明天起,我们的商店就要正式开张营业了!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战线。你们要像在前方打仗一样,豁出命来,下大力气去搞!要在经济战线上和敌人斗法,把我们的财贸工作搞活,和边区军民一道,坚决彻底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
稍停了一下,贺老总又意味深长地继续说道;“前几天,你们让我给商店起个‘字号’。我肚子里墨水不多,想不出什么雅号。可是我想:咱这爿商店从筹备到开张全靠人民群众的支援。今后商店的经营,也要本着坚持抗战,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进行。要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促进生产的发展,为坚持抗战出把力气。商店办得好坏,不仅仅是赔几个钱或赚几个钱的事儿,而是关系到整个边区国计民生的大事,我看咱这个商店就叫‘民生商店’好了!”
“好哇!老总,你真是想得深,看得远哪!我们一定按你的话去做,决不玷污‘民生商店’这块招牌!”
看着三位同志激奋而又坚定的神情,贺老总满意地点点头,而后话锋一转,笑眯眯地向张明才问道:
“张明才哪!你那笔本钱是不是还剩点尾数?”“对,老总,还剩二块二毛钱呢!”“那好!我看用这笔钱再去买几挂鞭炮,明天开张时好好热闹热闹!壮壮声威,也图个‘利市’嘛!”
南昌起义时贺龙使用的电话机
“民生商店”办得火
“民生商店”正式开张这天,兴县城里格外热闹。
八时左右,在“咚咚咚”三声将军炮和一连串“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民生商店”正式开张了!韩、李二位掌柜满面春风地站在门口迎送顾客;柜台后面几个身穿灰布军装的“小伙计”笑容可掬地为顾客拿取商品,包装货物……
“老总开店,可真新鲜!自古以来只有当兵的逛商店,抢商店,可没见过当兵的开商店哪!八路军可真是救国救民、千古难得的仁义之师!”
“是啊!八路军里可真有能人!你看贺老总,上马统兵,下马理财,真是文能安邦,武可定国的栋梁之材!”
两位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马褂的商号老板,一面羡慕地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一面深有感触地小声交谈着。
在贺老总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民生商店”越办越旺,资本越积越多,摊子也越铺越大。在“民生总店”之后,又先后开办了“民生货栈”、“民生粉房”。在绥德、米脂、采林、黑峪口等处还设立了“民生分店”。在太原、西安等敌伪统治的大城市中,还设立了秘密的地下购货点、转运站,当地的不少商号、货栈都成了他们的关系户,老顾主。在短短的几年功夫中,“民生商店”从五十块钱的资本起家,赢利多达五十万元。不仅负担了120师师部几百名干部、战士的生活费用,而且为边区广大群众提供了不少急需的生活、生产用品。
更为可喜的是,在“民生商店”的带动和影响下,晋绥行署和各分区的机关、部队也先后开办了“贸易公司”、“贸易货栈”、“三晋货庄”……等贸易机关,从而在根据地内形成了一个星罗棋布的供销贸易网,在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发展边区生产,支援抗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