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伪军的子弹(吴绍亮)

17413 发表于2020-02-03 14:03:48

   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于1942年初整编后被编为沂河分队,是我党领导的抗战初期组建的人民武装。虽然是基干部队,但由于地处陇海、津浦两大铁路之间,紧靠徐州,是我军联系华中、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组建之初,从军分区领导到营连干部,大多数为115师和鲁南军区派来的红军干部担任,1942年还临时设立了连政委这一编制。

    1941年秋,形势急剧恶化,日军重压,顽军突袭,伪助贼寇,土匪猖獗。致使沂河地区近百万人口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被压缩到“南征北战十余里,东西交通一线牵”的狭小地区,敌伪碉堡林立,步步为营,几乎将我抗日根据地蚕食殆尽。

    第三军分区(沂河支队)1500多人的队伍锐减至不到500人,除一个大队回归老四团建制,一个连调鲁南军区警卫连外,由于部队伤亡、疾病、请假不归、逃亡、少数败类叛变投敌等因素,致使部队大量减员。纵然如此,他们还是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去迎接空前艰苦的斗争考验。1942年,二大队只剩下两个连,三挺机枪(其中一挺坏了不能使用,只能装装样子),这支不足200人的队伍却顽强地活跃在苏鲁边区。

    1942年的冬天,寒风凛烈,大地冰封,这支不足200人的队伍人人穿着单薄的灰绿色军服,在大队长陈岩、政委陈志英、副大队长王守拙的率领下,白天隐蔽夜间行动,不停地穿梭于邳县、郯城、台儿庄、峄县一带的广大农村中,敌伪军则每三四十里路的距离设一中心据点,一二十里的路程设一较小据点,人数依其重要性而定。我军白天基本上不行动,晚上由大队首长同邳县县委书记、县长等人会商当晚行动计划,每晚少则一次,最多时三次变更行动计划,有时则长时间在野地隐蔽待命,至快天亮前,迅速进入农村,进驻前先将村子的进出口派哨兵把守住(北方这一带农村为防土匪大都设有围墙)。部队岗哨一律着农民衣服,如此行动大约半年之久。

    又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部队行动至敌中心据点三里之距的村庄,悄然无声。由于这里过去都是根据地,经过地方党和政府的动员,狗已被全部杀光,部队依然像往常一样,着农民衣服上岗。次日上午9时左右,担任值班的班长向大队首长报告,小河东来了十多个伪军。大队首长命令继续观察,迅即派了1个排并携机枪1挺,隐蔽在村民的柴草堆后。不久,1个穿着黄呢子军服、脚蹬高筒马靴、身挎20响驳壳枪的伪军军官,在两个护兵、十余个伪军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闯来,边走还边和他的喽罗们说着什么,是下乡潇洒潇洒,还是另有所图不得而知。他们走走停停,最后竟然大摇大摆走进我们的警戒线内。这伪军大队长做梦也不曾想到,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八路军战士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们的步枪机枪一齐开火,一个齐射,他便倒在地上,那把20响的驳壳枪自然也成为我们的战利品,其余十几个伪军则架着两个伤员逃向据点。敌碉堡内的伪军见大队长遭到我们伏击,便拼命向我驻地射击,一时枪声大作,我军则巍然不动,看这些汉奸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一会儿,一队伪军还壮着胆子走出碉堡外一里多路乱放一阵枪,就再也不敢前进一步了。

    在击毙敌伪大队长的那天晚上,大队首长研究当晚行动及尸体如何处理,最后商定派人(即当地的保甲长之类的人物)去敌据点报讯,要伪军在我军离开后来收尸。送信人走后不久,一位大队首长提出,不能这样便宜了他们(指伪军),要让他们拿枪支和子弹来交换。于是,立即派人将报信的人追回。大家分析,如果明确告诉伪大队长已被打死,要他们拿枪支和子弹交换他们肯定不干,经过研究确定了如下方案:告诉他们大队长只是受了伤,还说,因他刚换防来此不久,在当地伪军中不是最坏的,所以,我军决定先将他送到山区老根据地治疗枪伤,待伤好后再决定如何处置。如果伪军同意给我们一些枪支和子弹,我军也可以考虑不送山区,由伪军接回去疗伤。此方案商定后,即派人前去伪军碉堡送信。

    不出意料,送信人前去报信后了解到,这个碉堡内的伪军都是一些地痞流氓组成的乌合之众,全靠帮派关系维系,伪军大队长既是他们的首领,又是他们的长官,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今兄长落难,哪有不搭救之理。他们听说我军要将“大哥”送往山里,一致哀求我们不要送去,并表示,只要条件不是太高,他们一定照办,只是无论如何不能走漏风声。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伪军同意给我军2000余发子弹,对于所要枪支,伪军表示实在不敢答应,因为枪支是有数的,上了花名册,而子弹不易有准确数字,他们也经常在夜间乱放枪。

    两天后,伪军的承诺即将兑现。但伪大队长已被埋人地下,我方即迅速将尸体挖出。因掩埋前尸体外包裹着一层破棉被,外加一层芦席,加上天寒地冻,挖出并不困难。为了证明确系伤重而死,又临时找大队医助及卫生员将尸体伤口部分做了清洗,涂上红贡碘酒之类外加绷带包扎。待伪军送来两千多发子弹后(其中大多数是应我方要求为机枪所用的“七九”子弹),我方也将其尸体交给来方人员,并告知伤员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事后了解,伪军将尸体运回后即匆匆掩埋,这时他们方才明白完全是一场骗局,但因为他们清楚,这件事如果被日本人知道,他们将要吃不了兜着走,也只好“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守口如瓶、决未声张。事后,我大队受到支队首长的赞扬。

    原题目《死尸换子弹》吴绍亮

浏览:94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17413
    17413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