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孙子冯十达,他活泼可爱,白白的皮肤,特别会说,那甜甜的童音常逗得我笑。但是他自尊心特强,听不得批评。
如何使这颗嫩苗好好地成长呢?小孙子还太小,讲大道理收效不大,于是我临摹了一张画,把它钉在墙上,问小孙子:“十达,你看奶奶的画画得好吗?”小孙子仔细看着画并拿起一根筷子指划着,摹仿着幼儿园老师的声调说:“眼睛画得不像,鼻子画得太大,这里漏画……”根据他的批评我修改了画,再请他提意见,小孙子说:“奶奶,这样就好多了。”我马上接口道:“对呀,人也一样,有缺点不要紧,能改正就好。”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东西落在小孙子头上了,我向他道歉,他却说:“我也有缺点,我不站在那里,这东西就不会打着我了。”多天真可爱!可是不管怎么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说自己也有缺点,我为他的进步由衷地高兴。
.在和孩子相处中我还悟到对孩子的思想行为也要正确引导。有一天小孙子对我说:“奶奶,我很笨,我的字写不好。”“字写不好,不是笨的原因,是你不认真,今后认真写,会写好的。”“奶奶你笨吗?”“我不笨。”“你骄傲!”“实事求是。”“什么意思?”“笨,就说笨,不笨就说不笨,不笨,不能说笨。笨,不能说不笨。”“那么,奶奶,你怎么知道你不笨?”“我本来不识字,不会写文章,现在有一点点会了,不会的事能学会就不笨。”“你本来不会画画,不会调颜色,是我教你的,现在你画得比我好了。噢,我懂了。”
“奶奶,假如你有3个孙子,你还喜欢我吗?”“假如你贪、懒、馋,只有你一个孙子我也不喜欢。”“奶奶,我贪吗?…去商店购物,你没有这要买,那也要买,说明你是不贪的好孩子。”“你讲过贪的人要坐牢的。奶奶,我懒不懒?”“你4岁就跟奶奶学做汤圆、包饺子、洗碗、洗菜、淘米,还晒衣服、收衣服,今年你8岁了劲大了又帮奶奶拖地板,你喜欢干活,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奶奶,我馋吗?”“你胃不舒服,医生说冷饮不能吃,这两个夏天你都没吃冷饮,你是不馋的好孩子。”“奶奶,我不贪不懒不馋,你要给我剪3个红五星。”“好的。”我高兴地说。
另一方面,正面教育也很重要。我常选一些扬美德、显智慧、鉴善恶的故事讲给他听。但我不照本宣读,而是自己先受教育并有所悟再讲给孙子听。在讲故事时,还常设悬念,让小孙子设想以启迪他的想象力,开发他的智慧,在满足他特别爱听故事的好奇心理的同时,教育也在其中了,我也得到了很大的生活乐趣。
1998..9.30《上海党校通讯》
祖孙对话之一
孙子:“奶奶,你在干什么?”奶奶:“想写文章。”
孙子:“你把题目讲给我听听。”奶奶:“我与文学社。”
孙子:“什么意思?”
奶奶:“说说我怎么写文章的事。”
孙子:“我给你出点子,帮你写文章,好吗?”奶奶:“好呀。”
孙子:“奶奶有了文化,看了很多东西,可以写文章,有自信心。她还有画画的本领,好几次登上画展和报纸。她愿意帮助别人,别人也很高兴的帮助她。还有能实事求是。她关心家里人。过年有很多人家给她打电话,问她好,把她当好朋友看待。一天天过去了,她还是坚持奋斗到底,坚持把文章写好。后来很多老干部看了她的文章觉得很高兴。现在她写了很多文章,当然,她的孙子为他的奶奶感到自豪。
还有,她每天急急忙忙起来,烧饭给我们吃好。我们大家都很同情(关心)这位72岁的老人。有时,星期一她去丁香花园开会,下雨天,刮风天,她是坚强(坚持)地去开会。不怕困难,不怕拥挤,她回到家筋疲力尽。这时,我们应该做到关心她,让她好好地休息。
有时,奶奶还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拿工资,她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就带我一起去。她其实很劳累,我应该关心奶奶。回家后忙着睡觉,有时睡好午觉,马上起来帮(给)我们烧饭,然后再去洗澡。洗好澡已经很晚了,我们应该让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让她想干什么事,就干什么事,不勉强她,因为她已经不是年轻人了,所以就让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奶奶,我帮你出的点子好吗?”奶奶:“好。”
孙子:“你什么时候寄出去发表?”奶奶:“不寄,要修改好多遍。”孙子:“什么时候修改好?”奶奶:“要保存着,等你长大了你自己修改。”
奶奶刘敏记录孙子冯十达口述1997年7月8日在奶奶家
祖孙对话之二
孙子:“奶奶,我们讲故事好吧,谁讲得好,就给谁满分,我先讲。”
“有一个大森林,住着很多动物,有猴子,小兔,还有小熊等等。有一天,来了一只狼,它肚子饿了,看到一只小猴子,就猛地扑过去。这时保护森林的大狮子扑上去,咬住狼的喉咙,结果把这只狼咬死了。大家都夸狮子是保护森林的大英雄。”
奶奶:“这个故事你听别人讲过吗?”
孙子:“没有人讲过,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奶奶:“你讲得很通顺,生动有情节,有想象,可得99分。”孙子:“为什么不是100分。”
奶奶:“因为狮子是怎么保护森林的,你没有讲清楚。”孙子:“奶奶,现在该你讲了。”
奶奶:“有两个小朋友,小红和小文。他们做好功课就到院子里玩,小红拿了皮球,和小文你传给我,我传给你,玩得可开心。后来其他小朋友看到了,要一起玩。小红说,好呀,我们拉一个大圆圈来传球。于是5、6个小朋友传来传去。最忙的是皮球,一会儿跳到这个手里,眨眼间又飞到那个怀里。小朋友们跳呀,笑呀,可开心了。要吃饭了,都还不想回家呢。小文和小红说,下次我们还要一起玩。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
孙子:“小朋友要团结,有玩具大家玩。奶奶你可以得100分。”奶奶:“谢谢你的鼓励。”
1997.7.11
祖孙上学
“One,two,three,four,奶奶你懂吗?”小孙子奶声奶气地问。“不懂。”我没好气地回答。
“就是1,2,3,4呀!我教你念。哎呀,你的发音很怪,一点儿也不准。山东人!”
“奶奶,我教你画画吧,黄加蓝变绿,你知道吗?”“不知道。”
“奶奶呀,你怎么什么也不会呀,山东人。”
堂堂的奶奶叫上幼儿园的孙子考住了。他很得意,大有小老师的满足感。我可不是滋味,“山东人”分明有贬的意思。
孙子由幼儿园到小学,知识一天一天地增长。我呢,“老干部大学”,十年寒窗,一点一点地学起来。在黄昌汉,邸瑞平,张舸等老师手把手地指点下,学有所得。我的文章见诸报端。我的画人选《东方艺术院》书画集,有程十发等大画家的作品,印刷非常精美。
我给孙子一本,他说:
“奶奶,你的画超过我了。”
“这不稀奇,有好多好多人超过奶奶。我和你比赛写文章,画画,看谁进步快。”
“好的。”
在我家的厅里有我,女儿,孙子三代的画:风景画,静物写生和动物画,仿佛感到人和动物朋友般生活在同一空间,五彩缤纷,意趣盎然。
新千年到来之际,女儿把我的画拍成照片,再把它制成贺卡送给亲朋好友,他们说:老干部大学上的有成绩啊。
我的文章和画有时在党校校报上发表展出。同志们说我写写画画,兴趣高雅,并表示他们退下来以后也和我一样去上学。
在家里我得到了孩子们的支持,儿子给我做画架,女儿帮我改文章,孙子不再向我卖弄“学问”了,而是尊敬又关心。他每天一个电话:
“奶奶,你好吗?当心点。”
孙子写的周记、作文等常在电话里读给我听,征求我的意见。我告诉他要多想,对人和事物有了感情再写,他认真昕。今年初老师要学生们在课堂上写封信。孙子在给他妈妈的信中写道:
“妈妈你还记得吗?有一次你给我一朵花,我拿过来扔在地上,踩了一脚,你非常生气,那时我才4岁。一眨眼,我四年级了,现在我们家很困难,你没工作,靠爸爸一个人,他也是快50的人了,我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报答您的养育之恩。”老师的评语是:
“充满感情,从小事引起感想,我很感动。”
是老干部大学培养了我的文化素养,使我能和晚辈讨论写作和绘画艺术,生活在文化的氛围中,其乐融融。
2000.6.10《上海市老干部大学校报》
ocr未校对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