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转连回忆罗家堡突围

Admin 发表于2015-12-11 20:10:33
二方面军长征走出草地后,部队在甘南活动了一段时间,一面作战,一面展开群众工作。稍事休整补充之后,便于九月下旬由凤县、两当经娘娘坝、兴隆镇向天水进发,准备跨过渭河进入陕甘苏区,和中央红军会合。
渭河是横贯陕甘的一条大河,也是红二方面军长征中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敌军早已发现了我军北进的意图,调集了胡宗南五个团驻守天水,并在渭河岸边布满重兵,企图阻截和消灭我们于渭南地区。而我们必须在敌人这重重围堵中杀出一条路来,抢过河去。部队以急行军的速度向西北前进,我们红六军团十七师走在最前面。
天刚过午,快要到达罗家堡时,遇到了敌人从右侧攻来。我们当即抢占了一道山梁,阻击住敌人,掩护全军部队从左面过河。为了便于联系和掩护我军过河,我们又派出了一个连,尾随大队后卫十八师过河,接替对岸的山头阵地。掩护战极其激烈。我们全力迎击敌人一次次的冲击,来保证大部队的安全渡河。渡河时部队没有受到什么威胁,但渡河之后,却在岸边陷入了预伏敌的包围。军团首长指挥十八师奋勇突击,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才突出重围。这次突围损失不小,十八师师长张英辉同志英勇牺牲,师政委晏福生同志受了重伤。自然,这些情况是以后才知道的。当时我们正全力对付右翼的敌人,只能焦急地望着大队突破的方向,听着那边一阵比一阵激烈的枪声暗暗发急,却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
直到下午四点多钟,前面的枪声渐渐稀疏、远去了,但是还是没有得到前面的情报——大队没有派联系的人来,过去的一个连也没有派人回来报告情况。到底大队突过去了没有?前面敌情怎么样?那个连呢?是跟着十八师走了呢,还是被敌人吃掉了呢?情况不明,实在使人不安。于是我们一面撤出战斗,把部队集结在一道山沟里隐蔽,一面派出人去侦察河边的情况。侦察人员回来了,带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对岸的战斗已经结束,看来我军大队已经突了过去,河岸上还有敌人的部队在活动,大约有三四个团;而岸的这边,敌人正向岸边搜索前进。这些情况表明,敌人已经隔断了我们与大队的联系,我们被为数众多的敌人阻挡在渭河以南,处于包围之中了。
情况突然变得十分严峻,在没有掩护、没有策应的情况下,抢渡渭河是很不容易的,但一支孤军留在渭河以南也很危险,随时都有被比我们强大数倍的敌人消灭的可能。怎么办呢?太阳已经偏西,山沟里渐渐昏黑了,战士们围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如何行动,但问题都集中在一点上:是突过河去还是留在河南?有人提议留在渭河南岸打游击,理由是渭河沿岸敌人过于强大,突不过去;即使过去了,也要有很大伤亡。但是这种意见很快被否定了。这里四周都是敌人,地区狭小,根本游动不开,而且地形条件、群众条件都不好,展开游击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下决心突,虽然免不了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却还可以保存这支部队,归还建制。我来到队伍面前,战士们一齐抬起头来望着我。看着这一双双满含期待的眼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
经过千万里征战,经过雪山草地关山险阻的折磨,整个师只剩下不过两千人了,但这是经受了千锤百炼的钢铁,是我们党的宝贵的财富。作为一个指挥员,必须对党负责,对他们负责,决不能把他们带进虎口。我简要地谈了谈我们的处境以后,提高了声音问道:“同志们!敌人不让我们和中央红军会合,想把我们困在渭南地区,吃掉我们!我们是突过河去和军团部、和中央红军会合呢?还是留在这里打游击?……”我的话音落后,山沟里一阵寂静,除了晚风搅动树枝发出的声响,人们谁也没有做声,都在认真地思考着这个严重的问题。
突然,前排一个嘶哑的声音说道:“我们要突过河去!”这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意,队伍里立时腾起一片激昂的低吼:“突过河去!找军团部去!”“过河去!和中央红军会合!”有个战士一拄枪杆站起来说:“乌江、金沙江、雪山、草地我们都过来了,一条渭河就能挡住我们了?”“对,我们能杀过去!”对于这样的英雄们,是用不着拿过多的话语去动员的。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由全师中弹药最多的第一营担任前卫,命令战士们全部子弹上膛,做好突击准备,由我和营长贺云生同志带领。陈忠德政委带着师直属和本队跟进。
部队走出了山沟,照直向河边走去。河边是一片高梁地,茁壮的高梁正待收获,高高的高梁秆,正好成了我们渡河的自然掩护物。河水不深,我们穿过高梁地便下到河里,向对岸涉去。开始还顺利,但我们刚到河心,敌人发觉了,机枪、步枪、迫击炮一齐向河里射来,尖兵班的几个战士当场倒下了。行将半渡,部队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这种情况实在太不利。我刚要组织火力压制敌人,突然对岸左边的一个山头上,两挺机枪向着敌人开火了。这个打击来得是那么有力,又那么突然,敌人的火力一下子哑了。
瞅准这个机会,贺云生喊了声:“冲呀!”前卫营迅速抢过了河,随后抢下了岸边的一处山头。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不但打了敌人个措手不及,也使我们感到意外,战斗不是早已结束了吗,这是哪里来的部队?是敌人自己打误会了呢,还是我们军团部留有掩护的部队?如果是自己人,就应当赶紧争取会合,于是我命令部队赶快向左侧的一道山头发展。但是夜色太黑,打来打去,到处都是敌人,一直搞到快天亮了,才发展了几个山头阵地。天放亮的时候,我正组织部队准备继续往前突,忽然听见山腰里一个沙哑的嗓门在叫:“师长在回哪?快,快领我去!”原来正是昨天派过河和十八师联系的那个连的连长,一见是他,我又是惊喜又是生气。当时,我真想批评他一顿:“为什么不派人和后面联系?”但一看他那神情,不由得又把涌到嘴边的话咽下去了。他左臂负了伤,用绑腿把胳膊吊在胸前,浑身上下,到处是泥污、破洞,不用问就知道是经过了一场苦战。他站在那儿,,眼里含着泪,好像有好多话要说又说不出来,半天,才叫了声:“师长……”
原来,他们这个连跟随十八师过河之后,就抢占了岸边的一个山头阵地,准备配合十八师后卫部队,掩护我们过河。但十八师和军团部一过河就陷入了重围,部队不能在这背水受敌的情况下久停,便死拼苦打冲了过去,他们却没有走,集中起来死死地守住了这个山头,继续执行掩护任务。敌人把他们团团围住,向他们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冲锋,他们拼命坚持着,苦战了一天,战士们负伤了,只要能爬得动的,没有一个人离开阵地,弹药不多了,为了省出弹药掩护大队渡河,他们就用刺刀和石头和敌人搏斗。
一天多没有吃东西,山上又找不到水喝,他们就吮吸着潮湿的石块,嚼着草根树叶来坚持。这期间,他们也曾多次派出人来和后面联系,都没有成功,但他们却毫不动摇,时刻不忘自己的任务,坚信大队一定会过来。战士们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这句口号:“剩一个人,一支枪,也要支援大队过河!”就这样,他们苦熬苦撑,终于等到了掩护我们过河!这就是我们的红军战士!他们在危困中,在生死关头,不计个人的安危,在他们心目中只有集体的成败,只有党交给的任务。对于这样的同志还能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你们打得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掩护了大队过河,完成了任务!”我怀着难以抑制的心疼和感激,扶住他的肩膀说:“去吧,把部队带过来,我们一块往前突。”末了,我又嘱咐了一句:“记住,把所有受伤的同志都带上,一个也不许丢掉!人力不够可以向贺营长要。”
部队组织好,太阳已经冒红了,我们沿着山道继续向前突进。这里地形很别扭,右边是陡立的高山,山上布满了敌兵,左边是一两丈高的岩坡。看来敌人早已布置好了,岩坡下面黑压压的一群敌人埋伏在那里,从穿着看来,大约是民团武装。我们一拐进山口,岩坡上的敌人就发觉了,密集的火力立即封锁了这一段狭小的通路,他们一面打,一面喊:“土匪,快缴枪吧,过不去啦!”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居然一伙民团都敢叫我们缴枪,再没有比这事更气人的了!但看看前面的通路,那不过一尺宽的路面上,被密集的子弹掀起一片烟尘,破碎的山石像打惊了的麻雀四处飞迸,实在难以突得过去。于是我伸手扯扯贺云生的袖子,低声地说:“组织好火力!”然后,我向民团答话:“好好,你们别打枪!”略停了一会儿,看看前面的封锁火力减弱了,民团队伍也松懈了一些,我扭头一招手:“打!”我们准备好了的机步枪一齐开火,敌人蒙头了,混乱了,我们边打边冲,一下子突了过去。
抢过隘路,占据了有利地形,我们组织了一个反击,向民团压了过去。这群不经打的民团哪里是红军的对手,顿时死的死,跑的跑,一下子散了。有的战士一把夺下了敌人的枪,讥讽地说:“是你们缴我们的枪呢,还是我们缴你们的枪?”在前卫营的掩护下,后面本队也贴着山根冲过来了,检查了一下,没有什么损失,连全部的一二百伤员也背过来了,于是我们便继续向前突。我们沿着沟冲出山口,一路看见山沟里乱丢着许多东西,有骡马驮子,有挑子,白花花的银洋撒得满沟都是。这是前面部队突围时丢弃的,本来是个很大的损失,这回却变成了吸引敌人的钓饵——预伏在这里的敌兵都挤到那里发洋财去了。山沟里乱糟糟的,你争我抢,吵吵骂骂,乱成一团。这正是机会,我们猛地摸了上去,把将近一营的敌兵消灭和打散了。失散的物资,除了一部分现洋来不及收捡,其他大件东西,有十几挺重机枪、一二百支步枪和骡马驮子都夺了回来。
连闯两关,基本上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前面还有些小股敌人的阻挠,就不在话下了。我们背扶着伤员,携带着物资,边打边走,天近中午时分,我们终于摆脱了敌人,追上了大队。原来军团部和十八师突过后部队受到了很大损失,很难有力量再返回来支援我们了,便一面整理部队,一面等着我们。
这会儿,陈伯钧军团长、王震政委和好多同志都站在路上,拍手欢迎我们。虽然仅仅只有一天的时间,我们却像久别家园的孩子见到了母亲一样,感到了极大的温暖。人们欢呼握手,互相拥到了一起,突围的艰险和苦战的疲劳瞬时都忘得干干净净了。

谁在收藏
浏览:84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