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王博参军前家史考 (文/王少亭)

乌斯特 发表于2020-03-27 16:11:24

父亲王博,出生于1928年10月19日,山东省安丘市郚山镇贾孟村人。

我在90年代曾回去过老家贾孟村,在村头一块石碑上,有关于贾孟村的来历和人口数,当时我还做了记录,现在一下子找不到了,依稀记得贾孟村村名是由于村依贾孟山而建,所以叫贾孟村,是明朝万历年间从潍县迁入,至今也有近370多年历史。最近,为了给父亲写革命历程,专门又查了百度,又得到了另外一个说法,贾孟村位于郚山镇政府驻地店子村东,两村依鲤龙河为界。据考证,村原名王家村,王氏立村,是一个古村落。据说,唐代两位著名诗人贾岛孟郊曾来此地游玩,见此村东依凤凰山西傍鲤龙河,风景秀美,即在此处住了数日。自此,贾岛孟郊住过的旅店,易名“贾孟店”。不少人慕名而来,有的人也在此住店。贾孟店名声远扬,生意兴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住贾孟店的人们习惯将贾孟店所在的村子王家村叫做“贾孟店子”。之后又将之分为两个村名,即鲤龙河以东叫贾孟村,鲤龙河以西叫店子村。贾孟村和店子村的村名一直延续至今,当然山名也可能由此而来。两种说法,不知哪个最为确切。追溯历史,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1987年4月,贾孟村村民在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墓中出土西周晚期铜鼎、铜鬲和陶器。


IMG_20200327_220948.jpg        祖父王永平,出生大约在1895年,祖母王李氏,出生大约在1893年。祖母娘家是郚山区黄崖头村人,共五个姐妹和一个兄弟,我祖母排行老三。听我大爷说,祖母娘家祖上清朝时曾是举人,书香门第,家有不少古籍,在我印象中,祖母说话声音很低,从不叽叽喳喳,颇讲究礼仪之道,感觉就是有文化的家庭里走出来的。祖父母家中规矩很多,家道很严,很传统,潜移默化中一直影响着父亲的行为,父亲虽没有上过正规学堂,又在部队工作过,也是颇为儒雅,从父亲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他的学习是很认真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祖父母两人共生育了四个孩子,两女两男,头两个是女的,后两个是男的,父亲是最小的。祖父家境一直在村里算是小康人家,家有土地3亩半,房产3间,土地租给别人种。到1955年我父亲填履历表时写着房产5间。1953年农业合作化的时候,土地都入了合作社,一块桑树林也给了国家建了一所小学。我大姑和二姑都嫁给当地农民,由于父亲参军,我大爷王硕就承担起照顾两老,操持家业,兼以小手工业为生计,做过小生意,织布、养蜂、开裁缝店,多种活做过,是一个十里八乡都知道贾孟村的大孝子。祖父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祖

排行老三,姐姐嫁到河西村。


IMG_20200402_204402.jpg


    祖父的哥哥我们叫大爷爷,生了3个儿子,大儿子抗战时参加国军,打日本鬼子时战死,二儿子 王子修1945年在本村当民兵队长,1947年7月起在墨黑村担任公安员,郚山区农会干事,19495月南下浙江省崇德县(今属于桐乡市),1956年担任崇德县委组织部长,后到浙江省长广煤矿公司组织部担任领导职务,副厅级离休待遇。三儿子王子

在家做木工。由于大儿子是国,那个年代名气不好,家人从不对外说起。


IMG_20200403_065931.jpg

       1938年,日本鬼子侵略安丘,先后在安丘修筑据点十余处,控制全县六大区。在修筑临朐大关据点时,向原南逯乡的十多个村抓民工千余人,日伪军不管严冬酷暑,不顾民工死活,经常有人死于皮鞭下。日伪军强迫民工还在安丘郚山马朗沟村附近的卧虎山上修了三座炮楼和数十间房子,成立了三乡联合

事处,控制牛沐、贾孟、南逯三乡村,強迫向老百姓征粮征物。  1942年,父亲被村里派去马朗沟村修炮楼,挖壕沟。父亲年纪小,但个头高,也夹杂在民工中抵数。父亲说,凡是修炮楼的民工全部剃了光头,就是用剃刀干剃头。每天上下工时,日伪军用铁锨砸着头点名,不少人头上都砸起了血泡,父亲说吓得头往下缩。日伪军见民工干活不出力,拖出去就是一顿棍子打,见谁可疑就当是八路军探子抓出来拷问。父亲的几位工友在议论说鬼子要在修完炮楼后杀掉民工,几个人趁着黑夜跑了出来,也不敢回家,找到了八路军部队跟着走,跟着队伍抬担架,推车,做支前民工。


     1943年2月,日伪军集中2.5万人,在侵华日军山东派遣军第12军司令土桥一茨的指挥下,向鲁苏战区安丘城顶山的国军51113师发起大扫荡,企图消灭鲁苏战区国军主力113师。激战6天,战斗非常惨烈。国军51军阵亡将士近500

人,伤者和被俘数量极大,击毙日伪600余人,这就是著名的城顶山战役。这次战役后国军5157军为保存实力,撤退至安徽河南驻防,结束了国军在山东的抗战局面。从此,在山东战场上,八路军成为抗战主力。

      八路军进入安丘后,迅速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抗日活动,村里来了八路军,各村相继成立民兵或自卫大队等抗日组织。1943年夏季,我父亲回到村里,立刻参加了民兵组织,配合八路军端炮楼,打据点,看押俘虏,维护村里的治安。IMG_20200328_200100.jpg

19443月某夜,八路军鲁中军区纵队11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向卧虎山马朗沟据点的日伪军发起进攻,战斗一直打到天亮,八路军攻下了碉堡,救出来被日伪军关押的群众,烧毁了碉堡,我父亲说,他们村民兵也参加了战斗,战斗结束后,缴获了日伪军的粮食,他们是脱下自己的长裤子扎紧裤腿,把据点里的粮食背回来的。那时,我母亲村子里住满了八路军,有八路军告诉我母亲这些小孩子,你们今天晚上都别出村,等着看热闹吧,八路军打炮楼去了。我母亲后来和我们说当晚马朗沟方向一片火光,第二天,村里抬来了好多的伤员,百姓在村干部的指挥下,给伤员喂小米稀饭。我母亲此后也参加了妇救会,在识字班当班长,做发动群众,动员青年人参军,带领群众做军鞋做棉被,斗地主,1946年1月在郚山区墨黑村入党(介绍人是刘玉美、徐彦英,刘是郚山区区委书记尚秀荃的爱人,)。我二舅李兰修和我父亲是战友,经我二舅的介绍,我父母亲认识了,这是后话。

从此,郚山结束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日伪统治时期,安丘全境解放。

1946年1月,父亲正式入伍新四军支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2020年326

 (此文参考安丘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安丘县志、潍坊日报)

IMG_20200428_191050.jpg

IMG_20200428_190923.jpg

        这是王子修任县委组织部长时的持抢证mmexport1585404535137-01.jpeg               
       贾孟村中的这棵古槐树己经有500年树龄,树径近1米,高6米,树冠幅10米,己列入古树国家一级保护范围。

浏览:317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june
    june
  • qiheL
    qiheL
  • 乌斯特
    乌斯特
  • nunu
    nunu
  • Admin
    Admin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