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幼时候父母早亡,是姑父把我带大,姑父家是我们当地地下组织的联络站,经常有地下组织的人员来往,耳濡目染,幼小的我早就在心里埋下革命的种子。1939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十四旅政委肖华率领部分八路军抵达我家乡山东乐陵,建立了八路军挺进纵队。第二年2月,年仅16岁的我积极要求参加了抗日武装。到部队后,我被编入区独立营,大家看我年纪小,都很照顾我,在部队里我很快就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同志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生平第一次我穿上了新衣服,虽然尺寸太大,穿起来样子看上去非常滑稽,但我觉得心里特别美。一年后,我被部队选送到胶东半岛军事干校去学习,经过半年多的培训,我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1941年至1943年的是抗战最艰苦的一个阶段。为打击敌人,粉碎敌人的战略企图,我们采用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化整为零,神出鬼没地与敌人斗争,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记得1942年5月的一天,县大队冒充敌人宪兵队给姚孙据点去送信,说宪兵队要外出扫荡,命令其配合。县委书记马德同志装扮成宪兵队长,战士们伪装成日伪军将附近村子团团包围。姚孙据点的伪军40余人中计赶来,被我县大队全部歼灭,而我军无一伤亡。
敌人为了把我抗日力量分割开,破坏我们各部队间的有效联系,他们在鲁北平原地带实行残酷的封锁政策,依托中心城镇,修建了大量的岗楼据点,在据点间架铁丝网、挖封锁沟阻断交通,在要口设置关卡,对过往人员严加盘查。为破坏敌人的封锁,扩大游击区,扭转被动的局面,上级领导指示我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战方式,和敌人进行百折不挠的斗争。当时在华北平原地雷战、地道战遍地开花,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狼狈不堪。我们也创造出一种“沟壕战”,就是把连接村落间的大路挖开,挖成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壕沟,并r通过地道通向村里。这样一来既可以秘密转移队伍,又可以隐蔽地消灭小股敌人。敌人要是来村子扫荡,也便于老百姓撤退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损失。村口的地道口,往往有好几个洞口,其中只有一个是通向村里的,其他都是死口,敌人搞不清哪一个是真正通向村子的,往往钻进死口被我们堵住道口消灭掉。那时候,部队白天和敌人周旋,晚上也不休息挖壕沟,乡亲们非常感动,家家户户都主动出力帮忙,积极性很高,大家比赛着配合队伍挖壕沟。仿佛是一夜之间,各种壕沟出现在广阔的平原地带,星罗棋布,密密麻麻,敌人对此是恐惧万分,躲在岗楼里都不敢出来。我党在整个抗战时期就以“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和“动员全民族参战”为纲领,积极发展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力量,孤立、分化和打击顽固力量。我亲身体会到没有全民族的参战,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就不可能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由于粮食得不到充足的保证,战士们经常饿着肚子与敌人进行战斗。老乡们知道了,都纷纷把家里并不富裕的食物送到部队,宁可自己忍饥挨饿。看着乡亲们捧在手里的粮食,战士们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乡亲们急了,命令式的要求战士们把粮食收下,他们说了,“不填饱肚子怎么能和敌人作战,怎么能取得胜利,怎么能保护好老百姓!”目睹乡亲们坚决的目光,同志们都噙着泪水哽咽着把食物吞下去。我至今仍然清晰记得43年春天,有一次部队转移去封锁沟以南,我因发高烧不能随部队转移,只好将我安置在一户只有老俩口的老乡家养病。一周后我病愈要归队,去部队所在地要过封锁沟和一个炮楼。经和大爷商量,我装扮成老大爷的儿子,挑着卖菜的担子和老大爷一起混在十多个赶集的人群中经过炮楼。过炮楼时敌人见我年轻力壮,立即盘问老大爷我是他的什么人。老大爷沉着机智的回答说:“他是我的儿子。”敌人死盯着老大爷,见他神态自若的样子,虽然心里狐疑但也找不到证据,只好挥挥手放我们过去,就这样我顺利地通过关卡回到了部队,直到现在我还经常想起那位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我的老人。这样的事情在当时非常普遍,因为乡亲们知道只有我们是真正抗日的部队,只有我们才是人民的军队,是他们的子弟兵。
随着战事的发展,敌人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战局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敌人不甘心失败的命运,企图凭借顽固的城防工事困兽犹斗。为巩固战斗成果,夺取最后胜利,部队接到命令攻打东光县城,该县城紧靠京沪铁路,战略地位显要。火车站旁有一个炮楼,炮楼和县城只相距约1000米,要包围东光县城,首先必须得要打掉炮楼。部队首长把任务交给我连,决定让我带领一个排在深夜时分偷袭炮楼,拔掉敌人外围最后一个屏障。当时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大地一片沉寂。我带领战士们摸进炮楼,被换岗的敌人发现。我们开了一枪将哨兵打死,并立即冲上炮楼。睡梦中惊醒的敌人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全部被抓获。共俘敌8名,缴获机枪1挺,步枪7支,子弹300多发。县城敌人听到枪声来电话询问哪里来的枪响,我方战士接电话说是枪走火了,敌人信以为真未赶来增援。三天后,东光县城解放。
作者简介:周文祥,男,山东乐陵人,1925年3月出生,194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宁波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