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6月,我们后勤部的机关离开山沟,来到莒南县大店镇驻防。大店是联结临沂、沂水、莒县、日照的枢纽,也是当时政治、军事的中心。滨海军区的司政机关都住在这里。8月9日从延安红色电波里传来了毛主席“对日寇最后一战’’的电文,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新阶段已经到来,全国人民应该加强团结,为夺取最后的胜利而斗争。10日- -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了七道命令,要求各部队迅速前进,收缴敌人的武器,接受日军投降。如敌人拒绝投降,则坚决消灭。但是,山东的日伪军根据蒋介石的命令,拒绝向我军投降,纷纷向铁路沿线和大城市集中。山东省主席何思源在日军的保护下进入济南市,大量收编伪军,出现了蒋日伪合流的复杂局面。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决定:将山东部队组编成5路大军,向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进攻,进行大反攻。彭显仑政委、曹思明主任,把我们科股长以上干部集合在世界和中国地图前,用红铅笔标出苏联进军我东北的线路,同时传达了山东分局、山东军区的决定:山东军区将10多万民兵组成数十个子弟兵团,动员10多万民工支援前线,并将各军区主力与基干部队编成山东解放军野战兵团,共8个师、12个警备旅。滨海军区所属部队编为一师、二师,警备10旅、11旅。10旅是把军区特务团的一个营和莒南、日照两个独立团作基础,调进10个基干民兵连混合编成。军区参谋长张仁初任旅长,保卫部长刘伟任政委,侦查科长柴启昆任团政委,还有吴侬、曹野、主父先等同志,也都调到10旅政治部和团政治处任职。
鲁中军区部队编为三师、四师,一、二、三旅;鲁南部队编为八师和警备八旅、九旅。全军27万人,分成五个前线部队向敌人展开大反攻。第一前线是鲁中部队,指挥王建安,政委罗舜初,向济南和胶济铁路西段、津浦路济南至兖州段沿线的日军进攻。第二前线是滨海的部队,在前线指挥陈士榘、政委唐亮的指挥下,分南北两线作战。南线向陇海路东段沿线进攻。8月21日解放了赣榆、青口,切断了陇海路东段,逼进海州、连云港。北线向胶济路东段沿线的日伪军进攻,8月19日解放了胶县,切断了胶济路东段。第三前线是胶东军区部队;第四前线是渤海军区部队;第五前线是鲁南军区部队,在前线指挥张光中、政委王麓水指挥下,向徐州东北外围地区津浦路徐州至兖州段沿线日伪军进攻。8月下旬解放了泗水、曲阜及台儿庄火车站,切断了津浦路直逼徐州市。五个前线部队相互配合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到9月底,共解放县城40多个,歼灭日伪军6万多。
部队四面出击,补给运输线大大拉长了,仍然依靠手推肩扛已经不行了。后勤部从部长到一般干部紧张地工作着。首先派出若干个民运小组,向县区乡政府求援,把分散在民间的小车、马车动员出来,组织起来,把前线急需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上前线。其次是自力更生、创造条件组建马车运输团。政委向司令部参谋长申请了战马、骡子200多匹,再派采购人员深入到新解放区,购买骡子、木料,到城镇里收集汽车轮胎和车架子,由军工厂改装成马车。不到一个月一大批马车上了路。再次是把懂内燃机技术、驾驶过车辆的战士和刚解放过来的驾驶员组成汽车营,把缴来的汽车修理好,近百辆日本汽车、陶要大牌的卡车也上了路。马车团、汽车营直接由军区参谋长、后勤部调度指挥,专门承担弹药、医药、各类军用物资的抢运。每到夜间,马车、汽车南来北往,人人精神抖擞,个个威风凛凛。
未校对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