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军区 (转)

冯姓也 发表于2020-04-17 15:46:04

1937年12月5日第129师组建东进纵队。为开辟冀南抗日根基地,遵照党中央和集团的指示,129师386旅副旅长陈再道奉命组建“东进抗日游击纵队”。是日陈再道离开386旅。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由385旅769团之第四,第五,第十连和一个骑兵连,另由771团,772团,769团三个团的骑兵排组成一个骑兵连,共五个连组成。陈再道任司令员,李箐玉任政治委员。

12月13日八路军挺进支队进入冀南。129师教导团抽调30多名干部组成挺进支队队,孙继先任支队长,胥光义任政治委员。越过平汉路进入冀南地区。是日,到达隆平县魏家庄,与冀南地方党取得联系,了解冀南党组织恢复和开展武装斗争等情况。

1938年2月8日东进纵队进驻南宫县城,东进纵队进城后,协助冀南地方党建立了南宫县抗日民主政府,收编了县保安队。

2月15日东纵决定以一个老五连为基础组建津浦支队,孙继先为支队长,开辟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稍后,东纵决定以两个老一连、老十连为基础,组建东纵第一团,团长程启光,政委桂承志。东纵骑兵连扩大成骑兵大队。

2月中旬,地下党员马玉堂以及李汉英等,在赵县,藁城一带组织的抗日义勇军第五支队,奉命开赴太行整编。129师将其编为东进纵队独立支队,徐绍恩任司令员兼政委。

3月上旬  东进纵队独立支队和129师骑兵团开赴冀南。


4月27日,冀南军区成立,驻地在邢台南宫,宋任穷任司令员。下辖一、二、三、四、五军分区。

7月28日冀南部队整编.

1)东进纵队二团和三团合编为新一团调归386旅建制。团长丁思林,政委程悦长。

2)东进纵队二团与771团、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合编为129师独立旅,徐深吉任旅长。辖三个团,771团为独立旅一团,仍称771团;原东纵二团为独立旅二团;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为独立旅三团。

3)不久,独立旅和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合并,撤销独立旅番号,称“青年抗日游击纵队”(简称青纵),段海州任司令员。青纵辖三个团,771团与原青纵三团(缩编特务营)合并为青纵一团,仍称771团,独立旅二团与原青纵二团合并为青纵二团;独立旅三团与原青纵一团合并为青纵三团。

4)771团团长吴成忠。

5)二团团长陈子彬,政治委员吴恒芳,后桂承志,副团长吴宗先。

6)三团团长李继孔。

各分区的基干部队分别与被我收编的各县一些民团、保安队及部分游杂武装先后合编为东进纵队八个支队和一个独立团,共两万余人。

1)第一支队由原地方党领导的第五军为基础,加上赵、藁、栾的保安团,新河县保安队组成;

2)第二支队是由冀南游击大队和挺进大队以及赵县模范二支队编成;

3)第三支队是由曲周、广平、肥乡、永年四县的保安员和肥乡地方党领导的游击大队编成;

4)第四支队是由冀南特委领导的游击队和南宫县保安队合成的;

5)第五支队是景县土匪葛贵斋部经我争取改编成的;

6)第六支队是以东纵一个老连为基础组成的津浦支队,派到津浦路一带活动;

7)第七支队是由清丰、南乐、地方党组织的抗日武装编成;

8)第八支队是由原宁晋良民自卫团经我争取改编为平汉抗日游击支队,后来编成东纵第八支队。

9)独立团是由原枣强保安团被我收编后改称“枣强独立团”编成。

8月31日冀豫游击队第一支对于汪乃贵支队合编为八路军冀豫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冀豫支队),赵辉楼任支队长,汪乃贵任副支队长。支队下辖两个团,一团团长石志本;二团团长孔庆德。

12月9日先遣纵队正式成立(简称“先纵”)。李聚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将郭英的卫河支队编为先纵一团,鲁西盛北光的二团编为先纵二团。之后,又将我党领导的茌、博、平五大队等部编为先纵三团。

1939年1月冀南抗日游击军区和东进纵队分开,正式成立冀南军区,军区的司、政、供、卫机关开始办公。司令员宋任穷,副司令员王宏坤。在成立冀南军区的前后,建立了五个军分区。

1月14日成立筑先纵队。范筑先将军牺牲后,以原范筑先部张维翰领导的十支队为主组成以范筑先名字命名的筑先纵队。共辖7个团和一个独立团。张维翰任司令员。

3月1日东进纵队1、2、3团和5支队、独立团合编为5、8两个支队,各辖三个团。

8月26日东纵5支队和8支队合编三个团。根据北方局和129师关于充实基干部队指示,冀南军区决定将东纵5、8两个支队合编为三个团。

1)第一团团长李定灼;2)第二团团长徐绍恩;3)第三团团长刘苏。

1940年6月7日冀南部队整编。根据北方局黎城会议精神和129师建军、整军训令,冀南部队进行整编,东纵领导机构与冀南军区合并,陈再道任军区司令员,宋任穷任政治委员,副司令王宏坤,参谋长范朝利,政治部主任刘志坚。

2)青年纵队编为新四旅,旅长徐深吉,辖771团、10团、11团三个团。

3)东纵编为新七旅,旅长易良品,辖;19团(原东纵1团);;20团(原东纵2团),政治处主任李汉英;;21团(原东纵3团)。

4)先遣纵队、筑先纵队于冠县劝善合编为新八旅,旅长张维翰,辖22团、23团、24团三个团。

5)几个分区基干武装合编成新9旅,旅长桂干生。辖25团、26团、27团三个团。

6)军区骑兵团。

1942年6月2日野战旅与军分区合并。为适应冀南斗争的严重形势,根据129师指示,野战旅与军分区合并,撤销旅的番号。新7旅与六分区合并,新8旅与三分区合并,新4旅11团与四分区36团合并(4旅机关与四分区机关11月中旬合并),新4旅改辖771团、20团和骑兵团。

1945年8月15日冀南指挥部发布大反攻命令。组织了前、后方指挥部。冀南部队组织了八个梯队:第一梯队:司令员孔庆德,率22团、23团和路南支队;第二梯队:司令员雷绍康,率11团、19团和冀鲁豫一分区1团;第三梯队:司令员高厚良,率31团和三分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第四梯队:司令员胥光义,率四分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第五梯队:副司令员何济林,率25团、二分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第六梯队:司令员牟海秀,率27团、五分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第七梯队:副司令员赵彩银,率28团、六分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第八梯队:司令员赵健民,率24团、七分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第一至第五梯队面向平汉铁路前进,其第一、第二梯队指向安阳;第三梯队指向永年、邯郸;第四梯队指向平乡、南和并配合第五梯队夺取邢台;第五梯队指向滏西及平汉线邢台、内邱。第六梯队向德石路衡水至德州段进攻。第七、第八梯队面向津浦路前进。第七梯队指向平原、夏津、禹城;第八梯队指向聊城、清平、搏平与第七梯队会合。

9月5日由杜义德、孔庆德率领1团、11团、22团、23团、25团等5个团,共6500人组成的西进总队于2日越过平汉路,十日到达涉县地区。

9月7日晋级鲁豫军区下达关于上党战役的作战第一号命令,决定彻底消灭侵占上党地区的之国民党阎锡山部队。以太行、太岳、冀南军区主力暂编为太行纵队、太岳纵队、冀南纵队参加上党战役。冀南纵队由冀南西进纵队改称,陈再道任司令员、杜义德任副司令员。是日,冀南纵队由涉县河南店地区出发,9日夜到达长治西北约15公里的淹村地区。

11月4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在邯郸东南成安县商城地区正式组建。陈再道任司令员,宋任穷任政治委员,范朝利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钟汉华任政治部主任。纵队下辖第4旅、第五旅、第六旅等三个旅及纵队直属队,共14000余人。

1)四旅:旅长孔庆德。下属;10团(原1团)、11团(原31团)、12团(原23团)及旅直属队,共5000余人。

2)五旅:旅长雷绍康。下属;13团(原22团)、14团(原27团)、15团(原11团)及旅直属队,共4480余人。

3)六旅:旅长王天祥。下属;16团(原19团)、17团(原25团)、18团(原28团)及旅直属队,共4250余人。

4)纵队直属队,除司、政、供、卫等外,尚有独立团(该团后来编入六旅)、炮兵营。

5)之后,恢复冀南军区。司令员杜义德。下属五个分区(根据晋冀鲁豫军区统一排定的分区序列,冀南军区从7—11分区,但仍习惯沿用原称)。

12月冀南独立旅(后改称独四旅)在衡水成立。旅长孙仁道。下辖四分区独立团(后改为12团)、五分区独立团(后改为11团)、夏津独立团(后改为10团)。

1947年1月军区兵力21800人。

3月1日第二纵队驻朝城西北至北峰、张铁集地区。休整期间冀南独立5旅成立。旅长范朝利。13团;14团;15团。

6月8日二纵、军区分开,全纵队人数31000人。

8月10日至12日冀南军区组成四个独立团,既独立4团、独立5团、独立6团,在永年地区成立;独立7团在夏津成立。

8月决定撤销一、四、五分区,军区司令部取消处、政治部取消部,均改为科,以充实十纵的机关部队。

9月1日1947年9月1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在河南安阳以东陈家寨成立,纵队机关由冀南军区机关抽调人员组成,下辖第28旅、29旅、30旅。

第28旅——由冀南军区独立第4旅改称。该旅下辖第82、83、84团。

第82团——由冀南军区独立第4旅第10团改称。该团前身是抗战胜利前夕以冀南地区夏津大队两个基干队及鲁西大队、第6军分区特务营为基础于1945年4月编成的第6军分区夏津独立团(也称第29团),1945年12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旅建制,后改称独立第4旅第10团。

第83团——由冀南军区独立第4旅第11团改称。该团前身是抗战胜利前夕成立的第5军分区独立第1团,1945年12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旅建制,后改称独立第4旅第11团。

第84团——由冀南军区独立第4旅第12团改称。该团前身是抗战胜利前夕成立的第2军分区32团,1945年11月为第4军分区32团,1945年12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旅建制,后改称独立第4旅第12团。

第29旅——由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改称,该旅于1947年2月27日成立,旅机关由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组建。该旅下辖第85、86、87团。

85团——由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第13团改称。该团前身是由抗战胜利后7分区24团(原马颊河支队)和36团(原卫东支队)合编的独立7团。1947年2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建制并改称第13团。

86团——由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第14团改称。该团前身是抗战胜利前夕成立的第3军分区26团,后为第9军分区26团,1947年2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建制并改称第14团。

87团——由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第15团改称。该团前身是抗战胜利前夕成立的第5军分区独立第2团,后为第11军分区独立2团,1947年2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建制并改称第15团。

第30旅————由冀南军区独立第6旅改称,该旅于1947年8月成立,旅机关由冀南军区撤消的第1、4、5分区机构组建。

第88团——由冀南军区独立第6旅第16团改称。该团前身是抗战胜利前夕成立的第4分区西支队,后为第4军分区独立团、第10军分区独立团,1947年8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第6旅建制并改称第16团。

第89团——由冀南军区独立第6旅第17团改称。该团前身是抗战胜利后成立的第2分区基干2团,后为第8分区基干2团,1947年8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第6旅建制并改称第17团。

第90团——由冀南军区独立第6旅第18团改称。该团前身是抗战胜利前夕成立的第3分区独立团,后为第3分区独立第3团、第9军分区独立第3团,1947年8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第6旅建制并改称第18团。

9月25日冀南区党委发出关于对敌斗争及武装工作的决定:调一、四、五地委之警卫连合编为军区独立营。三地委在永年附近组成军区独立第八团,二地委以警卫连为基础扩编军区独立第九团(小团),军区警卫营3连拨给一、四、五地委各一个排,编成新的警卫连。

10月军区兵力15761人,主力6个独立团兵力7364人

3分区永年,邯郸,南和,任县县大队 警卫连合编独立4团

1分区2个独立营与5分区独立营合编独立5团

3分区临漳,成磁,魏县县大队合编独立6团

2分区独立营,高唐,平原县大队合编独立7团

5分区补充团一部改补充1团

1,4分区补充团合并补充2团

11月27日十纵奉命过黄河向大别山挺进。

12月6日跨过平汉铁路进入桐柏地区,建立桐柏军区,横扫桐柏地区之敌并参加了皖西、皖东和攻克襄樊等战役。1949年编为58军,孔庆德任军长。1949年5月172师改为湖北军区独立第4师,9月军部与河南军区机关合并,173、174师归属河南军区建制。

1948年4月1日  冀南军区改为区党委武装部,对外仍称军区,于本月正式编成。设部长、政委、参谋长,下辖五个科,1个电台区队,3个独立营,公安大队、补充团、轮训队各1个,以及各地委之警卫连,共3341人。各军分区均改为地委之武装部。

5月1日  第十四纵队在安阳东东洋泛正式成立。纵队司令韦杰。下属第41、42两个旅,及纵队机关、直属队,共11090人。

1)第41旅:旅长曹玉清。下属3个团:121团(原独立六团):122团(原独立七团):123团(原独立八团)。

2)第42旅:旅长黄光霞。下属3个团:124团(原独立四团):125团(原独立五团):126团(原独立九团)。

6月22日冀南军区成立骑兵大队。

12月2日  华北军区命令恢复冀南军区及其所属军分区。之后,又明确规定:“以原区党委武装部为基础,恢复冀南军区。以冀南区各地武装部为基础,恢复为各地军分区;并分别以驻地命名为临清、夏津、邯郸、南宫、衡水等五个军分区。”

12月27日遵照华北军区12月14日电示,为接收平津俘虏,已组建起一个补训(下辖3个团,每团四个营,每营4个连)的架子,按时开赴指定地点。番号为补训兵团第五旅。

1949年1月1日  正式恢复军区建制。军区轮训队改为教导大队,行署公安系统的公安大队 过渡为军区警卫团。各地委警卫连也改为军分区警卫连。军区恢复后,司令员王光华。

8月1日河北省军区在保定成立。孙毅任军区司令员。

8月9日 ;冀南军区正式结束工作。所属临清、邯郸两分区合并为邯郸军分区;夏津、衡水两分区合并为衡水军分区;南宫、太行军分区之邢台分区合并为邢台军分区。邯郸军分区司令员张维翰,政委王法武,副司令员郭俊之,政治部主任姬增。衡水军分区司令员黄光霞,政委陈登昆。邢台军分区司令员邹国厚,政委程玉林,副司令员陈明。教导大队,警备团驻大名,警一营(调一个连及骑兵队担任省军区警卫)仍驻威县,警二营仍驻高唐、夏津,警三营仍驻临漳。警备团及警三营由邯郸军分区领导,警一、警二营分由邢台、衡水军分区领导。

冀南军区是八路军129师部队开辟的平原军区。该军区所属地理位置重要,经济较为发达,交通便利,是日寇侵华的重要基地。故斗争残酷,环境恶劣。军区部队英勇奋战,坚持敌后,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现将该军区的主力团队简要介绍如下:

 

一、第771团

 771团的前身是红31军91师,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1团,后编入129师独立旅仍为771团,38年8月21日编入八路军青年纵队还为771团,40年4月改称129师新编第4旅771团,42年11月改称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771团。该团是冀南军区唯一的步兵红军团队,有很强的战斗力。43年调入新组建的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新编第4旅仍为第771团,后改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771团,47年2月10日编入陕甘宁野战军仍为新编第4旅771团,3月16日改称西北野战兵团新编第4旅771团,7月31日改称西北野战军新编第4旅771团,47年10月11日编入新组建的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仍为新编第4旅771团。 

二、第10团

 10团的前身是冀南军区成立之前38年5月组建的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2团,后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独立旅第2团,38年8月中旬与冀南青年抗日纵队第2团合编为八路军第129师青年抗日纵队第2团,40年6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4旅10团,42年11月改称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10团。该团是冀南军区成立前的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的第2团,是东进纵队的第一批主力团,战斗力较强。43年秋调归八路军第129师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建制,45年8月编入太行军区秦向支队仍为第10团,45年10月15日随所在支队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为18旅52团。 

三、第11团

11团的前身是原威县城北的民团,后被日军清水部队收编为威县伪警备旅,经冀南地方党做工作大力争取接受我军收编,改编为冀南抗日游击独立第2师,后整编为八路军129师独立旅第2团,38年8月中旬与冀南青年抗日纵队第1团合编为八路军第129师青年抗日纵队第3团,40年6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4旅11团,42年11月改称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11团。该团是冀南的主力团队,战斗力较强。解放战争初期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为第5旅15团。

四、第19团

19团的前身是37年末由濮阳地区抗日武装组建的河北民军第一路第四支队,38年6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7支队,后与第3支队合并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3支队,38年11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3团,39年3月编入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8支队仍为第3团,同年秋冬之间所在支队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1团,40年6月改编为第129师新编第7旅19团,42年6月编入冀南军区第6军分区仍为第19团,44年5月改称冀鲁豫军区第7军分区19团。45年8月改称冀南军区第19团,后归冀南纵队杜义德支队指挥,45年11月4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6旅16团。该团是冀南军区成立后的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的第3团,是东进纵队的第二批主力团,有较强的战斗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郑庄寨战斗中损失巨大,团机关及直属队、第一、第三营均陷入重围,血战至最后一刻。 

五、第20团

20团的前身是地方党在赵县、栾城等县组建的抗日义勇军第二路第五支队,38年2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独立支队,随宋任穷与八路军第129师骑兵团返回冀南,同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1支队,38年11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1团,39年3月编入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5支队仍为第1团,39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2团,40年4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7旅20团,42年6月随所在旅编入冀南军区第6军分区为20团, 43年9月7日调入第129师386旅兼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为20团,45年9月随所在旅编入晋冀鲁豫军区太岳纵队仍为第386旅20团,10月下旬随所在纵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29团。该团是冀南军区成立后的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的第1团,是东进纵队的第二批主力团,有较强的战斗力。

六、第21团

 该团的前身是河北景县的抗日义勇军第三纵队,38年初改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九军区第二十八支队,38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5支队,38年11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2团,39年3月编入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5支队仍为第2团,39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3团,1940年4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新7旅21团,1942年5月改编为冀南军区第6军分区第21团,1943年2月调入冀鲁豫军区第6军分区仍为21团,1944年5月改称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11军分区第21团。该团战斗力较强,1945年9月赴东北后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5旅第73团,后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第30师第88团。该团是冀南军区成立后的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的第2团,是东进纵队的第二批主力团,有较强的战斗力。

七、第22团

22团的前身是38年末在临清西部成立的卫河支队,后编入八路军第129师先遣纵队为第1团,40年夏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8旅22团,42年6月编入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仍为第22团,44年5月改称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22团,45年夏编入平汉纵队仍称第22团,同年9月7日改称冀南纵队第22团,后归冀南军区雷绍康支队指挥,45年11月4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5旅13团。该团是冀南军区老资格的主力团队,有较强的战斗力。

 

八、第23团

23团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29师先遣纵队为第2团,40年夏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8旅23团,42年6月编入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仍为第23团,44年5月改称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23团,45年夏编入平汉纵队仍称第23团,同年9月7日改称冀南纵队第23团,后归冀南纵队孔庆德支队指挥,45年11月4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4旅12团。该团是冀南军区老资格的主力团队,有较强的战斗力。

九、第24团

24团的前身是1939年4月聊堂边区建立的抗日游击队,同年10月进行整训,和运东部队第五大队合并为堂邑县大队,1943年1月以堂邑县大队为基础组建马颊河支队,1945年夏马颊河支队改编为冀南军区第7军分区24团。解放战争时期,与36团合并改编为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13团,后随所在旅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为29旅85团。 

十、第25团

25团的前身是40年6月由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基干团与第军2分区武装之一部合编的129师新编第9旅25团,同年11月新9旅撤销该团编入冀南军区第2军分区仍称25团,44年5月改称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25团,45年夏编入平汉纵队仍称第25团,同年9月7日改称冀南纵队第25团,后归冀南纵队杜义德支队指挥,45年11月4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6旅17团。该团是冀南军区老资格的主力团队,有较强的战斗力。

十一、第26团

该团前身是由冀南游击大队和挺进大队以及赵县模范二支队编成的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2支队,40年6月改编为129师新编第9旅26团,同年11月新9旅撤销该团编入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仍称26团,后改编为1分区基干武装,抗战胜利前夕恢复为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26团, 1947年2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建制并改称第14团。后随所在旅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为29旅86团。

十二、第27团

 该团前身是由是40年6月由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与第军5分区基干武装合编组建的129师新编第9旅27团,同年11月新9旅撤销该团编入冀南军区第5军分区仍称25团,44年5月改称冀鲁豫军区第6军分区27团, 45年8月改称冀南军区第27团,后归冀南纵队杜义德支队指挥,45年11月4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5旅14团。

十三、第28团

28团的前身是45年7月由冀南军区第6分区故城、枣南、武城三县游击大队合并组建的冀南军区第6分区运河支队,后称冀南军区第6分区第28团,后编入冀南军区杜义德支队仍为28团,45年11月4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6旅18团。

十四、第29团

 该团前身是抗战胜利前夕以冀南地区夏津大队两个基干队及鲁西大队、第6军分区特务营为基础于1945年4月编成的第6军分区夏津独立团(也称第29团),1945年12月列入冀南军区独立旅建制,后改称独立第4旅第10团。47年7月随所在旅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为28旅82团。

十五、第31团

 31团的前身是1938年3月组建的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基干营,1942年2月在原基干营的基础上组建了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基干团,同年11月又以基干团为基础组建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滏西支队,45年上半年改编为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第31团,后编入冀南军区雷绍康支队仍为31团,45年11月4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4旅11团。

十六、第32团

 该团前身是抗战胜利前夕成立的第2军分区32团,1945年11月为第4军分区32团,后改称冀南军区4分区独立团。1945年12月编入冀南军区独立第4旅为第12团。47年7月随所在旅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为28旅84团。

十七、第36团

该团前身是冀南军区卫东支队,后改编为冀南军区第36团,解放战争时期,与24团合并改编为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13团,后随所在旅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为29旅85团。

 十八、军区特务团

冀南军区特务团组建于1938年10月23日,团长赵鹤亭,政委王加善。

 十九、骑兵团

该团的前身是1936年7月以红15军团手枪团和陕北红26军骑兵团2连合并组建的红15军团骑兵团,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骑兵营,1938年2月8日,扩编为八路军第129师骑兵团,1938年秋调入冀南军区,1943年2月调入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仍为骑兵团,后直属于冀鲁豫军区。该团是红军团队,战斗力较强,解放战争初期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骑兵团


谁在收藏
浏览:1338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一大坨
    一大坨
  • 宋小屯行动
    宋小屯行动
  • 袁秀珍
    袁秀珍
  • 邯郸永生
    邯郸永生
  • 北京李戈
    北京李戈
  • markham2889
    markham2889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 SmileyWalker
    SmileyWalker
  • 我是一个兵XL
    我是一个兵XL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