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一支抗日游击队的成长 赵震寰

冯姓也 发表于2020-04-17 16:02:10

   一九三七年,我正在大名师范学校读书,“七·七”事变打断了我的学生生活。我家住在冀鲁豫交界的南乐县,距离抗日前线很近。当时我虽说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受到党的影响。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我们的锦绣河山,被日寇侵吞了大片,这严酷的事实也教育着我,使我对国民党反动政府不抱任何幻想,而且是十分憎恶。当地有的同学带钱南逃,我和家兄商量,决不能“南逃”,家兄赵秉谦是刚从大名师范毕业的学生,他与地下党的同志有过联系,但一时又失去了联系。在这严重关头怎么办?确实成了我们焦灼不安的大难题。正在这个时候,我们地区有名的共产党员、我们小学的老师安明同志(原名刘大风),突然来到我家找我家兄,要我们不要离开家乡,要组织抗日游击队,拿起枪来与敌人战斗。当我们听了安明同志给我们指明的道路时,心情非常激动,而且充满了希望。就连我们的老母亲,听说刘大风老师到我们家来了,也深情地说:“大救星来了”。她对中国共产党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样也寄予了极大的信任和希望。 copyright nanlew 
        安明同志当时是在中共直南特委做领导工作,这支抗日游击队就是在直南特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始组建的。
        我和我家兄串连在师范和小学中的同学,动员他们参加抗日游击队。我记得伯母不同意我伯兄赵栖安参加抗日游击队,我还竭力说服伯母:“我们拿起枪来主动与敌人战斗,比在家等着挨打好得多”。同时安明同志又通过党的关系与驻在附近的石友三学兵队地下党的负责同志袁也烈取得联系,派来党员季铁中、张靖臣等五位同志参与共同组建工作,并征得石友三的同意,取名“一八一师游击队”。这样,于一九三七年十月的一天早晨,我和我家兄、伯兄及本村同学赵颜人,带了本村民团的一支步枪到离我村一华里的留固店集中。开始集中的几天,只有二十几人,安明同志在留固店有村民参加的大会上宣布抗日游击队的成立,动员大家起来抗日。这一下周围村庄的群众都兴奋地传开了:“好呀,留固店已成立了抗日红军!”这支抗日游击队从一成立,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地方党的同志和自愿来参加的青年学生,很快就集中到一百多人。其中很多人带来了本村民团或自己家中自卫的枪支,有的则是背着一个大砍刀来入伍。游击队的口粮,很长时间主要是部队走到哪里就依靠那里的群众自愿捐助。不久,石友三南撤。我们不便再用“一八一师游击队”的番号。恰在这时,河北省保安司令高树勋驻在离我们驻地十六华里的清丰县城。高树勋的高级参谋唐哲明是中共地下党员,这样,游击队通过唐哲明同志改名为“河北抗日民军四支队”,唐哲明同志任支队长,安明同志任副支队长,张西三同志任参谋长。同时,还从高树勋那里弄来三十支步枪和弹药。一九三七年底,日寇由大名向南侵占南乐和清丰、濮阳县城,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群众的抗日情绪又进一步高涨,部队逐步扩大,很快就组成了三个中队,一个警卫排。大概是一九三八年一月,上级党委派来了直南特委书记朱则民和红军指挥员陈耀元等三同志。陈耀元同志是湖北天门县人,雇工出身,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待人诚恳,深得广大指战员的拥护,给我的印象极深。后来他曾任冀南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 
        一九三八年二月,部队移驻濮阳县千口村,地下党员王从吾、张增敬、刘汉生、刘玉峰、刘晏春同志等组织的抗日八大队并入四支队。张增敬、刘汉生分别任支队政治部正、副主任。为了与当地国民党专员丁树本(一九四七年解放东明县时被我活捉)搞统战,部队很快移至鲁西濮县一带。一天,部队正集中在小濮州听丁树本讲话,讲话刚开始,敌骑兵来袭,丁树本带着卫队跑了。我们的部队很快与敌人展开战斗。日本人大概也没有想到会遇到我们这支游击队。同志们打得很勇猛,一下打死打伤日军十余人,把敌人击退了。在战斗中,我们有两位同志牺牲了(可惜记不得名字了),一位排长靳升云同志负伤,一位勇敢的战士“老毛瑟”(因他背的是一支单打一的毛瑟枪,故外号叫“老毛瑟”,可惜也记不得名字)缴获了敌人一支马步枪。这是我们这支游击队第一次与日本人交手,仗打得很漂亮。因为丁树本司令部就驻在附近的常庄,我们的部队也就移驻常庄附近。敌人很快就向常庄进行报复性的进攻,但敌人仍未弄清是与我们这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起来的并由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训练指挥的部队在作战。我们这支游击队与丁树本的部队互相配合,与敌人打了一天一夜的阻击战,打死打伤敌人数十名,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我们一位同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在洒泪掩埋了同志的尸体后,部队移驻濮县王辛庄。这时鲁西地下党的张成一(任营教导员时牺牲)、马功臣(任邯郸县抗日县长时牺牲)等组织的抗日独立大队加入四支队,这时部队已发展到四百余人。国民党专员丁树本想用发饷、发衣、发粮收编这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但遭到全体指战员的反对。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决保持我们这支党领导下的游击队的独立性。部队的口粮,依然主要是依靠当地群众的捐助,服装依然是各自从家带出来的衣服。部队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学生,过着艰苦抗战的生活,但大家情绪高涨,从没有一个离队开小差。正当这时,安明同志赴延安去学习。 南乐网为民服务 
        一九三八年四月,乘敌寇兵力不足缩短战线的机会,我们袭击了清丰、南乐县城,打死和活捉了一些汉奸,收复了清丰、南乐县城。同时部队还袭击、占领了南乐县重镇元村集及大名县重镇龙王庙,没收了敌伪汉奸大批财产,并把其中的一部分分给了当地的群众。可惜当时受了王明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影响,我们没有抓紧时间建立政权,甚至把收复了的县城仍交给国民党专员丁树本的县长来掌权。五月,部队自南乐一带移驻内黄县井店镇一带。在井店镇,经过耐心的工作,争取收编了被逼为“匪”的刘相友部队(这一部队后来表现很好,刘在冀鲁豫地区成为有名的抗日民主人士)。这时,部队已发展为有八百余人的大部队,编有三个大队,一个警卫连。六月,部队移驻冀南肥乡一带,首先与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会合,双方联欢、会餐,十分亲热。不久,又经上级党决定,由刘汉生和吴近仁同志带领一个中队返回冀鲁豫地区组成黄河支队。我们这支游击队又与冀南部分游击队合编为八路军东进抗日纵队第三团。陈耀元同志任团长,周发田同志任政委,季铁中同志任政治处主任。唐哲明、张增敬同志,在部队进驻肥乡一带后,就分别任冀南三专员公署专员和中共三地委书记,张西三同志任成安县抗日县长。我于一九三九年一月离开这个团,调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锄奸保卫部工作。在我离开这个团不久,他们就在冀南参加了有名的香城固战役,陈耀元同志负重伤。部队几经改编,现据说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军。 nanlew.com 
        我参加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支游击队在濮县王辛店驻扎时,经当时支队政治部组织科长陈荣同志介绍入党的。建国初期,陈荣同志曾任天津市劳动局长,在游击队开始组建时,他曾误认为我为共产党员而编入党支部,当我声明还不是党员时,才于一九三八年三月正式介绍我入党。我在这支游击队,曾任班长、俱乐部主任、组织干事、教导员,以后做锄奸保卫工作任团特派员。我个人的成长,是在党的领导下,和这支抗日游击队的成长分不开的。
 

浏览:165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冯姓也
    冯姓也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