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正同志传略(一)/刘一斌整理

刘封邱de 发表于2020-04-19 10:01:01

1994年2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民利益奋斗终生的刘子正与世长辞。熟悉他的人们闻之无不哀惜和怀念,对他在革命中的无畏奋进,在工作中的不息奋斗,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在作风上的严于律己、清正廉明、克己奉公、谦逊和蔼、平易近人、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等优良品质,做着广泛的追忆。他的人生轨迹,成了留给后人不朽的宝贵财富,永远值得继承和发扬。

侠骨少年

    刘子正,原名刘名英,1914年4月17日生于山东莱芜刘封邱村一忠厚门第。父亲识文断字、深明事理。母亲朴实厚道,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和睦乡党。刘子正同胞四人,有两哥一姐。

    父亲思想趋前,观念开明,身居穷乡僻壤,远瞻整个社会,期望孩子成为中华民族的英杰。为刘子正取名“名英”。这为刘子正自幼打下了坚实的传统道德基础。当时,军阀混战,兵匪抢掠,贪官肆虐,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莱芜人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这对幼年的刘子正产生了朴素的斗争意识。

    刘子正于1923年1月到孙封邱小学读书。他不喜欢死记硬背,但对《三字经》、  《百家姓》、  《千家文》等也能倒背如流。后来改为新学课本,他的学习情趣陡然骤增。1926年6月,他考入方下镇完全小学读书,次年因兵匪肆虐,四乡遭扰,无法上课,辍学务农,直至1929年才在本村小学复读,1930年再回方下小学续读。

    刘子正自少年时期就紧随二哥刘舜卿,仗义执事,对地主老财的为富不仁爱抱打不平。本村一贫苦农民,在青黄不接时薅了几穗青麦充饥,被地主家发现,暴打一顿,并罚麦子两担。害得这个农民祖祖辈辈到博山挑陶瓷碗盆游乡叫卖,还不上这冤枉债。刘舜卿、刘子正兄弟义愤之极,对地主采取了报复行动。他们夜里去破坏地主的庄稼,把地主的水车砸毁、掀进井里。  “造反兄弟”之称自此传遍四乡。

    刘子正还从《水浒》、  《瓦岗寨》等农民反暴政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增强了他反压迫的意识。北伐战争和共产党的影响,又使他追求民主的意识,逐步上升为救民于水火的革命思想。为了唤醒民众,他决心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于1931年6月,考入县立师范讲习班。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进步青年,后来大都成为莱芜革命、抗日的活跃分子。刘子正仅学习半年就于1931年12月退学,于1932年1月到王家楼村小学

任教。他利用教学之便,向学生灌输进步思想。1933年6月,由刘舜卿介绍加入共产党。此后,他以其学校为地下活动的基点,积极发展组织,发动民众,支持党领导的多起斗争。他的革命活动遭到封建守旧的校长陈连玉的反对。他组织发动学生对校长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因而被解聘失业。

    地下革命

    1934年1月至12月,刘子正失业在家,以全部耕余之暇的精力从事革命活动。他与县委宣传委员鹿省三一道,发起组织莱芜反帝大同盟,推动群众开展民族救亡运动。

    1934年3月16日,刘子正参加了在鲁西南的汶河沙滩上由刘仲莹、鹿省三等主持召开的县委会,讨论泰安中心县委遭敌人破坏、莱芜失掉与上级党组织联系后的形势和对策。会上,刘子正发表了他与刘舜卿事先讨论的意见,得到众人的赞同。会议决定让县委书记刘仲莹去上海寻找上级党组织。1935年1月至10月,刘子正到柳行沟以小学教员为掩护,宣传革命,发展党员,并经常到县委联络点一一文成书局找王其人和曹春耕,沟通情况,报告问题。l935年2月?

初,刘子正参加了在鲁西召开的县委会,会议进一步确定了党在当时困难时期地下工作的方针,即长期隐蔽埋伏,积聚力量,发展组织,建立健全农村党支部,利用农会等公开组织,向土豪劣绅开展斗争,发动贫雇农进行夏收、秋收的斗争,控制农村政权,扎根农村。

    慧眼识奸

在县委书记刘仲莹去上海寻找上级党组织时,钻进革命队伍的坏分子刘伯戈、周灿林分别篡夺了代理县委书记和县委委员的职务。刘舜卿对刘伯戈甚为了解。早在莱芜县中学期间,他就与刘伯戈熟悉,一起反对封建,破除迷信,宣传放足,剪除辫子以及三次闹学潮。他对刘伯戈的积极、敢斗及思想激进是佩服的,但对刘的爱出风头、好表现,及其作风霸道甚而专横颇为反感。他对刘伯戈任代理县委书记心存忧虑,曾多次与刘子正谈过,让他提醒县委其他同志警惕。刘伯戈、周灿林的腐化堕落,与党离心离德,并利用职权,违反地下工作原则,索要各级基层组织负责人名单,伺机叛党的企图逐渐露迹,刘舜卿和刘子正商定一定向县委其他成员反应情况,早做防范。刘子正同毕指南、王其人等向县委反映了刘伯戈、周灿林骄奢淫逸、荒诞无稽的糜烂生活,以及骄

横放纵、不守纪律的跋扈行为,认为他俩有叛党可能,建议县委高度警惕。1935年夏,县委在鲁西镇“文成书局”专门召开扩大会研究了刘、周的种种表现,刘子正、刘舜卿等同志在会上主张对他们采取防范和制裁,但因意见分歧未形成决议。

    1935年10月28日,刘、周到济南国民党省党部叛变投敌,出卖了莱芜共产党的县、区组织领导和党员数十人,并带领叛徒宋鸣时和国民党的“捕共队”先后三次到莱芜大肆逮捕,大规模的“捕共”前后持续一个多月,之后转入经常性的搜捕。莱芜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县、区党组织及外围组织的主要秘密联络点遭到破坏,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党的组织陷于瘫痪。

    刘舜卿的恩师亓聘如闻刘伯戈、周灿林叛变之事,立即意识到刘舜卿等几位县委骨干处境危险。他马上派人通知刘舜卿紧急隐蔽。这使刘舜卿和刘子正防范及时,虽屡遭险情,没有落难。一次,特务杀气腾腾地到刘舜卿任教的学校,指名道姓地要抓他,刚巧在校门口遇上刘舜卿,他正要去召开应对危急形势的党内会议。  “捕共队”只知刘舜卿其名,不识其人,迎头就问:  “刘舜卿在学校吗?”。刘舜卿机智地答道:  “在。现在刚下课,他不在教室里就是在后院的茅房。”敌人冲进学校,搜遍后院,一无所获。待他们醒悟过来,刘舜卿早已钻进一望无际的青纱帐,给其他同志报信去了。敌人气急败坏,抓去一名叫“刘顺庆”的普通农民,回去顶替交差。经受了敌人无辜迫害的刘顺庆,后来入党参加了革命。

    避而不馁

    莱芜党组织遭彻底破坏,党员四散流亡。刘舜卿和刘省三一起去青岛寻找上级党组织未果,回来后到景家镇村吕相亭家隐蔽斗争仨月,后到何家官庄建立起联络点,取得了与省委、泰安中心县委及泰南地区的联系。刘子正先去章丘县相公庄,以运煤炭、背“私盐”为生,借以掩护。后去博山窑厂,画碗描盆作窑工谋生。他非常关心莱芜的斗争形势,想返回家乡继续进行斗争,于12月初的一个晚上回到家,未及吃饭就得到敌情,便连夜到林马庄耿传彬家,躲藏三天。在一个夜晚,他由耿传申陪伴,去新泰县北石店耿庆云药房避住,至1936年春节前返家。在这严酷的情势中,刘子正没有放弃革命斗志,思想始终没有离开斗争第一线,并一直保持同在莱芜坚持斗争的刘舜卿的联系,密切关切着形势动向,表现出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就在敌人疯狂捕杀共产党人之时,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在莱芜成立,并代行省委职责。1936年2月12日晚,省工委书记刘仲莹召集刘莱夫、鹿省三、刘子正、刘舜卿等莱芜县委的主要成员开会,专门研究恢复、重整各级组织和新形势下的斗争方略。会上推定刘莱夫任县委书记,决定刘舜卿为莱芜北区书记,黄仲华为南区书记,刘子正重点负责恢复组织的工作。1936年2月底某晚,刘仲莹召集鹿省三、黄仲华、刘子正、刘夏峰等人,在辛庄、鹿家庄南汶河沙滩上开会,省委赵建民出席。会上作出三项决定:一、县委书记刘莱夫因事他往,由刘仲莹负责和省委联系,日常工作暂由刘夏峰代理。二、继续整理恢复党的组织,重整党员队伍,积极开展党的工作。三、发动群众,动员上层人士,利用合法形式和手段向国民党省政府告发叛徒刘伯戈、周灿林的不法罪行,打击叛徒的嚣张气焰。1936年4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刘子正参加了在时方下村南汶河边的一条沟里,召开县委会议。会议专门研究如何解决恢复整理各级组织中的困难问题,听取了刘仲莹、鹿省三与新省委领导黎玉联系的情况。

    1936年6月1日,在云台山的和尚洞召开县委会,刘仲莹、鹿省三、刘舜卿、黄仲华、刘夏峰、刘子正、刘木易等参加。刘仲莹另有任务他往,刘夏峰提出重新选举县委领导,会议一致推定鹿省三任县委书记。会议还讨论了进一步恢复党的组织和继续坚持隐蔽斗争的问题。

    1936年7月4日至7月底,敌人在莱芜发起第三次“捕共”高潮。叛徒方春荣、李光荣带领“捕共队”在全县进行了两次大搜捕,抓走共产党多人,其中有刘封邱村的刘夏峰和刘省三。刘舜卿、刘子正当天正巧回家碰头议事,让吕明亭带着孩子在大门望风,听门外传来孩子尖利的哭声,知有敌情,两人在家人的协助下,踩上凳子,跳出后窗,消失在庄稼地里。刘子正在躲无去处、藏难隐蔽的情况下,由刘木易护送他到了泰安火车站,转车去枣庄到亓立诚家隐蔽。

    在那里,他和当地工人一起运煤炭,后又去洗染店当店员,天天做杂役、站柜台、记账,给店主家挑水扫地、刷锅洗碗、哄孩子等,一千数月。即便是在这些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里,刘子正始终心不离党的事业,不仅在煤矿工人中发展了多名党员,还通过刘木易与在家乡隐蔽的同志保持联系,当得到:  “行情向好”的消息后,他立即返回家乡投入到恢复党组织,继续开展斗争的工作之中。

    抗日从戎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广大抗日志士奋起抗战,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抵御外辱。刘舜卿、刘子正兄弟双双投入抗日洪流。这时,山东省委派孙汉卿到莱芜传达省委关于发动游击战争的指示,并陆续派刘居英等人来具体指导。莱芜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组织领导全县人民投入抗日战争。刘舜卿到羊里区,刘子正在封邱一带。兄弟二人秘密串联,动员人枪,带头变卖家产购买枪支,武装民众,积极准备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1月4日夜,刘子正先率一批人、枪先行到云台山一条山沟里集合。次日夜去鹁鸽楼村西南的山洞里集中。第三天夜转到降寇村南山的地洞里,与刘居英和刘舜卿带领的一批参加起义的人员汇合,一起开到莲花山的田家林,举行了莱芜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武装起义。起义队伍组成了六十余人、五十多条枪的游击队,编成八个班,被民众称为“大褂子队”。6日,起义队伍转赴泰安徂徕山前的光华寺,与各地集结的起义者汇合,成立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这就是著名的徂徕山起义。它在山东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起义汇合前,刘居英受山东省委指派,指示刘子正留在地方工作,继续动员人力、物力和枪械,向游击队输送。刘居英指定刘子正任新县委的组织委员。刘子正利用在“八路军驻莱芜办事处”任职的条件,积极动员人员、枪械补充“四支队”等抗日军队。他同徐干晨等组建了莱芜青年救国团,自兼该团组织部长。他积极开展统战工作。1938年4月,刘子正与“四支队”副司令员赵杰、  “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亓象岑等,在寨里乡大下高小的校内,召集“硬拳道”  (红枪会)的各级道首开会,宣传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表示团结抗日的诚意,号召实行联合抗日。此后又团结、联合了“黑旗会”、  “黄旗会”、  “铁板会”、  “中央道”等地方势力派及其武装参加抗日斗争。同年7月,莱芜动员民众抗敌委员会成立,刘子正于11月出任该会主任。此间,刘子正还同国民党顽固派秦启荣在莱芜的县政府及复兴社挑起的摩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39年1月,中共泰山特区委员会在莲花山的李条庄成立,刘莱夫调到特委任组织部长,刘舜卿到特委任秘书长,省委决定刘子正任莱芜县委书记,兼任八路军驻莱办事处主任、  “动委会”主任、政府工作部长等职。他一上任便大抓对敌斗争,发展武装力量。为了更广泛深入地组织各阶层参加抗战,1939年6月,刘子正邀集“黑旗会”、  “红旗会”、  “黄旗会”的代表,聚集羊里村开会,成立莱芜县三会联合办事处。在“动委会”的领导下,三会办事处配合抗日军民,在反顽固派的斗争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39年8月,莱芜县党代会在温石埠村举行,各地党员代表120余人代表全县5000多名党员出席。会议选出了新一届县委会,刘子正为县委书记。8月8日,莱芜县各界代表在温家庄举行大会,成立莱芜县“三三制”的参议会,选举孙启明为参议长,刘子正、张川为副参议长,后由刘子正任参议长。8月20日,莱芜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城子县村举行成立大会,莱芜县委成员、各区委领导及民主人士约1000人参加,“四支队”的主要领导廖容标等人出席并致辞。刘子正在大会上讲话。为了体现统战原则,联合各界抗日力量,推出党外革命人士谭克平为县长,随后派刘舜卿以秘书身份参加政府工作,内部任党团书记,掌握党的方针政策。谭克平牺牲后,由刘舜卿任县长。这是鲁中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从这一时期开始,莱芜历史上有了真正的人民政权。到1940年9月,敌我双方的扫荡和反扫荡频繁激烈,抗日军民对敌进行大小战斗几百次,消灭敌人近千人。在极为艰险的局势下,刘子正、刘舜卿领导莱芜抗日军民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被称为“刘氏二兄弟”,受到广泛赞誉。

    1940年9月至1941年5月,敌人以“九一八”大扫荡为开端,调集优势兵力对莱芜实行“总体战”大扫荡,实行“铁避合围”式“清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惨绝人寰。所占之处修筑“折断沟”、“折断墙”,实施“囚笼政策”,推行“治安强化活动”,实行“治安整肃”和“保甲制度”,建立“维持会”和地方反动武装组织。日伪遍地,碉堡林立,全县据点多达119个。敌人多次调集万余兵力实行拉网式合围,大规模“扫荡”、  “蚕食”,使我党政军力量处于日、伪、顽合流之下的四面夹击。莱芜抗日形势逆转,抗日力量遭到严重摧残,连续发生了陡沟子、黄崖头突围战和吉山战斗等惨烈的战斗,泰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汪洋等牺牲,革命根据地大片伪化。面对极端险恶形势,刘子正、刘舜卿和莱芜抗日军民顽强斗争,为保住抗日根据地,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

    义不容情

    刘子正对李鲁瞻的抵制、揭露和斗争,充分表现出他的革命警惕性、原则性和斗争性,以及政治敏感性。

    李鲁瞻是1926年刘子正在方下高小的同窗学友。后学校停办,刘子正辍学务农,李鲁瞻却步入曲阜第二师范。1930年方下高小复学,刘子正和原班同学复读时,李鲁瞻却回校当了老师。他自恃“学识高深”,傲视别人。有人揭露李鲁瞻曾在曲阜二师被国民党逮捕叛变。此事虽未深究,但李鲁瞻被捕,在其《判决书》上定罪是“共产党”,曾参加过托派外围组织“读书会”等,后查确有其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鲁瞻曾加入了民先队。后刘居英和秦化龙于1937年11月介绍李鲁瞻参加了共产党,随即让他担任了县委宣传委员。

    1938年1月初徂徕山起义后,莱芜成立新县委会。刘居英和秦化龙商定,由李鲁瞻任书记,刘子正任组织委员,刘木易任宣传委员,刘宗汉为委员。刘子正对此项决定感到很愕然,当场表示:李个人历史不清,与地方党组织也无建立任何联系,从几年来的所作所为来看根本就不像个共产党员。明确表明:  “不同意李鲁瞻任县委书记。”但此时刘居英坚持不改原意,刘子正只好保留自己的意见,服从组织的这个决定。

    回到家乡,刘子正向刘木易传达了刘居英的决定,刘木易也反对李鲁瞻任县委书记。为了防止由此可能给地下工作带来的危害,两人商议了应对李的策略:一、党组织情况严加保密,工作情况有所保留。开会和活动要防范。刘子正和李鲁瞻两次开会,均见异常,且会上分歧很大,无果而散。鉴于李的种种反常表现,刘子正和刘木易商议,必须和李鲁瞻分道扬镳。

    1938年党组织开展秘密发动和组织抗日游击队的工作。名为我党县委书记的李鲁瞻却百般阻挠、破坏,并四处毁誉八路军办事处,企图趁机篡权。其间,李还勾结“复兴社”头子巩裕斋,参与和策划了十个旧区政府头子联合复辟反共、反八路军的活动。在顽固派头子秦启荣企图乘机把八路军办事处挤走或吃掉的紧急时刻,李鲁瞻均逃之天天,不知踪迹。敌兵压境,八路军办事处危在旦夕。刘舜卿、刘木易主动请命,星夜赶赴淄博马棚村向“四支队”告急,请兵回师解围。在此关键时刻,李鲁瞻等人在沈家岭、刘家庙一带张贴“国民党的军队是正统派”,  “欢迎秦启荣治理莱芜”,  “打倒共产党”,  “八路军为非作歹,屠杀人民”等反动标语。

    “四支队”火速增援击退秦启荣部,直逼莱城。李鲁瞻则谎报敌情,致使“四支队”分散了兵力,在鹿鸣山的战斗行动失利,十多人壮烈牺牲。事后,他居然跑到国民党省主席开办的短训班受训。

    对于李鲁瞻上述劣迹,刘子正和刘木易等人一直与其进行不懈的斗争。最后,他又向刘居英和重任莱芜县委书记的刘莱夫先后作了详细报告,终使领导下了决心,于1938年底,  “四支队”保卫部派人将李鲁瞻逮捕,当即宣判死刑。

    陡沟突围

    1939年5月,日伪军对莱芜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妄图扼杀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权。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下,一次次有力反击,曾在杨家横两次击溃扫荡之敌,取得歼敌300余人的重大胜利。这期间,我主力部队奉命集中打击主要敌人,莱芜之敌于1940年9月至1941年5月,乘机集中合击莱芜县党政机关。为适应反扫荡的形势,灵活斗争,县委全面动员,压缩机关编制,精简人员,分散办公,由300余人(包括县大队)缩减到150余人。主体机构由刘子正和谭克平带领,另带一个便衣队(内称特务班)和县大队的一个连。

    1940年11月下旬,刘子正得到敌情,博山的敌人到苗山扫荡,连夜率机关转移,连续到吕芹村,周家庄、刘封邱、沟头村,最后在冷家庄夜宿。有情报说,章邱、明水之敌,已出动到达寨里区的土屋、纸坊村一带扫荡,刘子正当即决定离开冷家庄奔东北方向转移。行至沟头西岭时,侦查员报告,口镇的敌人已集结准备出动扫荡,但方向尚不明。刘子正、谭克平、刘舜卿分析商定,立即规避转移。本想开赴汶河以南,以跳出敌合击圈,考虑县机关非战斗人员多,越过泰(安)莱(芜)公路沿线的封锁沟有困难,易被敌人截击,最后决定东去白龙村一带。

    11月29日深夜,机关行至大陡沟村时,行军多日,人困马乏,就地休息。刘子正和谭克平住村东头油房内,便衣队正副队长李万笃、边德友和县大队一连连长陈光等随机关住。二连连长王海涛住黄崖头村。濉?

由于过度劳累,干部战士睡得很实。午夜,被由口镇、莱城而来的数百日伪军将黄崖头和陡沟子团团包围。谭克平过于疲劳刹时睡熟,刘子正则因疲劳过度,枕着枪休息,但始终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他反复考虑第二天的行动计划,正想再去亲自查看陈光和王海涛他们的宿营情况。正在这时,听到村外枪声,随即是机枪声向村内扫射。刘子正仔细听出枪声的方向和密集度都在村西北,判定是日本鬼子包围了。他立即叫醒谭克平,命令机关人员向东突围。刘子正出门去找连长陈光和便衣队长李万笃,遇上从西面跑来的群众说:鬼子汉奸已从西面进村。刘子正马上命令陈光带领部队掩护机关撤退突围,并派人通知二连长王海涛在黄崖头控制制高点,阻击敌人前进。他同谭克平分路带领机关人员向东突围。当突出深沟到达村东头时,刘子正又发现村东南方向有敌人冲来。他从敌人射击的枪声判断,日寇已占领村西北制高点,截堵了村西南的深沟通道,控制了黄崖头南的山坡高地。听二连驻地黄崖头村的枪声越来越集中激烈,刘子正立即指挥又向东北方向突围。刘舜卿率领的一部分人,也跟随其后。他们刚刚艰难地突进深沟,爬上石坡,就听到村内枪声大作,并纷纷向村外四射,进村的敌人正集中火力向刘子正等人突围方向夹击。刘舜卿膝盖部的裤子被打穿。刘子正见突围已陷入绝境,万分焦急。

    在此关键时刻,从东南转山子山头上打来一阵排枪。事后方知是柳龙崮村的基干民兵队长柳玉先(1946年牺牲),得知县机关被包围,带领王其法、柳元曾(柳占魁)等十余人占领了转山子制高点,向进村的鬼子汉奸打枪,当即阻缓了敌人追击的速度。当听到东山的枪声是我方打的,突围人员精神大振,更加奋勇。刘子正率机关部分入朝东北方向冲,经瓜皮岭以南,翻过陈家岭大山,又经陈家庄到上坡。谭克平同另一部分人经瓜皮岭北,陈家岭以西到达曼子村。随后,刘舜卿率领的部分机关干部、县大队战士也陆续到达上坡、小漫子村。突围成功后,刘子正即刻和谭克平、刘舜卿研究,要迅速集中组合战斗力量,派连长陈光和部分干部立刻返回敌人劫掠过的陡沟子和黄崖头,安慰群众,处理牺牲者的尸体。刘子正等随后也迅速返回。他们赶到陡沟子、黄崖头时,群众和柳龙崮村的柳元曾、柳善文等民兵已将战士的尸体用苇子、地瓜秧、花生秧等一一覆盖。群众见自己的队伍又回来,纷纷赶来诉说敌人的残暴行径和烈士勇敢杀敌的悲壮场面。鬼子死伤很多,撤走时抓了许多老百姓为他们抬死尸和伤兵。这场突围战之惨烈,抗日英雄们牺牲之壮烈,可歌可泣事迹之雄伟,永载于莱芜抗日英雄史册。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二十五位同志。他们不愧为英雄,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英勇精神。

    为了弘扬革命烈士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鼓舞抗日斗志,号召群众向烈士学习,将抗战进行到底,刘子正决定在上坡村举行追悼大会,祭奠英灵,激发机关干部、部队战士和民兵及人民群众的义愤情绪。会场上挂满了刘舜卿书写的挽幛和标语,衬托出浓重的悲壮气氛。刘子正在大会上沉痛悼念死难烈士,动员抗日军民化悲痛为力量,化仇恨为斗志,更加奋勇杀敌,为烈士报仇,为打败日本侵略而奋斗。谭克平也讲了话。干部、战士和群众代表在会上纷纷表示要踏着烈士的鲜血继续战斗,与日寇血战到底。大会遂开成动员大会,群情激奋,同仇敌忾,斗志昂扬。大会上还表扬了一批作战勇敢、为突围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表扬他们威武不屈、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表扬柳龙崮等村的民兵和队长柳玉先等主动带领民兵向敌开战,对机关胜利突围起了很大作用,号召军民向他们学习。干部战士精神振作,会场口号震天:拥护共产党的领

导!拥护抗日民主政府!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会后刘子正主持县委开会,深入分析了斗争形势,认为要适应对敌斗争需要,决定大县化小。1941年5月经上级批准,

莱芜实行三县分治,分别划为莱北县、莱东县、新甫县。刘舜卿任莱东县委书记、行署主任(县长)兼县大队政委。

    转战泰南

    1941年5月至1942年7月,刘子正奉调到山东分局党校学习。结业后,于1942年8月调任鲁中三地委(泰南地区)组织部长。他一到任就参与领导了这一地区的整风运动和反日寇蚕食的斗争,为开辟泰南抗日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做出了积极努力。

    1945年10月,刘子正又调任泰山地委组织部长。1947年下半年兼任专员数月。刘子正参与领导了泰山地区人民进行减租减息,开展生产,医治战争创伤,以及动员民众积极投入“反蒋保田”、参军、支前。莱芜战役期间,动员全区五十万人参加支前,从人力、物力上有力地保障了我军作战,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鲁中行政公署曾通令嘉奖。

浏览:210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当年明月
    当年明月
  • 中平
    中平
  • Admin
    Admin
  • 刘封邱de
    刘封邱de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